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作者:辛晓冬  来源:杨浦区新跃双语幼稚园  上传时间:2012-08-12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表现。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善于倾听的幼儿个性包容,善于与人交往和合作。可见,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幼儿适应社会、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且能为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全面启动,幼儿园倡导尊重幼儿,在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张扬个性的同时,我们却发现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在逐渐削弱。为此,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教师的教育方法、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于是我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制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倾听标准
教师应该有目标意识,熟知幼儿园阶段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实施。教师要时常提醒和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为此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在教育教学中积累方法与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制订了相应的幼儿倾听标准:
*别人在讲话时,能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不随意打断。
*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能集中注意力听,并用神态、动作等给予积极的回应。
*能听懂并执行多重指令或要求,努力达到要求,必要时能向同伴或家人转达或解释。
*喜欢阅读、听广播,能安静地观看动画片,不影响别人。
*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能区分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能听出并尝试纠正别人说普通话时明显的语音错误。
这些标准便于教师对照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反思中积累经验。
二、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有机渗透
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因此,我们首先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将其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定时开展倾听游戏活动
我园每天有十分钟的倾听游戏时间,旨在以“玩”促“听”。倾听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听懂教师对有关规则的讲解,准确地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由于这些活动是在游戏中、情境中进行的,幼儿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大多数幼儿能自觉地倾听,并根据指令进行操作。如我园开展的“小小录音机”“传话”“词语大接龙”“我喜欢……”等倾听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游戏时有更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
()保证睡前十分钟故事时间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选择观看视听结合的视频,倾听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少。然而,实践证明,幼儿观看视频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并不需要幼儿全神贯注地倾听,幼儿通过画面也能理解其中的内容,这在无形中削弱了倾听的要求。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把幼儿午睡前的十分钟确定为故事时间,有时教师播放录音故事,有时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教师利用午睡前的十分钟,让幼儿躺在床上安静地倾听故事,培养幼儿愿意倾听、认真倾听的习惯,以及不借助视频画面理解故事的能力。
()有效利用各种非正规活动
谈话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养成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的习惯。我们利用早晨来园的时间与幼儿进行谈话,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如问问幼儿“今天早饭吃的什么”“昨天看了什么动画片”“周末去哪里玩了,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帮助幼儿及时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每天的“新闻广播”时间、点名时间也都是培养幼儿有意识地倾听别人讲话的好机会。我们每天变换点名方式,有时由前至后,有时由后至前,有时跳着点,幼儿对这种点名方式很感兴趣,每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点到了自己的名字。总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时时可以培养、训练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形成意识,充分把握机会。
三、教师以自身的行为给予幼儿示范和引领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是幼儿模仿的典范,会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要想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首先就应该学会倾听幼儿说话,并通过课堂中和幼儿的有效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耐心聆听示范,以身作则
教师在向幼儿提出问题后,要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幼儿的回答如何,教师都要以目光、手势或语言反馈听到的信息,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认真和关注。当教师和幼儿一起听故事时,教师也应沉浸在故事中,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提升语言功力,有效互动
首先,教师在交待任务时要简明扼要。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明了,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倾听效果。如果教师言语口罗唆、无序,将会导致幼儿倾听疲劳,不能抓住重点。反之,教师简明扼要的语言,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倾听,便于幼儿操作。在幼儿倾听故事前,教师可以针对故事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或问题。如在开展阅读活动“谁的房子最特别”时,活动前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书中有哪些特别的房子?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房子,为什么?”这些问题有助于引导幼儿阅读时专心细致地观察画面。又如在进行阅读活动“咔嚓”时,教师在让幼儿连着看四幅画前,向幼儿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你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样的绳子?”教师的要求简明扼要,交待的任务清晰明了,幼儿能专注地按要求进行阅读。
其次,教师在小结提升时要抓住重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及时的总结和回应,以达到良好的师幼互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简单重复幼儿的语言,而要努力将幼儿的语言提炼、总结后回应幼儿。如在“谁的房子最特别”活动中,幼儿在说自己喜欢的房子的理由时,教师可以帮幼儿总结提升“有院子的房子宽敞”“汽车房子带我们同游世界”……幼儿在和教师的互动中,不仅了解了不同房子的特征,还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一些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
四、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适时检验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时要注重个体差异,对幼儿的要求要有所区别。如针对外向、爱说不爱听、喜欢插嘴的幼儿,教师可多采用规则法、评论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规则、同伴间的评论让幼儿了解应该如何做,借助同伴的力量约束幼儿的行为;针对注意力较为分散、不能专注倾听的幼儿,则可采用行为强化法、同伴互助法及家园共育法,通过步的意识到渐渐学会控制自己;针对听记能力较弱的幼儿,则可采用听赏法、听猜法和听记法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时检验,及时了解幼儿的倾听质量。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教师可以在幼儿阅读前提几点并列的要求,再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对幼儿的倾听广度进行检验。如在阅读活动“好朋友”中,在自主阅读前,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看书的1到5页,要一页一页阅读,找找书中谁是我们的好朋友。”这里既有阅读的要求,又有针对书本内容的提问。提问后教师还可以马上反问幼儿:“你们刚才听到老师提了哪些要求?”由于幼儿的倾听能力有差异,能力强的幼儿可能听到了三点要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只听到了一点或两点要求,教师的反问可以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和暗示幼儿按要求执行。当幼儿说出教师的要求后,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将要求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幼儿眼前,一方面可以检验幼儿是否听得完整,另一方面对幼儿后面的阅读进行提示。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听说法、听记法对幼儿的倾听质量进行检验。如在“防止溺水”活动中,教师采取听说法,让幼儿听一段录音后,说说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溺水:在“着火了”活动中,教师采用听记法,让幼儿听听着火时应该怎样做,并让幼儿将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符号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培养并检验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获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过程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园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网上家长论坛等,让家长明白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共同探讨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可行方法,并对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家长要保证每天有15分钟~25分钟的时间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并有意识地要求幼儿复述;多和幼儿沟通交流;经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聆听美妙的声音,到大社会中倾听丰富的声音,充实幼儿的感性经验;学习教师专门训练幼儿倾听的游戏等。
编辑:cicy
 

上一篇:小标记大学问

下一篇:“被安排”与自主性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