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组长的“三权”与“三为”

作者:吴亚英  来源:常州市银河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4-25
在幼儿园课程管理梯队中,年级组长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上承全园课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下接级组所有教师。我园对年级组长的管理策略是:赋予“三权”,引导“三为”。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年级组长带着教师,不仅提高了课程实施质量,更把教师们的专业自觉性和责任心充分调动了起来。
 
一、赋予年级组长“三权”
 
1.全面调配级组教师(含保育员)的人事权。以大班年级组长行使人事权为例:大班《远足》主题即将开展,入园第三年第五次的远足,孩子走多远、走哪条路线合适,是需要首先确定好的。确定的办法是实地踩点,本组15位成员,谁去最合适?大班组葛组长权衡一番后初定人选,再征求组内成员的意见,最后派出沈老师。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沈老师会玩,并和孩子玩得来,派她去,一定能在沿途选对让孩子休息、玩耍兼具的好地方;二是沈老师做事计划性强,能较准确地计算远足总距离,预测幼儿所需时间,全面关注沿途的安全要点。确定踩点人选和踩点时间后,葛组长根据沈老师所在班缺一教师的情况,在级组内做了协调,提前就工作量和质量标准两个方面做好交接,保证了沈老师一门心思做好踩点这件事。踩点回来后,沈老师在第一时间将具体情况报告年级组长、主题承包人。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我园年级组长在行使人事权时遵循的是“依据课程组织人”的原则,即根据课程实施需要,综合衡量本组人员的特点和能力水平,确定主题承包人、焦点课主备人、研究课执教人、重要项目执行人等课程实施关键人选。并且,每周安排半天的时间,和这些关键人选共同商定工作量、完成时间、质量标准,统筹安排组内所有人员。此外,对本组成员半天以内的请假,年级组长有批准权。
2.本级组课程计划的调整权。比如,经过整整一年的半日活动跟踪式集体诊断后,我园教师对“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内心、彰显于行,他们对于传承的主题,有了“必须调整”的愿望。中班年级组长及时组织本班组教师讨论,具体落实课程计划的调整事宜。第一个主题《我是中班哥哥姐姐》首先被“开刀”了:一是实施时间,由两周调整为一周;二是活动目标与内容,调整为幼儿进入新班级后对人、环境的熟悉及升入中班的自豪感为主;三是活动形式,由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实施阵地,调整为一日活动各环节加来园报到时全面实施;四是活动方式,说教少,多让孩子参与、体验……
3.对本组成员课程实施质量的考核及奖惩权。考核,是让大家明白下一步该如何做得更好,我们把这个权限赋予年级组长。事实也证明,年级组长在行使这项权力时,都能做到“狠心”考核、真心面对、耐心沟通,因而成效也显著。比如,中班组有位个性较强的教师,常以保持个性为借口,随意改变集体备课定下的活动设计。有时甚至自个儿还没想明白为什么要改,活动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但这位教师自认为这么做是有理由的,那就是:为了证明这么上是错的。月考核时,年级组长打出了“O”分。面对即将全园公示的“O”分,该教师的心理压力不小,因为这个考核结果,会影响其本月的绩效工资和本学年度考核等级,更是对其个性的挑战。为此,年级组长及时进行了沟通,从考核与奖惩的真正目的说起,谈到“活动设计改变的动机与时机”“如果必须改应该改到何种程度”等,并坦诚分析其个性、行事习惯,进而在完善心智、提高专业能力等方面对其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之后的工作中,年级组长注意关注其后续表现,并及时肯定其进步。
 
二、引导年级组长“三为”
 
1.每周一份《课务安排表》。每周一份《周日计划表》,是幼儿园的常规做法,而每周一份《课务安排表》,是我园年级组长的第一“为”。此“为”,分两个时段完成。第一时段放在周五,年级组长会同该阶段的主题承包人,先研读幼儿园下周工作安排详细到每项工作的每个参与人员),再根据本主题原定的《周日计划表》以及全园的《学期课务安排参照表》,初定下周的《课务安排表》。第二时段放在周一中午,主要任务是人员微调,原因源于随上级要求而调整的幼儿园周计划。
在制定这份《课务安排表》时,我们鼓励年级组长打破班级壁垒,与教研统整。如同一活动由不同人组织,或同一活动由一人跨班组织等。
2.严把课程实施考核关。考核教师的课程实施质量,是我们要求年级组长的第二“为”。课程实施质量包括三项考核内容和三个关注重点。前者分别考核教师对课程计划的熟悉程度;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课程执行的到位程度。每位教师必须把课程计划、主题实施方案、周日计划放在手边,随时翻阅、掌握到位。后者则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中重点关注幼儿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一日活动各环节兼顾,清楚各环节对孩子而言的关键经验;关注焦点课与各研究活动的质量。
3.领导课程研讨活动。在我园,为保证进入级组层面的主题能高效实施,年级组一般于前一周要安排两次研讨,年级组长的第三“为”是“领导”好此项研讨活动。以某一周的研讨活动为例。
(1)第一次研讨:审议下周周日计划。在教研活动之前,年级组长和主题承包人一起对传承的主题内容和周计划进行再审议,依据是本级组、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分解核心目标。即将主题目标层层分解为周活动目标、关键活动目标。二是调整不合适的内容,微调周日计划。最后把再审议的结果上传至本组群共享。
研讨活动现场的议程有三个:议程一,主题承包人用15分钟~20分钟时间简要介绍主题再审议情况,具体流程为:从主题实施方案开始——幼儿基础分析——主题总目标、本周主要目标解读——课程关键内容解析——从孩子喜欢与有意义的角度初定活动形式——课程安排(集体教学中的主要教法和学法,与运动、生活、游戏板块的整合形式,与主题墙、区域安排的协同做法,需要与家长沟通或家长能配合的部分)。议程二,10分钟~15分钟的集体审议,提出各自观点,达成共识。议程三,分配任务,根据教师所长,按领域分课。
在此研讨过程中,年级组长既要放手让承包人单干,又要给予指导和质量监控。如指导承包人注意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有机联系,主题活动与非主题活动的整体管理;结合“保质控量”要求审议主题内容与实施;指导教师预测幼儿关键经验的达成度;提醒教师充分考虑课程环境的作用、家长在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衔接,等等。
(2)第二次研讨:焦点情况研讨。在本次研讨前,年级组长和学科组成员一起,认真分析教师需要以及主题进展情况,确定要研讨的焦点有哪些,而后定好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比如,可以针对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展开探讨:可以针对同课型的两节或更多节的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把本组教师的某个共性问题作为探讨话题。
本次教研活动议程有两个:议程一,用“从结果倒追过程”的思路回顾前段情况,即围绕某个关键内容或关键活动,从孩子的收获与教师的成长感悟入手,对孩子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展开微格剖析。议程二,焦点研讨。具体流程为:描述焦点——详谈初定的解决思路、策略——集体讨论、质疑解惑——初步达成共识——锤炼关键教育技能。
从上述研讨活动中我们清楚看到,年级组长的领导职责有四点:一是把握育人方向,二是保证儿童立场,三是清晰活动路径,四是确保探讨实效。
 
编辑:cicy
 

上一篇:浅谈管理9O后教师的机智

下一篇:幼儿园科学实施午睡管理的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