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中故事教学走向何方

作者:王婉璐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3-15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平时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总有老师反映童话故事活动开展起来比较泛化,不能很好地挖掘其中的价值。并且孩子们往往在初学时很认真、很专注,但时间长了便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我也始终为此苦恼着,也希望有所改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童话故事《会爆炸的苹果》,虽然故事比较“陈旧”,但我还是一下子被吸引了。故事里小猪的勤劳善良爱劳动和狐狸的好吃懒做耍奸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是童话故事一贯呈现的主题风格。
    而真正吸引我的是故事开放式的结尾,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设想最后的结局,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怎么让孩子们始终沉浸在童话的氛围中,并且有所启发和收获呢?我设计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会爆炸的苹果,制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故事情节为图片排序,并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与结局,编构有趣的故事情节。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诚实善良、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
    活动实施前,我们利用阅读时间,和孩子们分享了这个故事。当我刚说出故事题目的时候,许多孩子就猜测出了会爆炸的苹果就是气球。通过师幼共读,孩子们大致了解了故事情节,正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故事讲到小鸟戳破狐狸的诡计就戛然而止了。孩子们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追问我“那后来呢”,我故作神秘地回答:“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终于到了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了。我采用环环相扣、逐步提升的思路来组织此次活动,活动步骤分为三个环节:换苹果(故事讲述)——偷苹果(故事创编)——种苹果(情感升华)。活动开始是出示一组打乱了的故事图片,孩子们一看到图片就很清楚活动内容,于是三五成群地热烈讨论、分析,一会儿就将故事内容的图片理顺了,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简略地讲述出来。于是,在孩子们自己的努力下,第一环节的活动结果很好地呈现出来,而且孩子的积极性很高。
    第二环节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呢?我引导孩子们:“狡猾的狐狸没换成苹果,他又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打算晚上趁着天黑,去小猪的苹果树上偷偷摘苹果。可小猪早睡着了,一点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给小猪帮帮忙吧。你有什么好办法让狐狸偷不到苹果呢?”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家畅所欲言,想出来许多办法,如做陷阱抓住狐狸、放鞭炮吓跑狐狸、躲在树上用石头赶走狐狸、建起高高的围墙拦住狐狸、利用仙人掌刺跑狐狸等。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始终顾及到生命的美好性,总是想办法赶走狐狸而不是伤害它,这一点我很欣赏。
    而后,从孩子们的想法中,我们选择几种方法来试试它们的可行性。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技能,相互协作,努力呈现出来。比如用五指张开、身体打开表现长满刺的仙人掌,用身体蜷缩在一起、突然跳起表现鞭炮爆炸的场景,用手臂、腿相互交叉的办法变成一排没有缝隙的栅栏等。然后请一位老师扮演狐狸来偷苹果。表演的孩子都屏住呼吸,当狐狸来到身边时立刻赶跑他;而观看的孩子也同样屏住呼吸,当发现狐狸被吓到时,也能适时地发出威吓的口令:“你这只坏狐狸,仙人掌(可替换)刺跑你,赶快回家去。”看到狐狸无计可施,最后灰溜溜地逃回家时,所有的孩子都开怀大笑了。第二环节的呈现是孩子们自然的流露,没有老师的干预,有的是团结和思考的力量,有的是解决问题后语言的流畅和精神的自信。
    活动到此就结束了吗?当孩子们准备整理情绪时,我又适时地引导:“狐狸偷苹果的事,小动物们都知道了。大家谁也不理它,一个朋友也没有了,狐狸可真难过。终于有一天,狐狸鼓足勇气,去向小猪道歉了。最终小猪原谅了知错能改的狐狸,于是送了个最大最红的苹果给狐狸。狐狸很高兴,连连道谢。可不一会儿又犯难了,苹果一下子就吃完了,以后还想吃苹果怎么办呢?”孩子们的情感又被调动到一个新的高潮,他们一下子就想到了种苹果。于是大家热热闹闹地拿着工具陪狐狸去种苹果,而且说了许多鼓励狐狸的话。
    最后一环节将故事回归到一个合理的、积极的、圆满的结局,即狐狸最终克服不爱劳动的坏毛病自己种苹果了。这一结局暗合了孩子向善的心理,同时又应和了故事开头那个狐狸原来是不爱劳动的,让孩子体会同伴间互帮互助的乐趣,从而以故事为契机,发展了孩子的社会性。
    活动结束后,大多数老师都觉得这样的续编故事形式很新颖,充分调动了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有老师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一堂语言活动没有必要搞出这么多的花样,其实只要注重老师的语言引导,也能启发孩子创编出合理的故事情节。并且注重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也更符合以往语言活动那种安静亲密的活动氛围。
    我也困惑了,作为一个童话故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呈现作品价值?此次活动是否有效呢?对于童话故事,是遵循以往的前辈经验,努力钻研作品讲了什么、表达什么、呈现什么,还是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收获什么?恳请专家为我解惑。
摘自:《学前教育》 2015.02
编辑:cicy

上一篇:童话故事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

下一篇:提高教学情景创设实效性的三个关键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