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百宝箱”变出的游戏

作者:蔡璟烨  来源:中福会托儿所  上传时间:2013-03-21
我班有一个放置低结构材料的“百宝箱”。所谓“百”是指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材料,每样材料有各种玩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玩法。所谓“宝”是指里面每一样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件宝贝。从中班开始,幼儿游戏中的重复模仿行为逐渐减少,各种想像性的创造行为随之丰富。他们不再留恋模拟实物的形象逼真的玩具,转而投向老师设置的低结构材料寻找灵感。幼儿会用“百宝箱”里的材料创造出各种妙趣横生的游戏。随着中班幼儿游戏情节的丰富,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日益变大,他们在寻找材料时更有目的性,从“百宝箱”里也变出了更多有趣的游戏。这些无特定功能、无规则玩法的低结构材料给了幼儿自发使用材料、自主选择材料以及自由组合材料的可能性。
在开展游戏时,老师对材料投放常常存在困惑:材料过多会混淆幼儿的构造思路,材料过少会限制幼儿的发散想像,材料不变则阻碍了游戏延伸。投什么、怎么投、投多少、何时投等都是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行为特点和游戏情况,及时、合理并有序地投放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自选各种低结构材料,使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案例一
 
小舞台的“消防水管”
 
一天,小舞台的演员们突然集体“罢工”了,他们喊着:“不好了,舞台着火了,火已经烧到椅子上了。”大噜噜闻声赶来,对一旁的演员说:“我们得赶紧救火。”说着,他来到“百宝箱”前,找到几根吸管和毛莨,用毛莨接在了几根吸管之间,顿时变出了一根长长的“消防水管”,他拿起水管对着小舞台进行喷射。其他几个孩子看到了,也相继模仿大噜噜做“消防水管”灭火。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完成材料替代的百宝箱
 
幼儿的游戏源于生活,也会还原生活。“小舞台着火”是幼儿在游戏中突发奇想的情节,也许受“胶州路大火”事件的影响,“着火”成了临时的游戏热点。当孩子们都在惊呼“舞台着火”时,大噜噜想到要救火,但是整个教室里并没有灭火器材,他在“百宝箱”里找到了和消防水管比较接近的吸管材料,完成了一次勇敢的“救火”行动。
用毛莨连接的吸管和消防水管在形状和功能上都有着相似之处,用吸管灭火,正是幼儿进行的一次相似物替代行为。游戏中的玩法取决于材料的特征,材料的形象性和结构性特征可以引发幼儿特定的游戏行为。在每天的游戏中,幼儿创造性地使用“百宝箱”里的多种材料,替代游戏中所需的物品。有形状和功能相似的替代,也有形状不同但功能相似的替代,还有玩法不同的多功能替代。诸如“吸管”之类的生活用品是功能多样的低结构材料,放于“百宝箱”中,可随时随地让幼儿的游戏出彩。
 
支持策略:丰富材料,有序归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游戏材料的品种、结构性、数量都会影响孩子的游戏行为。托小班的游戏以情景模仿、重复操作为主,“百宝箱”的材料要相对比较逼真,使幼儿能借助相似的实物引发熟悉的场景行为。同时,数量要相对充足,避免幼儿争抢玩具,影响情节的发展。而中大班的游戏中,幼儿的表征、替代、建构行为都会相对增多,此时给幼儿数量多一些的低结构材料可以引发创造,少一些实物材料可以减少模仿。对材料的投放品种,可以从多个维度去考虑。
比如,按材质分类:纸类(手工纸、皱纸、卡纸、塑封纸、发泡纸等)、积木类(清水积木、彩色积木、管状积木、套环、插塑、雪花片)、棉布类和绳类等。
比如,按形状分类:可将材料裁剪成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如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
比如,按用途分类:生活材料(废旧纸盒、瓶盖、瓶罐、绳子、棉签、吸管、光盘)和装饰类材料(毛莨、亮片、缎带、保利球、珠子)等。
比如,按工具种类分类:蜡笔、塑夹、剪刀、尺、各色笔、大小双面胶、固体胶和橡皮泥等。
除此之外,还有幼儿自己的一个材料筐,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特殊需求或是对某种材料有个别兴趣,都可以把一些临时收集的材料放人其中。如幼儿在小舞台表演时突然发现缺少了一些装饰物品,自发收集了丝巾,放在百宝箱里,把这些丝巾变成裙子、手带、披肩。在进行秋天的主题活动时,幼儿把户外玩耍时捡的一些枯叶、松果,也放进了“百宝箱”,并投放到“青青农场”里去。
“百宝箱”里的材料若不有序归类,很容易成为一个杂物箱。在呈现这些材料时,可选择一个开放式的多层货物架,每层的篮子里还可以用一些废旧收纳盒再进行分割,以保证同类材料或工具集中在一个单元里,不串门、不混淆。在安排时,还应注意将一些常用的工具类、纸类、积木类等材料放在显眼的上面几层,而特殊的零碎的小材料则可以放在底下几层。
 
