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表演在小班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夏蕾 朱佳燕  来源: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上传时间:2013-05-20
木偶表演是我国传统表演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木偶表演中,表演者结合木偶道具,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用夸张的语言使木偶变得有感情,能表达出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特征。
小班幼儿爱说、爱动、爱想象,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有想要探索的欲望,形象、生动、有趣的木偶表演,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舞台,可以让幼儿更主动地表达表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由此,我们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尝试融入木偶表演,让幼儿在有趣的情节表演中乐于表达,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语言的发展。
 
一、提供多样化的偶具,激发幼儿主动参与
 
偶具是进行木偶表演的前提,也是吸引幼儿参与木偶表演的直接因素。小班幼儿的兴趣持久度不高,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偶具,激发他们参与木偶表演的主动性。我们使用的偶具主要有布偶、纸偶、拉线木偶等,这些偶具体积小巧,便于幼儿取放,占用的空间面积小,便于教师摆放。
(一)布偶
布偶主要是教师用绒布做成的偶具,头像大多是幼儿熟悉、喜欢的动物形象,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猴等。幼儿在操作布偶的同时,可以感受不同布料带来的不同触感,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纸偶
纸偶分为两种:一种是立体纸偶,即根据表演所需要的角色形象,利用各种纸张、信封进行粘贴和添画制作而成的,这种纸偶立体感较强且能够动起来;另一种是平面纸偶,即幼儿根据故事中的角色,自己用简单的图形画出角色形象,教师用塑封机进行塑封加固,在其背面固定一根橡皮筋(以手伸进去适宜为标准),幼儿操作方便,无需教师在旁边指导也可自己进行表演。
(三)拉线木偶
拉线木偶制作非常精细,所以多以成品买来的木偶为主。这种木偶需要操作者两只手共同配合,一只手控制拉线木偶的身体,另一只手指挥木偶两只手的动作,让拉线木偶的动作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拉线木偶形象生动、有艺术感,教师用拉线木偶表演木偶剧深受幼儿喜爱,也吸引着幼儿参与其中。
 
二、借助各种素材,丰富表演内容
 
在小班语言活动中,木偶表演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传统的故事内容,也可以来源于优秀的绘本故事,还可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只要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情绪,促进幼儿主动表达表现,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都可以进行尝试。
(一)传统故事
传统故事是木偶表演的首选,如《拔萝卜》《狼来了》《小猫钓鱼》《三只小兔》等。幼儿在木偶表演中不仅可以再现这些故事,还能把自己平时听到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进行表演。如幼儿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后,知道要做一个一心一意、做事认真的宝宝,在户外运动中,教师先讲了《小猫晒太阳》的故事,幼儿便想到运用教师提供的小猫手偶,一边复述故事内容,一边模仿小猫在太阳下晒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师还扮演蝴蝶、蜻蜒进行干扰,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二)绘本故事
绘本有着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精练的故事语言,深得小班幼儿的喜爱,同时也是幼儿语言游戏中很好的素材。
小班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木偶表演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表达表现的舞台,当幼儿用木偶表演的形式一遍遍地复述和表演绘本故事内容时,可以在玩玩、演演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如绘本故事《香香的被子》,故事中有小猪、小猫、小松鼠等不同的动物,他们讲的话都是不同的,如果让幼儿简单地复述故事,幼儿只能单纯地记忆,丧失了故事原本的趣味性,而通过木偶表演,幼儿不仅能开展角色之间的对话,还能完整再现故事中的角色特征,并结合故事内容创造性地进行表演,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有了提升。
(三)自创的生活故事
借助幼儿一日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创编故事并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再现,是幼儿最熟悉的,也是受幼儿欢迎的。以幼儿的生活活动为例,教师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不同环节,创编了富有情境性的生活小故事,如《一个跟着一个走》,旨在培养幼儿有序、排队走路的好习惯;《我会喝水》,旨在让幼儿知道多喝水、不浪费的道理;《我要上厕所》,旨在培养幼儿文明如厕的好习惯等。通过木偶表演再现这些生活小故事,不仅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还有助于他们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三、开发多种操作形式,增强表演的趣味性
 
木偶表演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以运用偶具直接表演故事,也可以创设可操作性的背景墙,还可以利用其他辅助道具,多样化的操作形式能增强木偶表演的趣味性,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一)运用偶具直接表演故事
运用偶具直接表演故事,对幼儿来说更为直观、形象,操作起来也较为简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材质的偶具可以运用于不同的语言活动中,发挥不同的活动效果。
如在语言活动“谁咬了我的饼干”中,教师将故事中的形象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纸偶,纸的多变使得小鸟和狐狸尖尖的嘴巴、大河马大大的嘴巴、小兔的大门牙等得到了生动的再现。同时,教师用纸做成圆圆的饼干,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将饼干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大小进行分割。这样,当幼儿猜出是谁吃的饼干时,对应的动物纸偶在教师的操作下就会张开嘴巴咬饼干,并能够咬下相应大小的一块。这样的表演既能让幼儿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而推进,同时纸偶咬下饼干的过程又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探索,是多媒体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幼儿的注意力随着纸偶的变换操作而转移,幼儿会不停地想象是谁咬了小猪的饼干,语言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可操作的背景墙
为了进一步增强木偶表演的趣味性,教师可将布裁剪成各种简单的造型,如白云、树、花等,创设可供幼儿操作的背景墙,为幼儿表演提供丰富的背景素材。这样,幼儿在表演时不再局限于拿着偶具坐着讲故事,还可以通过摆一摆、贴一贴、说一说,再现故事内容和情节,边操作边学习。
背景墙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也要求幼儿在表演时充分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关系,并在表演中恰如其分地再现。如教师在语言区创设的《谁来了》故事背景墙,设计了一些特征明显的动物,并将动物的不同部位露在外面,让幼儿猜猜、讲讲有哪些动物来了。教师把动物藏在不同的门后面,并设计各种开门的方式,如可以挂一个布帘子,掀开时就能看见动物;可以将动物嵌在木门后面,用插取的动作进行表现。
(三)借助其他道具辅助表演
木偶表演不是单纯的操作偶具,借助其他道具可以使表演更加丰富、立体和完整。如在语言活动“三个好朋友”中,教师在原有的故事背景墙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够移动表演的“木偶电视机”。幼儿可以拿着故事表演所需的木偶,在“木偶电视机”上进行操作,观众在哪,电视机就转向哪。同时,幼儿可以根据故事内容的暗示进行同伴协商,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木偶表演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丰富多彩的背景不仅吸引了小班幼儿的注意力,还激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满足了幼儿在活动中语言表达的需要,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在多种情境中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下一篇:把好书“请”到幼儿身边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