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行为及其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启示
作者:钱洁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杜鹃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1-05
在幼儿语言互动过程中,常常能听到幼儿之间出现“我也……”“我也有……”“我也会……”等语句,我们将这一行为称为幼儿“我也”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幼儿“我也”行为也是一种心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幼儿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积极评价,从而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增强自尊心的心理需求,它所蕴涵的是内隐心理和外显行为过程。幼儿的“我也”行为除了希望得到他人认同外,背后往往也隐藏着从众、求关注、攀比、说谎、虚荣等心理问题。因此,教师要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我也”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优化自身的教育行为,促使幼儿健康自我心理的形成和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
一、幼儿产生“我也”行为的心理原因
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幼儿产生“我也……”行为的原因和意图是不同的,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状态,可将幼儿“我也”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四类。
(一)认同心理
认同心理指向的幼儿“我也”行为,指幼儿对同伴的观点或行为产生认可时,表达意愿的语言行为。它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不以他人观点的转变而产生变化的一种心理行为,这样的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识。
案例1:两个女孩在图书角看书,幼儿A问幼儿B:“你喜欢看什么书?”幼儿B回答:“我喜欢看《东方娃娃》。”幼儿A显得很高兴:“我也喜欢看《东方娃娃》,里面还有贴纸!”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案例2:两个男孩在聊电视剧《西游记》,幼儿A说:“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力大无比!”幼儿B紧接着说:“我也觉得孙悟空厉害!本事可大了!”过了一会儿,幼儿A想了想又说:“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也很厉害!”(幼儿A看着幼儿B,希望得到认同)幼儿B说:“我还是觉得孙悟空厉害!”
在案例1中,幼儿B是因为幼儿A的观点与其相同,产生认同,从而出现“我也”行为,反映的是其真实的心理。在案例2中,幼儿的自我意识和概念水平较高,幼儿B首先认同幼儿A的想法,但当幼儿A的想法产生变化后,幼儿B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说明幼儿B不是盲目地顺从幼儿A的想法,而是对自我真实想法的坚定表述。
(二)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别人的影响或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3~6岁的幼儿渴望与同伴交往,并渐渐地凭相似的兴趣爱好、个性等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幼儿为了赢得同伴的认可和参与游戏的机会,往往会主动顺从小群体的要求,甚至违心地“屈从”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
案例3:上课时,有两个幼儿举手要求小便,其他幼儿听后,也纷纷提出:“我也要小便。”
案例4:一群男孩在玩攀岩,幼儿A、幼儿B等多人提出:“我们不玩攀岩了,去踢足球吧!”幼儿c攀在最高处,想了想也说:“好的,我也去踢足球。”
在案例3中,大部分幼儿由于听到同伴要小便,从而跟着产生“我也”心理和行为,影响了活动的开展,但幼儿会觉得此行为很有趣。在案例4中,幼儿C为了保持和同伴的一致性,放弃了意犹未尽的攀岩活动,而以“我也去踢足球”顺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
(三)求关注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具有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幼儿在幼儿园内往往需要持续地拥有教师和同伴的关注,从而来强化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可。
案例5:小班新生吃午饭时,幼儿A本来没有哭,但看到哭的幼儿能得到教师的拥抱,以及喂饭,因此幼儿A也大哭起来,以此引起教师的关注。
一般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幼儿都喜欢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赞美,因此,幼儿园中常会出现幼儿仿照他人引起教师注意的现象。
(四)攀比心理
攀比指个体与高水平或高标准进行比较的行为,幼儿为取得在群体中的优越感,往往会产生攀比心理。基于攀比心理基础上的幼儿“我也”行为,指当幼儿听到其他幼儿拥有某样东西或能力后,说自己也同样拥有某样东西或能力。但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下,往往难以区分现实和幻想之间的不同,因此,常会出现说谎现象,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案例6:同伴聊天时,幼儿A说:“我爸爸是警察。”幼儿B随即说:“我爸爸也是警察,和幼儿A的爸爸在一起上班的。”幼儿c看着他俩神气的样子,立刻说:“我爸爸也是警察,是抓坏人的。”之后,幼儿D也加入了谈话中:“我爸爸也是的,还有枪!”(事实上幼儿C和幼儿D的爸爸并非警察。)
这种现象在幼儿中常常发生,案例中幼儿A和幼儿B由于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很有优越感,使得幼儿C和幼儿D产生了不甘示弱的心理,一种攀比的情境生成。在这一情境中,幼儿C和幼儿D为证明自己的爸爸不比别人差,出现了说谎行为,即“我爸爸也是警察”,同时还以“抓坏人、有枪”等一系列自我想象的对话来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
