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观察能力 让教育更有效
作者:徐行 来源:上海长宁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3-22
观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观察能力,包括确定观察目的的能力、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进行观察记录的能力、分析与解读观察结果的能力等,才能把握幼儿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为了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我园成立了“教师观察能力发展研究”的课题小组,引导教师尝试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以更好地关注到幼儿的发展。
一、明确观察目的,进行全面观察
我们曾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做过问卷调查,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会观察孩子,但是对于“你是否观察过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你是否明确观察的目的”这类问题,教师们的回答几乎都是否定的。有些教师坦言只会关注班里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孩子,那些处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或乖巧不惹事的孩子很容易被忽视。有些教师虽然在努力地“看”,可看到的是“某个孩子在游戏中走来走去,十分忙碌”“在集体活动中某几个孩子特别安静”等表面现象。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没有全面观察孩子所造成的。确实,一般的“看”和目的明确的观察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们就把观察目的确定在全面了解个别孩子的在园活动情况上。要求教师从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孩子开始,每星期选择1~2个进行全面观察,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教师的视线。
为了帮助教师全面细致地观察孩子,准确分析孩子的发展状况,我们还要求教师利用观察。
观察内容及时间
|
观察记录
|
|
来园
|
8:00一8:30
|
乐乐一进教室,就大声叫:“老师早!”送乐乐来的阿姨总会帮着他脱鞋、穿鞋。
|
角色游戏
|
8:00一8:45
|
乐乐进入娃娃家玩,在厨房里不停地摆弄刀、铲等用具,也不与他人说话。看见同伴抱着娃娃出门了,他便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出去。
|
生活活动(盥洗、点心)
|
8:45—9:OO
|
乐乐与几个女孩子突然大笑,发现老师在看他们,立即停止笑声,慢慢地解小便、洗手。倒牛奶时,他有些拿不稳奶壶,把牛奶洒到桌子上了。
|
学习活动
|
9:30一10:OO
|
乐乐多数时间看着老师,一般不举手发言。游戏时,等身边的同伴都站起来了,他才站起来一起做动作。
|
运动
|
10:15~10:45
|
乐乐跟着老师做操很投入,当老师让大家自己拿球玩时,他总是等待别人先拿,自己则到最后才拿。多数时间里他只是抱着皮球走来走去,当老师要求大家把手上的皮球滚出去时,他才会滚球或追球。
|
表作即时记录。表格的呈现方式可根据需要设计,内容包括“观察内容及时间”和“观察记录”,如下表。年轻教师一般观察的广度比较小,观察表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观察目的,将视线集中在某个孩子的身上。有经验的教师则能利用观察表全方位地看到孩子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表现。教师们发现这样的观察能真正地“看到”很多平时被自己忽略的细节,有些孩子的闪光点就藏在不起眼的小事情里面。例如,有的孩子每次都是最后走出盥洗室的,经过观察发现那是因为他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洗手,特别认真。
二、选择观察内容,进行重点观察
经过前一阶段的观察,教师对孩子有了大致的了解,基本明确了孩子个体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但我们认为这些总体印象还比较笼统,如“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较差”等,有时孩子在某一领域的真正表现与先前的总体印象相比会有偏差。于是,我们要求教师根据已经观察到的孩子的现状,重点关注孩子发展的优势领域或弱势领域并作详尽的记录,以便分析背后的原因,寻找适宜的引导策略。例如,前表所述的乐乐,教师在对他进行全面观察后发现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上存在问题,于是我们就让教师重点观察并详细记录他与同伴交往的情况。
三、分析观察记录,调整教育策略
教师在对孩子作重点观察以后,依据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和解读,弄清孩子某些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教育策略。
如果教师将观察记录与孩子所处的年龄特征作一对比,就会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并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对孩子进行全方位观察后再对孩子的某些领域作重点观察,并对观察记录作客观分析,梳理出核心问题,进一步寻找问题的原因,最终找到有效的教育策略。例如,从前面对乐乐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分析乐乐在班中年龄偏小,在交往方面确实存在以下问题:
被动、情绪化。如,在生活活动中,他始终跟在成成后面,遇到困难也不主动求助。发现自己落后了就情绪低落,而当自己比别人做得好时,就向同伴炫耀。
自我中心、不愿接受他人建议。如,在角色游戏中,娃娃家人满了,园园、莉莉建议他调整,但乐乐就是不愿意,固执己见,以致无法参加游戏。
不会沟通、交流。如,在自由活动中,当他觉得婷婷错坐了她的位子,他始终不会用语言沟通,甚至在教师与他交流时也不愿意回应。
据此,为了提高乐乐的交往能力,教师提出了如下教育策略。
1.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孩子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他人角度体验他人情绪情感,愿意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
2.组织各项实践活动,鼓励乐乐主动与同伴交往,并教给乐乐一些交往策略,比如,学习轮流玩,学会“我和你一起玩”等。
3.帮助乐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明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能避免很多矛盾。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了解幼儿的言行,搜集、分析幼儿发展的相关信息,据此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交往场景
|
观察记录
|
生活活动
|
乐乐总是跟着午餐时坐在他旁边的成成,看见成成走进盥洗室.乐乐也跟着去解小便、洗手。起床后,乐乐皱着眉头,很费力地把内衣塞进裤子,前面的塞好了,后面的实在没有办法塞进去,看见成成已经穿好裤子,乐乐就哭丧着脸,但他没有向老师和同伴求助,还是尝试自己塞。乐乐洗完手,看见还有两个小朋友比自己慢,就得意地对着他们说:“你们要最后一名哕!"