案例二
 
“警察”的新装备
 
“警察局”开张了,扮演小警察的宝宝带上了“警察帽”来回巡逻,可是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宝宝问我:“我看到警察身上都带着枪,蔡老师,你这里有没有枪啊?”我摇头,示意让他自己想办法。只见他搜索了一番“百宝箱”,对一筐管状积木发生了兴趣。他把几根管状积木接在一起,做了把“手枪”,一会儿工夫又把“手枪”别在了裤子上,神气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武器,并开始四处巡逻,等待时机用“手枪”对付坏人。管状积木枪立刻引起了一群男孩的跟风,之后几天,孩子们用这样的积木组合出了“对讲机”、“充电器”、“手铐”、“警棍”和“机关枪”等,“警察”们带着自己的新装备开始了工作。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进行装扮的百宝箱
 
“警察局”是最近新开辟的一个游戏活动区,男孩对当警察的热情都很高。大班幼儿不仅有了清晰的角色意识,对警察角色的认知经验逐渐丰富,扮演行为也越发趋于逼真,在游戏中他们不满足戴一顶帽子扮普通民警,而是对警察的装备有更多的要求,而这些装备都需要造型多变的材料来服务。“百宝箱”中的管状积木就是一种形状多变、玩法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便于孩子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造型。管状积木变出的“手枪”、“手铐”、“对讲机”、“警棍”等装备,使孩子扮演的警察更像“真警察”。有了这些装备之后,警察游戏的情节开展得更丰富和精彩:“抓小偷”、“对讲呼叫”、“值班”等有趣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支持策略:充分认同,恰当启发
 
幼儿在每天的游戏中都会数次来到“百宝箱”里寻找帮助,其中的行为可能是一段新游戏情节的开始,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也可能是一次替代、表征行为的出现,更可能是一个变废为宝的里程碑。
在使用“百宝箱”的过程中,作为观察者的老师不仅要用心地捕捉这些瞬间,也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认同,肯定其使用“百宝箱”的自主意识,认同其改变材料玩法的创意,同时也应规范其使用的良好习惯,如按类取拿、物归原处、爱惜物品、不浪费等。而老师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和幼儿一同分享“百宝箱”里的精彩故事,将个别经验传递给大家,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灵感。如在警察局的游戏中,可说说“警察还有哪些装备”,“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出来”,“这些管状积木可以做警棍,还能做些什么道具”等。
 
案例三
 
自动上门的“快递员”
 
“快递公司”是最近幼儿合伙开起来的,孩子们戴上快递帽,背起快递包,骑着小车出去收快递和送快递。“快递员”有时负责为小吃店送外卖到娃娃家、小舞台等,有时负责为医院送些药品到病人家里。这天,聪聪照常在“快递公司”的服务台前工作着,可一上午都没有生意,看着周围忙忙碌碌,他决定要有所行动。他背起包来到隔壁的“百宝箱”,找了一个大纸盒,在里面装上剪刀、胶水、笔和双面胶,然后将纸盒封起来放到包里,骑着车子来到娃娃家。他敲了几下娃娃家的门,告诉爸爸:“爸爸,我来给你们送快递了。”爸爸说:“我们没有要快递啊?”聪聪神秘地说:“这里面装的都是工具,你们一定需要的。”爸爸这才明白:“谢谢你!我正好要用剪刀剪菠菜呢!”聪聪又问:“还有什么需要我送过来吗?”爸爸想了想:“好像还要一张生日卡片。”聪聪又骑回去,到“百宝箱”拿了一些材料,给爸爸做起了生日卡片。此后的几天,“快递员”忙着为小吃店送上自制的扇子,为娃娃家送上生日卡片等,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交往的百宝箱
 
角色游戏就像一个迷你社会,幼儿体验着各行各业的人物角色,同时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交往:商品买卖、吃饭娱乐、看病配药、照顾家人等,角色游戏中各种角色关系的存在,促使幼儿广泛地接触他人,扩大交往范围,形成积极的社会交往行为。
快递公司的交往行为主要发生在收发快递的过程中,当顾客没有快递的需求时,这里就显得“无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聪聪自发用“百宝箱”的材料变出了一件“工具箱”,自动上门送给娃娃家。这是幼儿在熟悉“快递游戏”的基础上创造的一个新玩法,是自发设计的新游戏规则。顾客不仅可以提出快递要求,快递员自己也可以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快递一些物品。中班幼儿逐渐从小班的独自游戏过渡到合作游戏,他们有与同伴沟通的愿望,尝试去和别人合作游戏。此时,创设交往的有利条件就非常关键,材料就是其中之一。当幼儿想要和他人交往合作或是建立游戏规则时,可以用一些玩法多样、功能多变的材料变出道具,去发展游戏情节,与其他人建立起联系。
 
