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婴幼儿早期教育

作者:姜志梅  来源:  上传时间:2010-11-17
近年来,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热,孩子“上课”的年龄不断提前,有的仅五六个月龄的孩子就被父母抱着参加早教班。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早教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其良苦用心可钦可叹。但是,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其客观规律,每个孩子又有各自的个性特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重视孩子早教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避免走进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的误区。
理性认识早期教育的地位作用
所谓的早教,就是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发现其潜能,引起其兴趣,诱导其思考,教给其方法,从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早教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有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孩子。
的确,早教作为儿童成熟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打基础的最早阶段,但是不能把早教强调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教育活动。有的人认为,孩子3岁以前不进行很好的教育就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发展,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只有在绝对剥夺孩子学习机会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对孩子产生终生影响。也有人觉得早教没什么作用,到幼儿园以后好像没有显露出差别,甚至还有的家长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跟别的孩子的优点比,当然结果就可能是没有达到预期值。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可能是全优的,应该综合考察孩子是不是正常发育、健康成长。早教的关键在于了解儿童成长的过程,了解儿童学习与成熟的相应关系,过于超前了,就会事倍功半。因此,既要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又不能迷信和无限夸大早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正确理解早期教育的本质特征
生命的正常成长历程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过程。认知是应对外在的世界,成长是生命内在发生的变化。应该高度重视儿童生命的完整性,使他的成长与认知同步发展。我们都知道,新生儿拥有很多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学习能力,他是通过感知和视觉学习,应充分把握和利用儿童成长敏感期的这种能力,给予孩子丰富适宜的环境刺激,推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转化。这种微环境的刺激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最基本方式。儿童早期需要的是一些基本的东西,那就是爱、被承认、被接纳,这些都储存在儿童生活的一点一滴。早期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让儿童跟父母产生依恋,跟家庭充分连接,让儿童获得爱。
因此,儿童在生命最早期应该待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绪、感觉,知道他内在的需求是什么,为他提供成长的环境,给他爱,给他自由,这才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科学把握早期教育的客观规律
生命早期,儿童都是在建构生命的内在世界,而我们成人的注意力都在外在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回到内在的世界去了解儿童内在的感觉,这是早期教育的核心点。要充分了解这个生命里发生了什么,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中,才能够有效地启发和帮助他们。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是早教的根本目的,但教育者不能扮演一只自然之手去造就孩子。
早期教育是个体一生发展的起点,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始终贯穿发展过程不间断的教育才是造就稳定和高水平智慧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关键。为此,在强调早期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长远发展。孩子的发展不能超越自身的成长阶段。现在一些婴幼儿教育出现异化现象,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孩子学会的东西是很多,但是他们却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孩子成长越自然越好,要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有创造能力,而不是限制他们。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多带他们去大自然里走一走,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亲身体会和感受外在世界。比如,让孩子观察小蚂蚁是怎么爬的,比教他认识“蚂蚁”两个字更重要。
总之,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婴幼儿早期教育,从强调“早期教育”向强调“早期影响”转变,通过早期全方位的影响去促进婴幼儿早期成长,真正实现婴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高质量、可持续、多选择的理想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家长应如何让孩子在挫折中健康成长

下一篇:什么是教育爱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走进“熊孩子”的小世界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悄话”——如何预防儿童性侵犯
微专题:告诉孩子的“悄...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