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作者:褚潇  来源: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10-02
本学期,我们新接的大班幼儿年龄普遍偏小,个体差异也比较大。通过前期家访和观察,我们发现:幼儿喜欢与同伴进行游戏,但缺少交往的策略;他们愿意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没有计划性、主动性;他们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但缺少自我管理和服务他人的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我们采用多种活动和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能力,支持幼儿的发展。
 
一、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
 
实现幼儿的自主发展,首先就要体现在孩子能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其着眼点与入手点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点点滴滴,是从洗手、入厕、整理物品、喝水等生活细节中去做扎实细致的工作。
 
以前,我认为这些不过是一些平常得再不能平常的小事,是属于常规工作范畴,我们只需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建立常规并在以后坚持遵守就行了。因此开学初,我就和班上的老师们一起商量我们班要制定什么样的常规,并开始和孩子们共同建立班级常规,怎样喝水,怎样拿水杯……规则制定好了,可问题却总是不断:“老师,他没有排队。”“老师,他的水接得太多了。”……老师们每天像检查员一样督促着孩子们做好各项工作,但孩子们仍然不能有序地做事,而且出现了很多问题。我感到很苦恼:为什么孩子参与了常规的制定,却还总是出现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被监督?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与教研的老师进行交流,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思考良久,她说:“孩子们是在活动中学习的。”我仔细琢磨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回想和孩子们制定常规的过程,大多时候是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孩子们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经过老师的梳理,制定出了规则,没有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中的问题,没有孩子们的实践和质疑,没有孩子们的调整机会,更没有孩子们在其中的主动学习。可见,常规制定的过程还是老师的主导作用比较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因而也没有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也不能自觉遵守。因此,在生活活动中的学习,并不是只要有组织活动的外壳就行了,而是要让孩子们亲历活动的实实在在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和调整),而且要以幼儿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背景制定常规,才可能让幼儿体验和理解其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也才会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制定和遵守常规。
 
于是,我开始更多地放手,为孩子们创设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天气渐冷,为了保护小手不皴,班上的小油盒成了孩子们洗手后的宝贝,他们争先恐后地为自己的小手抹油。“你别急,排队抹吧。”孩子们虽然嘴上相互提醒,但还是把班上的过道堵得水泄不通。要在以往,我可能就会和孩子们讨论规则:排队抹油,每次抹绿豆大小的一块,洗完手不要忘记等。现在,我尝试改变做法。我和幼儿一同观看了我为他们拍摄的录像,用结果反馈的方式让孩子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同时也想出了很多办法:小值日生为大家多放几个擦手油盒,而且是放在高低不同的地方,以方便不同高矮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带来了油性大一些的手油。这样一来,“快乐小油盒”为孩子们学习主动照顾自己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有了成功的经验,我又开始在喝水环节放手尝试,实现幼儿自我照顾的细节。以前喝水时,孩子们都是拿着水杯在饮水桶旁排队等待,一个一个地接水,等待过程中容易出现你推我挤的现象。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他们有的说:“等待接水的小朋友要遵守纪律不能推挤。”有的说:“可以多准备一个水壶,这样小朋友就不用等那么长时间了。”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准备几个像小水吧那样的小水壶,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倒水喝了。”通过讨论,我们决定多准备几个小水壶,让孩子们自己倒水。由此,在小值日生的帮助下,小朋友们自己倒水,并根据需要调节自己的饮水量,进行自我照顾。孩子们也学会了相互关爱:“你的嗓子哑了,今天我准备了柠檬水,你来点吧。”“早晨我在小水吧自制了普洱蜂蜜茶,通大便的,谁想试试?”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下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着自主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现在,喝水环节非常井然有序,孩子们很认真地为他人服务,也严格执行自己的约定,虽然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逐渐养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敢尝试的习惯。
 
同时,班里也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小提示,如,蚊虫叮咬急救点、电视管理员的爱心提示、卫生间文化、天气预报提示等。孩子们在同伴创设的小提示中相互关爱、相互提示,学习照顾自己的生活。
 
可见,生活中处处是教育。教师应把生活环节大胆交给幼儿自主管理,在一个个小小的日常活动中,引发幼儿自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幼儿发现、验证、调整的空间,提升幼儿的责任感,实现生活常规活动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环境的创设首先来源于幼儿,而且这些环境所反映的应该是对幼儿发展实实在在的真切关注。但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在确立了主题和内容后不自觉地陷入一个怪圈:教师自己想好了环境创设的思路,而忽视了对幼儿在活动中兴趣需要的观察,忽视了对幼儿活动过程的关注,导致环境创设与幼儿活动和发展脱节,仿佛是为了创设环境而创设,活动与环境成了两张皮,搞得教师很累,同时也难以达到呈现幼儿经验、活动过程和梳理经验的效果。
 
