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绘画教学回归童心

作者:宋婷  来源:  上传时间:2014-08-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篇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又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然而,一线教学中仍然有范画临摹、让幼儿画“成人画”、以技能为主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绘画教学的问题存在,忽视了幼儿与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呼吁回归童心的幼儿绘画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包括承认幼儿的绘画能力和特点,活动目标从幼儿发展出发,符合幼儿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幼儿在活动参与中的主体地位,还强调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强调幼儿的个性发展。
    本文选用了一反一正两个案例,帮助我们发现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找到回归童心的幼儿绘画教学方向。
    案例1 画天安门
    这是一个大班的美术活动,在国庆节主题下,由于老师在上一个教学活动中对国庆节和国家进行了介绍,所以这个美术活动便直接引入了我们祖国首都的象征建筑——天安门。老师饶有兴趣地问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天安门吗?”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去过,少数几个孩子有印象。老师便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几张天安门的照片,接着提问:“你们看,这就是天安门,你们看到天安门上有什么?”然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到了柱子、灯笼、桥洞等。最后老师呈现出一幅在向日葵摇曳着的背景下的天安门的简笔画,便开始了“绘画教学”。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和幼儿一样的纸张,问“我们应该从上往下画还是从下往上画?”孩子们无语。“老师觉得应该从上往下画。”
    “我们先来画天安门的屋顶。”老师边画边说,“大家要注意布局,第一笔一定要画在画面中央。” “屋顶要画得直直的。”
    老师在画纸中央画了一条又黑又直的直线,孩子们一边仔细研究着老师的笔迹,一边努力画出像老师那样又黑又直的直线。这个时候,我注意到有的孩子只顾着画直了,而把“屋顶”画到了纸张的偏下部分;有的孩子小手肌肉控制力较差,越想画直越画得歪歪扭扭。
    “下面我们来画屋檐,给屋顶画两撇小胡子。”……“我们刚才讲到天安门底下还有桥洞,大家把桥洞画上。再给天安门装上小灯笼,最后自己装饰一下。”就在老师一笔一划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艰难地把天安门的轮廓画完了。  当然,由于第一笔造成的误差导致后面有的孩子把天安门画走了形,有的画不下桥洞。并且,在最后自己自由装饰的环节,大部分孩子傻了眼。
    评析
    这节美术活动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都不陌生,在私下跟老师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其实觉得孩子们根本画不出来,但是课程标准要求了,便硬着头皮也要让孩子画出那么一幅“符合标准”的画。这样老师也累,孩子也受罪。美好而单纯的幼儿园教育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其实,老师们的出发点是有偏颇的。美术教学活动的主旨不是要孩子们画出一幅“符合标准”的画,不是为了培养画匠,而是为了让孩子快乐,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这类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将学前美术教育活动局限于机械性的画画,没有了美,也没有了儿童。
    第一,“儿童精神”的缺失,忽视了幼儿本身具有的绘画能力和发展潜力。老师们经常说“孩子们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他们画不出来。”教师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低估或高估了幼儿的水平。人是在不断发展的,大班孩子的绘画能力基本处于图示期,他们完全有能力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于陌生的事物也能够进行平面的勾勒。然而从老师对孩子画线条的要求来看,教师又高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素质,因为线能不能画直、能不能画在画纸中央这样的要求完全是靠幼儿的生理因素决定的。这个时期幼儿的小手肌肉控制力发展并不高,对平面空间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明确,有的孩子甚至都不会拿笔,有的孩子分不清一个矩形哪个是长边哪个是短边。所以我们既要照顾到孩子们的稚嫩,更要承认孩子们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二,“教育本质”的缺失,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统一教学,使用范画,忽略了个别差异,没有与孩子们的具体经验相联系,没有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天安门明显不是幼儿生活中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可能听说过却没见过,可能见过却记不清。教师能够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发现天安门的特征,却忘了启发幼儿了解天安门的意义和对天安门的情感,使得画天安门和画路边的标识路牌一样。
