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游戏化的实践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班社会活动《橡皮膏小熊》的评析安全教育游戏化的实践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班社会活动《橡皮膏小熊》的评析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9-02-05

一、案例背景:  
新《纲要》强调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而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护航舰,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底线。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为此我们开展了安全教育游戏化的课题研究。幼儿在活动中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关键在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本文试图通过这一活动来讨论安全教育游戏化的实践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案例描述:  
活动实录1  

(一)出示受伤的小熊,引导幼儿猜:小熊怎麽受伤了?  
(二)教师讲故事,欣赏情景表演。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小熊怎么了?谁帮助了它?  
3、它为什么会受伤呢?  
4、小朋友们,我们怎样玩才不会受伤呢?  
三、结合图片,幼儿讲述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实录2  
(一)谈话引题。  
宝宝,今天妈妈请来一些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  
我们一起向客人问好,我们先请客人坐下。嗳!小熊,你留下。小熊怎麽了?(教师指着小熊的脸说)  
(二)观察小熊,提问|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熊还有什麽地方受伤呢?  
它为什麽会受伤呢?它到底是怎麽受伤的呢?  
(三)放录音,欣赏情景表演。  
它为什麽会受伤呢?小熊受伤了心里真难过!它想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怎样玩才不会受伤呢?小熊你听见了吗?小熊听了小朋友的话,它又出去玩了。  
(四)放录音,再次欣赏情景表演。  
小熊这次受伤了吗?  
小结:我们为进步的小熊拍拍手!小熊非常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助,它想请小朋友们一起玩。  
(五)放音乐,幼儿和小动物们一起跑步、滑滑梯。  
(六)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学了许多保护自己的本领,我们现在就把学到的本领告诉弟弟妹妹。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本节社会活动《橡皮膏小熊》原本是中班的语言教材《橡皮膏朋朋》改编而成的。在活动1中,幼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活动进行到第三环节时幼儿说话吞吞吐吐,只好草草了事。事后,我与领导、同仁及时切磋,顿时恍然大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而我设计了活动2,执教后效果迥然不同。正如新《纲要》中所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通过两次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巧妙结合游戏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都认为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来看,“玩中学”、“学中玩”是最佳的幼儿教育方法。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1则过分强调说教,幼儿的主体作用无法真正体现,以至幼儿的注意力分散而出现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显然活动2之所以吸引幼儿,把原本枯燥无味的社会活动生动形象化,原因就在于它以游戏贯穿始终,注重动静交替。幼儿通过欣赏情景表演、与小动物玩耍游戏,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个性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幼儿的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  
(二)善于捕捉兴趣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活动1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忽视了幼儿的自身需要,幼儿毫无兴趣而言。而活动2则选择源自幼儿生活的教材,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滑滑梯、跑步都是幼儿喜欢和常见的运动,幼儿的可操作性强。教师将这穿插于整个故事之中,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能唤起幼儿的认知情感,故事中的小熊好似幼儿的化身,幼儿耳濡目染。幼儿乐意去学习进步的小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亲自跑步、滑滑梯,在原有基础上建构并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能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最后将经验传授给弟弟妹妹。教师抓住幼儿好表现的欲望,使本次活动得到深化,达到长远的效果。  
(三)灵活进行比较  
俗说“有对比才有鉴别。”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认识事物也是直观的。尽管活动1也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但教师对事物的具体指向性不明确,纯粹自言其说。幼儿十分模糊,难以进行辨解。而活动2则灵活地针对小熊前后两次玩耍的不同态度而出现的情况进行对比,幼儿一目了然地知道如何正确地玩耍才不会受伤。这种比较教育说服力强,避免了无谓的说教。幼儿自然比较乐意接受正确地玩耍姿势。蒙台梭利曾说:“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显然这对幼儿自身的亲历行为起到了榜样作用。真是一举多得!  
(四)积极创造互动  
  教师与幼儿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中,应该是相互作用,互为主客体的。教育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过程。师幼互动的状况直接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效果。活动1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师仍起主导作用。而活动2从开头开放式的提问、教师与幼儿一起游戏无疑不是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儿正是在教师的语言感染、肢体的带动下与教师进行应答。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快乐感、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情感交流需要、积累各种丰富经验,幼儿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动之中获得了力所能及的避害方法和经验。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下一篇:怎样做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幼师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