以往,面对墙饰,我总是自己就想好了每一个活动的步骤。如,在组织开展收集的主题活动中,假设出孩子们的发展学习内容,分为“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想到的收集的好方法”、“我们的成功体验” (用照片、绘画、语言记录等)。教研的老师们给我提出了问题:“孩子们真正关注你们的墙饰吗?墙饰上是孩子们的真问题吗?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在哪里?”我有些困惑:我们的墙饰既有孩子们学习的问题,又有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学习的结果,怎么就没有给幼儿自主的空间呢?专家们问我:“这些是不是你已经设计好的?是你的,还是孩子们的呢?真实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吗?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收集后最想做什么?”一语道破天机,虽然目标、形式、过程和方式表面上全有了,但孩子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来思考老师设计的问题,寻找老师设计的答案,感觉自己被装在环境布置的套子里了,在模式化的布置思路中打转。而教师恰恰要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问题在哪儿?他们会是发现问题后直接就想到收集的方法吗?经过专家点拨,我重新思考环境创设的思路,将目光投向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我们开始尝试关注孩子们的真问题:什么是展览?我的小展览怎么吸引大家?怎么能收集到更多的展品?孩子们在自己提出和发现的问题中去思考、去学习。可见,关注幼儿活动的需要,并帮助他们建立联系、记录和梳理经验,幼儿才能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与主题活动相比,活动区的互动墙饰往往是我们日常活动中容易忽视的,而幼儿之间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在区域活动中又是每天都发生的。怎样发挥区域环境对幼儿活动和学习的支持作用,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呢?我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去思考,发现每个孩子在自主游戏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经常会找老师。为了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和互助,我把问题抛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想办法,同时与他们约定创设一个“sos”求助热线,只要有问题都可以发出求助信号,大家一起帮助他。这样,孩子们每天可以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没有解决的小问题向全班小朋友发出“sos”求助信号,小朋友可以选择性地相互帮助。这些问题中有小朋友共同的问题,如,“怎样让小水吧客人多起来,谁有好方法”;也有小朋友个人的小问题,如,“我不会捏小鸟,谁能教教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帮助小朋友解决。最近我们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制作不同的小卡子和制作中关于蝴蝶结、穿线等困难的解决,以及设计的小汽车轱辘不能转怎么办。“求助热线”墙饰的诞生不仅为孩子们解决问题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丰富了每天的区域分享内容,使孩子们之间的经验分享、相互帮助更有了学习的价值。短短三个月,这面墙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孩子们每天关注的焦点,解决了水吧水撒了、制作小餐垫、恐龙展中没有书籍、建筑区搭建圆形建筑、科学区的自动浇水机等问题。
 
可见,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幼儿的活动,离开了活动,离开了幼儿的需要,环境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环境的这种独特作用,关注幼儿活动中的需求和问题,关注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方式,用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和教育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孩子们上小学需要做好的准备,也是实现孩子一生发展所需要的。
 
如,班上树叶展览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收集的兴趣,他们开始与同伴自然交流起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发现了孩子们这一自发的兴趣点,在充分分析和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后,我们认识到这是培养幼儿生活情趣,发展幼儿科学、社会、语言等各方面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于是在我们的鼓励、支持下,举办“我的小小收集展览”的想法应运而生。“卡子收集展”、“汽车收集展”、“硬币收集展”、“芭比娃娃收集展”、“愤怒的小鸟收集展”、“喜羊羊收集展”等9个展览在孩子们中间渐渐形成了。“收集什么样的展品?怎样保护我们的展品?我们的展台怎么设计,展览中我们都可以做什么?我们的展览时间和展览地点怎么安排?”一切都由孩子们自己决定。筹备活动中,孩子们在各自的小组干得热火朝天,有的讨论场地布置,有的设计展台,有的商量各自的分工。“愤怒的小鸟”组小朋友收集的展品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老师,我们每个人的展品都很多,我们想要做一个特别大的展台,可是我们没有材料和那么大的地方呀!”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设计一个四面的就行了,我见过大街上的广告栏,就是四面的。”“我们找个纸箱,每一个面归不同的小朋友展示。”“那多乱呀!”“我们可以分类呀,把大家的展品分类,每人负责一个内容展示,还好介绍呢!”在孩子们的质疑和讨论中,一个新型展台出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在与同伴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展览按计划开始了,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了展示、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受伤骨折的多多也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关爱下以视频“左手展”的方式参与其中,让孩子们意外之中分外惊喜和感动。孩子们在收集、整理、展览的过程中,学会了取舍、分类、表达和坚持,并获得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有礼貌地与人交往,用不同方式吸引顾客,为顾客服务,从中获得了社会性交往、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真实的体验。
 
