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政策法规:如何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0-09-08
幼儿园政策法规:如何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自2001年9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实施至今,已有几年的历史了,《纲要》中许多教育理念都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和认可。并且,或多或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变化也是可喜的:无论从管理,从教学,从教师的专业成长,从环境创设等方面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对幼儿、对幼儿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纲要》中的终生教育理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不仅要学习粗浅的知识、技能,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2、给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3、基本改变“小学化”模式等……)

然而,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的角色转化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不难看到我们离纲要要求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
最主要的就是对“人”的漠视和忽视。

▼ “填鸭式”、“灌输式”
▼ 以教师为中心
▼ 注重教学结果
▼ 忽视个体差异
▼ 轻非智力因素培养

古话说:“温故而知新”。在大家都深入贯彻《纲要》精神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再回头,仔细研读纲要,重新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种种教育理念,从而促进幼教工作的深入发展。

《纲要》是什么?
《纲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纲要》所需要的实践技能

一、实现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

1、重新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传统幼儿教育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一、二、三,快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显示出教师是教育方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者,是幼儿行动的指挥者。因此,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种定位使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入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案例:在一次幼儿园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有一节小班的音乐活动《小鸡和老鹰》,教学过程中有一环节是需要师幼互动的,第一步先由老师扮演“老鹰”,请一位幼儿扮演“小鸡”,根据音乐和情节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第二步请一位幼儿扮演“老鹰”,老师扮演“鸡妈妈”,再请几位幼儿扮演“小鸡”。这时老师说:“谁愿意扮演老鹰的小朋友请举手”。有一位小男孩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我!我!”,这时老师看了他一眼马上又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地方,老师好像在寻找其他的小朋友,没把这个小男孩放在眼里。这时的小男孩心里特别着急,看到老师没选上他就立刻从座位走了出来,小男孩依旧把小手举的高高的并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当老鹰,我要当老鹰!”。这时老师已经看中了一位身上穿的服装类似老鹰羽毛颜色的幼儿(后来知道这是老师事先安排布置的)。小男孩的愿望没有得以实现,这时老师请小男孩坐回座位去。而选中的这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老师请他出来当“老鹰”时,他却慢慢地从座位走出来。老师还强调:“你们看,这位小朋友的衣服像不像老鹰的羽毛”?游戏开始了,老师带领一群“小鸡”出去玩,并提醒“老鹰”要抓“小鸡”,“鸡妈妈”全力保护“小鸡”的安全。游戏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小男孩又从座位跑了出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非常投入地飞舞着双臂扮演着老鹰的角色。从小男孩的脸部表情可以看出他有一种满足感,虽然是自己在飞来飞去,但他的游戏结束时,他很开心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小男孩的表现,使这一环节达到了高潮,他的这一举动,给在座的听课老师带来了特别的乐趣,大家都很开心,但高兴之余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教师对事先预设的东西关注较多,对教学过程中幼儿生成的东西关注较少;教师过多地追求表面的形式和注重最后的结果。而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认定是:一个教育者、指挥者和知识传授者,而幼儿是教师计划实施的配合者与服从者。她对幼儿的期待是,老师分配角色时他们应该安静认真地坐在位子上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许乱喊乱叫,更不能离开座位,否则就是不守纪律的孩子,老师不喜欢,更不愿意请他上来游戏活动。案例中的小男孩就是这样的受害者,他与老师的规则、既定的要求相“违背”,而得不到表现自我的机会,由此可见,幼儿在这一活动中不是自己行为的主体,而是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配合者和服从者,这与《纲要》中所强调的“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愿望和权利,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实施中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是相违背的。教育过程是在两部分地位同等的人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幼儿的思维发展与教师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双方都在影响和支配着对方。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传递与教授“客观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①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在幼儿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活动场地和丰富的活动内容与材料,教师更应转化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应明白,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拥有极大潜能的活生生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愿望、满足幼儿提出的合理的要求以及自主选择角色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本案例中的小男孩显然没有得到老师的支持,他要参加活动的权利也没有被老师认可,因此,在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参加游戏的情况下,难以控制自己,他只好自娱自乐、自我发挥了。
②关注幼儿的需要,支持幼儿的学习。要探索一种重过程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模式,以求真正意义上课程追随孩子。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幼儿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积极鼓励、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大胆的学习和表现,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敢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地发挥。教师不应该事先安排由某一位幼儿扮演什么角色而忽视其他幼儿的权利,教师应随时关注每个幼儿的需要,满足每个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2、选择与《纲要》相适宜的教材
3、备课心中要有幼儿。
4、要注重教育过程的体验性。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例如在认识面粉这一教学中,我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小厨师,自己操作,玩面粉、加水揉捏、包饺子等,充分让孩子在尝试中感知面粉的特性、作用,教师只加以引导。
5、注重教育的主体性。
在激活幼儿思维方面做文章。调动幼儿的“思维参与”,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幼儿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交流,尽可能多的给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
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现在,许多教师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真切感受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课应该是越教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越多,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幼儿。
6、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幼儿
例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的实验中,对于孩子们的结果,老师总是亲切地问:“你觉得哪些沉下去了?”“你认为哪些浮起来了?”“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无论幼儿回答的对错与否,老师都不打断孩子,只是将孩子们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上,将有疑惑的答案打上问号,最后通过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实验进行验证,获得最终的正确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让幼儿体验到了交流的乐趣,也促使他们更加勇跃的发言。

二、通过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学习《纲要》,转变教育观念(儿童观‘如何看待儿童问题,也就是说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自主学习能力,有合作学习精神,有探究精神,有创新能力等。教育观:终身教育的理念,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理念。)
 (新《纲要》的贯彻落实、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的角色转化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细读《纲要》、品味《纲要》的内涵,明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如:怎么促进幼儿合作学习、怎么投放区域材料)
3、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走开放教学之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等等。以此来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骨干教师群体的不断扩展和壮大。

