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在小班教学活动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顾莹  来源:闵行区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2-10-13
智慧是对事物进行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有智慧的人做事情的时候通常会全身心地投入,且表现出各种综合能力。教育与智慧的质量成正比,好的教育有利于人的智慧发展,不良的教育有可能限制和压抑人的智慧发展。
智慧教学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应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以下谈谈我在设计小班教学活动时的一些体会。
 
一、贴近生活,凸显教学设计的智慧
 
面对不同的对象,教师需要随机地调整教学策略,这就要依靠教师的智慧。 3~4岁的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都比较有限,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教师如何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并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如何在20分钟内进行优质的教学,把知识转化为幼儿看得懂、听得懂的内容,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智慧的教学设计就显得举足轻重。以我设计的小班学习活动“请你猜猜我是谁”为例:
环节一我设计了“听声音猜老师”,请三个教师分别戴上头饰,让幼儿听声音猜测是谁。
我的要求是:只能用听声音的方法来猜测。显然,带班教师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人,也是合适的被猜对象,较容易让幼儿猜出是谁,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环节二我设计了“看照片猜同伴”,其中包括“看照片猜同伴”“看本领猜同伴”“看照片记同伴”。
从猜教师变成猜同伴,我再次机智地选择了班级中特征明显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让其他幼儿有迹可循。为了提高猜测的难度,在“看照片猜同伴”后我又设计了“看本领猜同伴”,猜测的范围明显变大,由根据幼儿面部的明显特征进行猜测转为根据幼儿能表现的特征(身体特征)猜测。虽然都是猜人,但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心里始终有个目标,要逐步提高难度,充分挑战幼儿,提高幼儿猜测的能力。在此期间,如果幼儿遇到困难,首先要能运用排除法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之后的“看照片记同伴”我出示了一张幼儿喝水的照片(照片上有4个小朋友:2个弟弟、2个妹妹),这张看似平常的照片,其中蕴涵了多种元素,小朋友的高矮、胖瘦,小朋友服装的颜色,小朋友的数量、性别、徘列顺序等。从猜一个同伴到猜多个同伴,人数有了递增,难度也明显提高。这个环节让幼儿通过对照片上不同特征的人进行思考,联系身边熟悉的同伴进行辨别,每个幼儿都可以大胆猜测。最终,幼儿在提问、讨论、分析、判断中找到答案,同时也获得了语言、数学、社会性方面的多元化的发展。
环节三我设计了“猜客人老师(认识新朋友)”。
这次幼儿猜测的线索更为灵活,以现场的客人老师为资源,使猜测的过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熟为生、由简单到复杂。这个环节虽是整个活动的结尾部分,但也是我想点燃幼儿学习热情的高潮部分。通过出示现场客人老师的照片,让幼儿寻找并判断,找到客人老师后与这位客人老师合影留念。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检验幼儿的学习经验和效果,看他们能否正确运用刚才学习到的方法去寻找人物、一一对应: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整个活动层层递进,主线清晰,在充分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以幼儿的生活状态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内容,让内容贴近幼儿,使他们能看懂、能听懂,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化繁为简,展现教学互动的智慧
 
智慧教学中包含教学的“情境性”,这就说明教学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地根据幼儿的情况、教材的内容进行策划,让那些原本生涩的内容变得具体有形。小班幼儿年龄小,天真稚嫩,认知、语言、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如何将逻辑性很强的学习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幼儿学会呢?这就需要教师睿智地化繁为简,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以小班学习活动“西瓜”为例,活动目标是让幼儿通过说说、看看、摸摸、闻闻等方法认识西瓜。在幼儿人手一只西瓜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提问:“西瓜长什么样?”大部分幼儿都说是圆圆的。接着我又问:“圆圆的像什么?”有几个幼儿抢先回答:“像轮胎!”接过幼儿的话,我又说:“西瓜圆圆的,像个轮胎能开车,能开到哪里去?”幼儿马上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开到中国馆,开到迪士尼……”
西瓜是幼儿熟悉的水果,活动中我所设计的开放式的问题完全基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有话可说,因此师生的互动轻松自然,全面整合。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幼儿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灵活地接、抛过程中,我让问题不断延续和拓展,使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和了解由浅入深,同时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提供了幼儿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设计很好地回避了由教师直接灌输知识点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变空洞贫乏的学习认知为积极有效的互动过程,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所以,在设计小班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提问语言的丰富、形象、生动,这样才能让整个活动富有情趣,让幼儿在兴趣中真实地体验学习,发展思维。
 
三、从细微入手,体现教学细节的智慧
 
智慧教学同时强调教学的“实践性”,这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细节中,有的细节可能不起眼,但它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或者也能对某一环节的顺利推进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活动中对细节的思考和处理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细节在环节中
在“猜猜我是谁”的活动中,第一个环节是“听声音猜老师”,在幼儿猜出三位老师后,我设计了一个师生拥抱的小环节:“请你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去抱一抱。”幼儿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纷纷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老师。这一环节从表面上看是让幼儿猜人,其实是要求幼儿在猜人的过程中熟悉自己的老师,蕴涵着浓浓的师生情意。再则,活动进行到这里,幼儿在安静的猜人活动后适当地动起来,满足了活动中动静结合的要求,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2.细节在教具中
在音乐活动“丁丁和东东”中,有一个幼儿取用小鸟指偶的环节,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我改变了原先将指偶放在篮子里、桌子上让幼儿随意取用的做法,而是将一次性塑料碗切成两半,粘在KT板上,将它做成“鸟巢”的形状,再把小鸟指偶藏在“鸟巢”里,最后把“鸟巢”嵌在大树上。活动中幼儿被大树上的“鸟巢”吸引了,满怀好奇地投入活动。这样的细节处理形象生动,与实际生活联系,新奇的设计能激发幼儿以积极的情绪投入活动,瞬间点燃了幼儿的热情。由于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时间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具的细节处理,帮助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使活动顺利开展。
3.细节在鼓励中
语言和肢体的鼓励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幼儿更加亲近教师。如可以在幼儿完整回答教师的提问后微笑地和幼儿说:“你说得很完整,谢谢!”在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后给予肯定:“你的眼睛真亮,观察得真仔细。”教师还可以在幼儿顺利完成任务或克服困难后,摸一摸他们的头,抱一抱他们。小班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熟悉的成人有很强烈的依恋感,亲近感是维系小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重要纽带,师生关系一旦融洽和睦,必然能对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善用鼓励,能让小班幼儿在活动中更默契地与教师互动,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编辑:cicy
 

上一篇:反复验证是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下一篇:创设情景——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的基石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