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心理健康与音乐教育
作者:方文心 来源:《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 上传时间:2007-12-06
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它不仅仅表现在如何对待儿童的情绪、行为和心理问题,而且应该考虑在一种广泛的意义上来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同时,它还应该考虑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发挥其自身潜在的作用。儿童的音乐教育在促进与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上,是有着其独特的作用的。
一、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幼儿的发展
尽管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陌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开展还不十分普遍。幼儿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在于保证与维护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的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根据对一些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面对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
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我国幼儿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
二、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形式,对于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幼儿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具有改变情绪和情感的效果。因此,应该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利用音乐来塑造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用音乐来建构健康的人格,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和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窗口,幼儿的情绪情感比较不稳定,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比较突出。由于神经系统的过程与抑制过程不平衡,因而他们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易感性。从心理卫生角度看,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具有生理、心理的价值,都是个体对刺激的一种反映,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和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当某种情绪持续时间过长、过分强烈时,便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并导致行为失常。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控制与调节情绪,对确保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调节人的情绪,升华人的情感的功能。它通过有组织的音响,以抑扬顿挫的音高,张驰变化的节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线条明确的力度,以及色彩多样的音色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信息。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能直接刺激人的听觉神经,产生有效的生物电,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正如荀子《乐论》所写道:乐者,乐也!说明音乐对人具有愉悦作用。在幼儿教育中,我们通过发挥这种功能,使幼儿通过音乐欣赏,保持愉快而平稳的情绪,从而使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并保持体内各器官的功能,达到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功效。
第二,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信心。意志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激发、维持、抑制等调节的一种心理过程。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能使人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一个人有自信,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意志行为中去,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倒。
但是,在过去的幼儿教育中,“听话教育”是教育的基调之一,“乖孩子”是评价幼儿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观念扼杀了幼儿自我认知发展,压抑了确立健康人格的潜能,同时也造成了幼儿缺乏安全感,依赖性强而独立性差,面对压力时难以应付。音乐教育具有促进幼儿意志品质得到发展的潜力,因为音乐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习唱歌,还是学习乐器,都无一不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行为。尤其是对于初学音乐的幼儿来说,没有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学习的意志,就无法达到确定的目标。同时,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养成教育及一系列的兴趣引导,能够从多个角度来陶冶幼儿的性情,帮助幼儿克服冲动、任性等不健康的心理,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第三,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开展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种种音乐游戏和表演活动,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技能的良好途径。我们知道,合唱、合奏是一种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只有经过了齐心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演唱、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歌曲和音乐。如果有一个孩子不协作或者唱错了一个音,就会使整体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通过参加集体的音乐活动,或以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默契配合的能力,为幼儿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团体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音乐是对幼儿进行综合培养的课程,它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以及为幼儿的未来生活提供一个好的开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在幼儿园中如何统一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是通过音乐活动、音乐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现的。同时,它也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在幼儿园中又应当如何有效地把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地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健康完善的人格中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由于音乐内在的特性和内在感染力而产生的,它自然地实现于音乐活动的过程当中,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二者统一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潜在的心理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寻找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心理教育意义,积极尝试把二者统一于一个教育过程当中。实际上,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中本来就有着各种形式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东西,比如礼貌、谦让、合作、互助等主题,一直是幼儿园音乐作品中的主流,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教师往往更偏重于作品中的音乐意义,而忽视了对主题的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无形中也就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了。相反,如果教育树立起了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也完全可以把它们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起来。此外,在音乐技巧的练习中,教师们也应该注意通过演唱和演奏的训练过程,培养幼儿的坚强、自信、合作等优秀的品质,引导幼儿良好的行为心惯,而不是仅仅注重儿童技能技巧的提高。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培养,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力量。如前所述,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愉悦身心、调整情绪的作用要通过欣赏者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教师不具备高度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就无法通过引导幼儿的欣赏活动实现音乐的内在感召力。因此,要使得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幼儿教师本身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就必须提高,这是二者有效统一于幼儿教育过程的前提条件。
第三,面向全体幼儿,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活动技能是儿童进行音乐表现的基础,而无论是从技能上看,还是从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上看,儿童间的个体差异都是十分明显的。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存在着多样性,尽管其中可能有比较统一的倾向性,但每一个孩子的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统一起来,教师就必须具有了解每一个孩子,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现状进行音乐教育的能力,这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广州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对策》,凌苏心等,《中国社会心理学》1996年会暨市场经济心理学研讨会论文。
2.《加强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刻不容缓》,孙华,《辽宁高教研究》1995年1期。
3.《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塑造》,贺银侨,《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2期。
4.《音乐生活顾问》,咏北编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相关博文:
-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motiantian阅读人气:2105
- 中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小董阅读人气:1502
-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影行天使阅读人气:1335
-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辉辉阅读人气:1524
- 幼儿心理教育个案欢惜儿阅读人气:1362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chengxine阅读人气:4383
- [业务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有哪些...yangjili阅读人气:3737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yangjili阅读人气:2509
- [业务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yangjili阅读人气: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