三、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宜的教育环境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创设有特色的教育环境(突出风格、亮点):有色彩的美、有文化品位,体育特色(上海体育幼儿园),艺术特色。
2、创设符合教育主题的对话的环境。(幼儿参与、幼儿自己的作品,如:六一活动)
3、创设支持幼儿学习的区域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如活动室、楼道、走廊、阳台统整规划。收集生活中原本丢弃的盒子、罐子、广告纸、纽扣、笔、录音机等,充分发挥材料的原创功能,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农村可以收集玉米皮、高粱秆、各种树叶、种子、石块、泥块、各色羽毛等,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建筑物、图形等体现农村特色的作品;

区域的种类:
1、自然角:农村幼儿园设置自然角,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室的一角、窗台或廊沿上放置一些小动物、植物,供幼儿学习、探索,让幼儿喜欢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看到蝌蚪怎样变成青蛙,小鱼怎样游泳、呼吸,螃蟹怎样行走,种子怎样出土、发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和阳光。捉些蝴蝶、蜻蜓扎在泡沫板上制成动物标本,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制成植物标本供幼儿展览。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节约,并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2、数学角: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强的特点,因此,利用数学角辅助幼儿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非常重要。农村丰富的自然物与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幼儿操作学习提供了廉价的教具学具。例如小班幼儿可利用实物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按种类、大小、颜色分类、认识1和许多;中班幼儿可进行数数、一一对应、排序、分类练习;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组成、加减运算、逢双数、逢五数的练习。还可以利用石子、果核、松球进行大小、颜色分类,用废旧毛线进行自然测量,用火柴棒进行拼图,在串珠、串纽扣活动中进行数数……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既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逐渐对数学方面有所了解,同时又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
3、美工角:农村用来做美工的材料可谓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玉米缨、小麦杆、花生皮、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子、豆类等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手工材料,通过观察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例如:用高粱杆制作的眼镜、用地瓜叶柄制作的耳坠、手链,用麦杆编制的戒指、烟袋,用狗尾草编成的小兔、小狗,用树叶、种子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涵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一切绘画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废物中得到体现,幼儿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4、手工区: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在土里滚打跌爬,泥巴是陪伴他们的最好游戏材料。摔泥巴、捏泥人、捏大炮、捏个黄鼠狼赶鸡跑一跑,娃娃家里的幼儿用泥巴制作糕点、糖果、面条、水饺、小锅、小碗、捏个磨来磨“粮食”、捏群鸡、鸭、鹅来做客……而蔬菜玩偶中用各种蔬菜经过粘贴、拼插与绘画,辣椒变成了小老鼠、胡萝卜变成了小鱼、洋葱变成了小娃娃、土豆变成了小肥猪、芸豆变成了蚂蚱,甚是可爱。麦秸、芦杆、稻草等本土化低结构的材料制作的小作品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如果很好的组织,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操作,一定会制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来。
 (锻炼幼儿自理能力的活动区。为幼儿找来酒盒,把它穿上小孔,然后买来鞋带穿在小孔里,让幼儿练习系鞋带;准备几块废旧的布头,把他们剪成花、树的形状,在上面剪上扣眼,钉上扣子,让幼儿练习扣钮扣,这样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5、科学探索区。
6、娃娃区。
7、美工区。
8、语言区……

四、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1、利用本土资源
就地取材、贴近生活。如:具有赣南特色的脐橙、板鸭等;具有农村特色的有稻草、木制品、竹子、石头等。
如:玩石头活动,认识石头的特性,让幼儿通过触摸、碰撞,比较感知了石头的硬度、形状、大小 、作用及玩石头注意的安全事项,同时让孩子们收集不同的石头,扩展了一系列活动——认识石头的种类、参观石头的工艺品及建筑物等,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并学会自己去观察、查找、收集、归纳、总结,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事物都是学习的对象,这些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中开展不同程度的学习,它们都会给幼儿的品质与经验带去终生的影响。
利用竹资源制作各种玩具供孩子玩耍
以“竹玩具制作大赛”等系列展评活动为抓手,激发灵感、开阔思路,使安全、适宜、低成本、无污染的竹资源为幼儿带来了丰富的玩具。
1)室内玩具:竹木偶、竹积木、竹节器、竹乐器……
2)室外大中型玩具:竹水车、竹秋千、浪船、竹攀登系列……
3)体育游戏用具:竹推车、竹龙、竹滚套圈、跳竹棒……
4)玩沙、水、泥玩具:小竹锹、铲、簸箕、竹模子、水枪……

2、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每学期召开全园家长会,将一学期的幼儿园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告诉家长,征求各班家长的意见,不断采纳家长的建议,调整幼儿园工作。学期末,向全园家长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请家长评价幼儿园和班级管理,评价教师的工作。还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学会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共同收集主题资料。幼儿园的重大活动,也请家长共同参与,家长和孩子同时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孩子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陶冶了情操。
 (我们要上好建构课程,我们要经常用到家长资源)

3、利用社区资源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区和周边的环境,如自然景观、小区街景、邮局、工厂、图书馆、中小学校等,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为幼儿的体验、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
①如:在开展小班“香香的水果”主题时,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徒步外出参观了我们社区内的水果店,观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小朋友可以亲身体验了买水果的乐趣回到幼儿园;
②为了宏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小朋友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与了解,还可以请居委会的退休老妈妈们,为小朋友表演了一场“中国戏曲”的演出。

编辑:elain

上一篇:幼儿园队伍建设:四位一体 共同成长

下一篇:幼儿园队伍建设:持策略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