可见,幼儿的有效学习是在感兴趣的情节和场景下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方法、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要注意为幼儿的这种有效学习创造空间、提供探究和发现的可能,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附:“半日评优活动”(设计/褚潇贺静庄玮)
 
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们新接了一个大班,幼儿年龄普遍偏小,有近十名幼儿还不到大班年龄,因此他们既具有大班初期的特点,也有中班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他们在做事的目的性、计划性,以及大胆表达、自我服务、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而且他们在经验、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努力通过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去渗透五大领域相关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为幼儿创造学习自我服务、自主做计划、交流表达、分享合作的机会。自开学以来,我班先后开展了“我的班级我做主”、“叶子总动员”、“我的小小收集”等多个主题活动。
 
半日活动目标
 
1.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主动与人交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2.尝试按自己的计划进行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积累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生活活动
 
目标:主动在洗手后抹油,入厕后掖好衣服,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观察指导重点:关注个别体弱儿身体状况,鼓励幼儿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互相提醒和帮助。
 
区域活动(重点区域)
 
小水吧
近期目标:主动想办法解决与顾客交往中的问题,尝试用多种方法吸引顾客。
观察指导重点:鼓励幼儿运用动作、语言等不同方式与人交往。
美工区
近期目标:学习有计划地做事,尝试用多种材料为自己或他人制作“小玩意”。
观察指导重点:观察幼儿制作的过程,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绘制卡子制作步骤图,才能让别人看懂。
 
教育活动:“我的小小收集”展览
 
活动来源
 
秋天结合季节变化,孩子们利用幼儿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进行了观察、比较、分类及叶子粘贴和拓印画等活动,并与同伴共同商讨、合作开办了树叶展览。这一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收集的兴趣,他们开始与同伴自然交流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并逐渐遇到了知音,自然结合成卡子、汽车、硬币、恐龙等几个小组,举办“我的小小收集”展览的想法也应运而生。孩子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有的还带来和家长一起收集的硬币……尽管孩子们准备的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收集,但他们一直在自主思考并决定收集和展示的内容、方式、时间,学习着分类、整理、与同伴合作,学会了欣赏、表达、坚持和互助,体验着共同成长的快乐。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将按照自己的计划举办展览。
 
活动目标
 
1.在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想法和感受。
2.在游戏中相互学习,发现并分享有关收集和办展览的好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展览的各种物品,幼儿设计的展台、展票、路线图等。
2.经验准备:对制定展览计划、设计展台、展品分类、同伴分工等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活动过程
 
1.交流各组展示内容,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指导重点:请各组小朋友简单说明今天将要展览的内容。
2.各组分头做展前准备,明确各自任务。
指导重点
(1)提醒展览组的小朋友:抓紧时间做准备;自己觉得有哪些好的地方和需要调整的地方。
(2)组织参观展览的幼儿讨论,明确参观目的。
提问:你想参观什么?参观中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最喜欢哪个展览?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自由参观,自主交流。
指导重点
(1)倾听幼儿之间的交流,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想法。
(2)通过提问引导参观幼儿发现展览中的好方法和问题,大胆提出建议。
如卡子组:能根据参观者的不同需求,丰富自己的收藏;小鸟组:学会分工、合作,并借助同伴的力量完善收藏;汽车组:能通过多元信息、资料(如汽车标志、汽车介绍等)介绍自己的收藏;个人展览:能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
4.集体分享,梳理经验。
指导重点:鼓励并引导幼儿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建议。
提问
(1)办展览的小朋友自己觉得有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地方?你们之前是如何收集和准备展览的?
(2)参观的小朋友看了哪些展览?你最喜欢哪个展览?为什么?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活动延伸
1.进一步分享活动中的收获,讨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其他组幼儿更好地举办展览做准备。
2.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述自己办展览的过程,进一步分享自己的成功体验。
户外活动(略)
 
编辑:cicy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下一篇:别让不恰当的奖励束缚孩子成长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