支持策略:位置合理,因地制宜
 
“百宝箱”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只有放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如果放置不当,可能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废物箱。经过多次的调试,我们的“百宝箱”放在区域交汇处或是过道的显眼位置,选择孩子在游戏中时常会经过的地方,并广而告之在这个地方的材料筐是大家共用的“百宝箱”,每个人都可以来选材料、用材料并添材料,鼓励幼儿在游戏遇阻时去百宝箱里找找灵感,在游戏无聊时去百宝箱里找点新鲜玩意。
案例中,聪聪在没有快递生意的情况下,来到旁边的“百宝箱”想到了新点子。这个“百宝箱”正是放在“留白区”的,这个“留白区”的主题是不固定的,随着幼儿的兴趣而改变。最近的热点是什么,老师就可以顺应给予支持,和幼儿一起开辟一个新主题。在这里,我们先后出现过“礼品店”、“快递公司”、“警察局”等主题,由于离“百宝箱”比较近,孩子非常喜欢选用“百宝箱”中的各种材料组织各类游戏情节。
 
案例四
 
“不司其职”的车展工作员
 
随着上海车展如火如荼地举行,班中幼儿也提议要举办一个车展。班上的男孩从家中带来汽车玩具、车模和车展介绍资料等,老师利用教室一角铺上几块垫子,布置了一个车展的体验区,柜子则成了汽车展示区。车展游戏一度带动了男孩玩汽车的兴致。而有一天,体验区的管理员乐乐不在门口卖票,而用“百宝箱”里不同大小的方块、圆柱体积木搭起了类似桥的造型。我上前询问乐乐,乐乐告诉我:“这是一个斜坡,我们可以在上面开汽车玩的。”一会儿,乐乐又向我要一块长长的木板做另一边的斜坡……又过了几天,汽车展示区的讲解员铭铭抛下讲解工作,从百宝箱里找来了废旧纸盒,兴致勃勃地做起了小汽车。他告诉我,展示区缺一辆双层巴士,他要自己动手做一辆。
 
行为解析:帮助幼儿进行构造的百宝箱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会出现各种构造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包括感觉运动的技能,又包括了象征性的表现。”对于年长儿童来说,他们的构造行为正是实现角色游戏中所需物品或场景的替代,用构造的结果进行角色游戏。对于乐乐和铭铭来说,车展游戏中一成不变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其游戏愿望,他们有自发制作游戏玩具、创造游戏玩法的兴趣。因此,乐乐用“百宝箱”里的积木构造自己喜欢的斜坡,铭铭用“百宝箱”里的材料构造自己喜欢的车模。游戏中,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构造行为中,并不代表他们不在进行游戏,而是为了让车展游戏变得更好玩。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游戏的需要,都有发展的价值。
 
支持策略:适时投放,激发创作
 
游戏跟随孩子,材料服务游戏,适时适当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火花,让游戏变得更有魅力。而“百宝箱”里的材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可针对幼儿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更新,如幼儿现在对哪些材料最感兴趣,最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使用材料时有何创意想法,当下的热点情节是否缺乏某些材料的支持。在车展游戏中,乐乐在搭建斜坡时缺少了相同长度的积木,老师就应做调整,将各种规格的积木数量补足,便于幼儿搭建更复杂的场景。而对于铭铭自制车模的行为,老师也应留心添加一些大小适宜、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让铭铭的车模能做得更加逼真。
同时,在投放“百宝箱”的材料时,也要注意把握好节奏。起初,“百宝箱”里的材料应该以一些幼儿常见常用的为主,作为投石问路,材料数量不宜太多,否则容易导致幼儿无从下手。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使用习惯以及游戏情节日益丰富之后,老师可根据游戏需求和幼儿兴趣逐一添加。通常来说,多投放原始材料(废旧物品、自然物等)和结构材料(积木、花片等),可以促进幼儿自己动手改变,满足游戏中的需求。
从“百宝箱”里变出来的游戏还有很多,老师也在不断地观察与思索,投放最适宜的材料,让“百宝箱”最大限度地演绎出“百”和“宝”的真谛。
 
编辑:cicy

上一篇:个案分析:不要忽视师幼关系的边界

下一篇:个案观察:草坪上的小洞洞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新手幼师成长记
新手幼师成长记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艺术——如何妙写幼儿评语
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