二、幼儿“我也”行为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启示
幼儿在幼儿园产生的“我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幼儿自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它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很大的启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疏通,为幼儿健康自我的塑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我也”行为
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正确看待幼儿“我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有期望得到别人关注的心理需要,在团体中有被人赞美和表扬的情感需要,所产生的羡慕、说谎、攀比、嫉妒心理和相应行为,都属于为满足归属感和尊重感而无意发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幼儿“我也”行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情境,正是这种特定的情境构成了“我也”行为所包含的特定内容。因此,其内因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问题不同,并无积极、消极或品德好坏之分。
基于幼儿“我也”行为的特点,教师不必过多指责和批评幼儿,应顺应幼儿的同伴交往方式和规则,给予更多的接纳和适当引导。否则,只会引发幼儿的负面情绪,影响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注意自身的教育言词和价值导向
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儿童设法在同伴中看到自己,在同伴中感觉自己,从同伴那里衡量和测量自己,通过他们的帮助,了解和发现自己。”这是说幼儿有被教师和同伴认同的需要。教师应关注自身语言和价值判断的导向性,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心理机制。
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避免对幼儿进行物质、外貌等方面的赞美和比较,如有的教师会说:“今天×××的发夹真漂亮。”“×××的衣服真好看!”“×××的玩具总是新的!”……这些频繁的、不恰当的夸奖,会导致幼儿形成物质攀比、炫耀行为,片面追求虚荣,造成同伴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出现以不诚实的行为来达成心理的平衡和满足感,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其次,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应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为给幼儿传达正确的价值导向,运用自身榜样,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认识。如在案例6中,教师可以适时询问幼儿C和幼儿D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从而帮助幼儿认识到每种工作都有其特有的价值,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满足幼儿的归属和自尊需要
“需要”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马斯洛认为,当幼儿获得生理需要后,会进一步要求获得社会性需要,即归属和自尊的需要。在幼儿园里,幼儿希望得到同伴、教师的关注、赞扬和认可。因此,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情感需求,帮助幼儿在同伴团体中获得归属感和自尊的需要,从而不盲从于他人。
教师要创设平等的氛围。如班级中一些能力较弱或调皮的不受“欢迎”的幼儿,往往会引发群体的排斥,长此以往,这部分幼儿为获得群体归属和自尊的需要,就会不断产生非内心真实反映的“我也”行为,以及不甘示弱的说谎行为。因此,教师应多关注这类幼儿,引导其他幼儿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营造平等团结的班级氛围,提高幼儿对自我能力的认知。此外,教师在评价和回应幼儿时,应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尽量减少指责、批评,不能表现出对幼儿的偏爱或轻视,要保护好幼儿稚嫩的心灵。
幼儿的“我也”行为背后,折射的是儿童世界中的社会行为方式和规则,以及幼儿幼小心灵中的心理底色。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教师要细致地关注幼儿的言行,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特征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喜欢的教师教育行为》读...小陆阅读人气:1182
- 看教育活动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gege阅读人气:1220
- 幼儿教师言语行为的重要性爱、仰望阅读人气:1090
- 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895
- 消减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则听力语言苗苗班阅读人气:91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教师教学行为与幼儿独立性发展Miss.Sugar阅读人气:1775
- [园长管理]怎样将规则变成孩子的自觉行为...静夜清风阅读人气:1735
- [园长管理]如何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紫晓阅读人气:3089
- [园长管理]组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对教师...紫晓阅读人气:1478
- [教师工作]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梦想不是梦阅读人气: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