|
自由活动
|
乐乐拿着玩具走到座位前,旁边的婷婷也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可能乐乐认为婷婷坐错了位子,就要拉她起来。婷婷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坐在那里不肯起来。乐乐和婷婷就这样拉拉扯扯。老师看见了,向他们走去,还没等老师开口,乐乐飞快地向婷婷脸上抓去,婷婷捂着脸哭了。老师询问事情的经过,婷婷很委屈地诉说了被拉和被打的经过。老师问乐乐,乐乐不说一句话,无声地哭泣,任凭老师怎么问,就是不说话。老师问:“是不是因为婷婷坐了你的座位?”乐乐还是不说话。
|
角色游戏
|
乐乐想去娃娃家玩,可是因为他点心吃得慢,去的时候娃娃家里的人已经满了。娃娃家没去成,乐乐也没去其他地方玩,而是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娃娃家的小朋友玩,神情有些沮丧。老师请她去其他区域玩,他只是重复着:“可是我想在娃娃家玩呀!”眼睛一直盯着娃娃家。园园走过来说:“我也想在娃娃家玩,但是人满了,所以我就去小医院了。"听了园园的话,乐乐仍旧不愿换地方玩,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站在一边的莉莉见状,就帮他出主意:“这样吧,你来娃娃家做客人吧。”可是乐乐还是不愿意,坐在旁边生闷气。
|
区域活动观察从无序走向有序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 徐梦懿
作为一个新教师,在观察、指导区域活动时,我总觉得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毫无头绪,有时更像个消防队员,哪里有问题就冲向哪里,始终被动地应付着孩子。就在这时,我园开展了区域活动集体诊断研讨活动。在多次诊断与被诊断的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对区域活动的观察也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第一次接受集体诊断时,前来观摩的教师在诊断记录中为我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进入语言区超过10次以上,但每次的指导时间只有几秒钟;在数学区外观望了两次,却没有进入区域给予幼儿指导;在建构区指导一次就花费了十几分钟时间……诊断组的教师指出我的观察指导较随意、被动,没有计划和重点,建议我制订一份操作性强的观察计划,以明确观察重点,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此,我查阅了相关的书籍、资料,分析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区域活动的材料特点等,逐渐明白了区域活动观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有重点,据此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
一、观察幼儿的操作材料
以往我将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比较关注幼儿的操作结果。如对“筷子夹物”活动.我关注的是幼儿能用筷子夹起多少黄豆,而很少考虑材料的适宜性。而现在我会进行预操作,观察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操作情况,以此分析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否适宜。如,黄豆数量是否合理,黄豆大小是否合适,然后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情况加以调整,并提供两种类型的筷子,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操作需要。这样,我不必因幼儿难以操作而疲于应付了,有利于重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二、观察幼儿的阶段性操作情况
在区域活动中,以往我通常只是观察幼儿某次活动的表现,缺乏对幼儿阶段性操作情况的了解。这样就很难了解幼儿个体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在区域活动集体诊断研讨中,诊断组教师建议我对个别幼儿进行阶段性跟踪观察。如,我观察到飞飞连续好几天在语言区讲述故事或创编故事,便在肯定她的同时鼓励她尝试进入其他活动区,以培养她更广泛的兴趣。
三、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
以往我常常把目光聚焦在幼儿的操作结果上,现在则更多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如,在数学区的“数字与实物配对”的活动中,很多幼儿看上去操作成功了,但其实他们并不是按照数量关系来配对的,而是通过观察卡片上的缺口或根据卡片内容进行配对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手口一致的点数过程和观察图片上的数字来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在第二轮的区域活动集体诊断研讨中,诊断组教师在肯定我能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的同时,建议我为不同材料确定不同的观察目的和重点。于是,我投人大量时间分析材料,努力明确材料的设计意图,然后在幼儿操作时以不同方式进行观察。如,对于创编故事类材料,我重点观察幼儿和材料之间的互动过程。观察幼儿喜欢哪些角色,是不是熟悉角色语言,等等;对于培养幼儿逻辑能力的排序类材料,我重点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分析幼儿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对于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材料,我重点观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较弱的幼儿,了解他们是因为能力欠缺,还是因为内向胆小不善在集体中表现。
在参加区域活动集体诊断研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也会以诊断者的身份去观摩其他教师指导的区域活动,逐渐意识到除了有目的地作重点观察外,还要兼顾全体。对此,我还总结出了一些如何兼顾全体的小策略。
●有效巡视。在对某区域或某些幼儿进行重点观察时,教师应巡视整个活动室或某个区域,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
●注意站位。不少新教师总会觉得自己很难兼顾全体幼儿,其实站位不恰当是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教师应选择能观察到全体幼儿的位置,以免有盲区。
●让幼儿记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让幼儿自己记录和评价操作过程的材料,借此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如,在益智区的棋类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各自的游戏情况。在区域活动评价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记录游戏情况,既鼓励了幼儿用多种方式记录操作结果,又间接了解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又如,在探索区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情况,然后在自由活动或过渡环节时和幼儿个别交流,以了解幼儿的探索水平。
通过参加区域活动集体诊断研讨,我走出了忙忙碌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观察行为,对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如何提高托班幼儿的观察能力爱莉丽阅读人气:1116
-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欢惜儿阅读人气:1231
- 《合理利用材料,提高幼儿科学...张楚阅读人气:1409
-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蒙台梭...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614
- 《合理利用材料,提高幼儿科学...张楚阅读人气:148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如何提高园长的语言技能以及沟...阅读人气:1194
- [教师工作]如何有效提升教学组织能力?青屏阅读人气:7454
- [业务管理]如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阅读人气:1378
- [业务管理]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悠悠我心阅读人气:1496
- [园长管理]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mengmeng阅读人气: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