    第三,教师对幼儿绘画过度干预,忽视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绘画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并不能随着老师的要求增高而快速提高。他们的基本生存能力都尚未成熟,怎么可能立竿见影地画出“成人画”?老师们经常强行介入绘画过程,“帮助”幼儿“完善”作品,单方面满足教师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需要。所以我们还是要时刻牢记,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幼儿的未来发展。
    第四,临摹和范画注重作品结果,不重过程,忽视甚至遏制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自我创作。一笔一划的临摹范画教学中,没有幼儿的自身经验与情感的表达,更没有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与培养,过度重视“好不好看”、 “像不像”、“直不直”等技能方面的要求,绘画几乎都变成了肌肉训练。有的老师会说:“你不教他画直线,孩子们永远都不会画直线。”那么为什么你没有教他画“毛线圈”,他便会画了呢?当然这种说法像是狡辩,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是否见效也未可知,然而技能的教学就只有范画才能学会吗?将孩子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封闭起来,直接将“知识技能”灌输给孩子就是一种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吗?所以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新的技能,找到与幼儿经验相连接,与幼儿兴趣相联系的方法帮助其完成技能的学习。幼儿绘画教学如果走错了路,用错了方法,那么教师的技巧越精进,离教育的本质——发展人——就越远,还不如不教。
    案例2 方格子老虎
    为了引导小班幼儿在满足情感需要的过程中了解横线、竖线的画法,老师通过《方格子老虎》这个饱含亲情的故事,帮助幼儿掌握有控制地绘画线条的技能,并设计了情境性语言进行提示:“爸爸的爱从背上一直画到肚子上,从上到下,从尾巴尖上一直画到尾巴根上;妈妈的爱也好长好长,从肚子这里一直画到尾巴这里。”
    经过幼儿自主尝试和教师指导,幼儿画出了自己的方格子老虎。之后,教师又进行了个别交流,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联想方格子可以做的游戏。
    “你画了很多横线和竖线,你的爸爸妈妈一定有很多很多的爱。”“妈妈最爱我,每天给我讲好多故事。爸爸也爱我,还让我骑大马。”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这样一段对话:“为什么妈妈的爱只有一条?”“妈妈在家说了算,只说一句就行。爸爸要说很多话。”
    评析
    美术教学“可以”进行技能的学习训练,但是最终应是为了人的身心发展服务的,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尤其是对于学前幼儿来说,美术活动更加突出其对幼儿情感需要的满足和对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方格子老虎》这个活动虽然看似简单,好像只是孩子在练习画线,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回归童心的美术教育的方向,展现了美术教育本来的面貌。
    第一,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和方法。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所以一定要随说随做,教师设计的情境性语言帮助幼儿将线画长;小班孩子绘画水平处于涂鸦期,小手肌肉的控制力也不强,所以选择了训练其横线竖线画法这样一个处于最近发展区之内的内容;画线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而最亲近幼儿、幼儿最喜爱的应该就是爸爸妈妈了,用爸爸妈妈的爱来代表横线竖线这一选择,也十分契合孩子的心理。
    第二,注重整合,通过美术活动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和个性发展。幼儿对爱的渴望和对成人关注的渴求是从未停止的,爱这个话题也是永远不会多,永远不会停的,教师将美术活动承载于爱这个主题是十分恰当和温馨的。其次,幼儿都有表达的冲动,在美术活动最后设计个别交流,使得幼儿在表达的同时,满足了其受到关注的需要,也训练了言语的发展。并且教师鼓励自主尝试,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他们思想各异,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十分丰富,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横线竖线,但也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画法。
    第三,注重个体差异,通过美术活动加强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想,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美术是表达的艺术,是灵魂的彰显,教师通过美术活动能够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想法和个性,这是从他们口中问不出来的内容,也是课堂上回答不出的东西,我们应该珍惜,而不是抹杀。
编辑:cicy

上一篇:美术欣赏活动中图片的有效使用

下一篇:幼儿园废旧材料手工制作:贝壳动物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