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怀着自信步入小学

作者:林羡石  来源:  上传时间:2012-09-26
当孩子结束三年幼儿园的生活,背起书包走进小学大门,相信家长们的心情,一定“百感交集”:些许兴奋,几多紧张,丝丝忐忑……高兴的是孩子的成长又迈上了一个更高的新台阶;忐忑、紧张的是孩子在小学生活中能否适应,能否轻松面对。
 
其实在这样一个比较重大的转变过程中,真正经历身心巨大挑战的是孩子们,下面是几个一年级小孩子的心里话,我们不妨听一听。
 
离开我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来到这一所比幼儿园大了许多的小学校园。我知道,这表示我长大了,可是,我还是会怕。里面有许多大哥哥大姐姐,还有许多同班同学,我都不认识。老师也是,虽然老师和蔼可亲,可是,我们还不熟!
 
校园很大,我也不熟悉!发了好多书,每天还有作业。老师每天教新知识,第二天还会提问,会进行小测。一段时间还会有考试。我不能再像幼儿园那样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了。
 
爸爸妈妈每次都很关心考试的成绩,包括每天的作业,我很紧张。我更怕听到爸爸妈妈这样的话,“字怎么写得这么难看,重写!”“怎么才考这些分呀,你看××考了100分!”“你怎么会被留下来?”“你怎么这么笨呀!”“老师,我这孩子太皮了,太不认真了,你多管管他。”……
 
孩子的心理压力还真不小啊,他们有新的环境要适应,有新的人际关系要学会处理,更要面临全新的学习任务。所以,在初入小学的适应阶段,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家长朋友,请你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孩子的视角与他一起面对新的挑战;在他觉得累,觉得疲惫,觉得枯燥无趣,觉得无所适从的时候,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常常夸夸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满怀自信,轻松起跑吧!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时,不妨通过语言、行动表达我们的赞扬、欣赏。当孩子好的行为被父母、老师肯定时,他们会感受到父母、师长对自己的认同、接纳、喜欢,就会倾向于再次表现这些获得肯定的行为。
 
家长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人是没有可比性的,更何况是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这样,孩子才能在我们的期待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最怕的是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也许你的孩子字写得一团糟,可是,如果你能在一团糟的字中挑出一两个比较工整好看的字,在旁边画一颗小星星或者画一面小红旗,或者盖一个“好棒”小印章,那么,孩子会在这种直观的激励中获得动力,并努力让其他字也变得更漂亮。
 
也许你的孩子比较胆小、内向、不善于表达、课堂上不敢发言,如果某一天,他告诉你:我今天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了!那么你一定要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开心地望着他,大声表扬他的表现,并表达出你的高兴和骄傲之情。相信,这种成就感的体验会促使孩子在今后的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也许你的孩子比较顽皮、好动,一节课40分钟没办法坚持下来。中间也许他会做小动作,甚至和同学讲话、偷着玩,也许你还会因此被老师告状。这时候,请你不要喝斥你的孩子,多和孩子讲讲道理,以情动人,并想想有没有适宜孩子的好方法。
 
比如家长和孩子平时在家一起制定计划,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一些书面练习,或者看一会儿书,时间由1O分钟逐渐增长为15分钟、20分钟,甚至25分钟,循序渐进,孩子容易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孩子的专心和坚持。
 
还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如争取每天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一到两次,或减少被老师提醒专心的次数等等。在家长和老师的积极反馈下,孩子逐渐就有了注意听课的兴趣和动力,并且会不断给自己暗示,让自己做得更好。
 
也许你的孩子是个文静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于快速融入同学群体,那么,家长请留意他所提到的任何一个同学的名字或者新认识的朋友,通过提问交流,和孩子多讨论一些认识同学、和同学交往的细节。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扩大交往范围,找到朋友,喜欢上校园生活。当然,家长也可以灵活随机地给孩子提供中肯可行的建议,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妄下断论:“你不能和某人交朋友”、“像你这么说,你最好离某人远一点……”等等。孩子总是在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中成长的,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孩子会因为你的鼓励、支持而拥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校园、班级和同学于他而言,就不再那么陌生了。
 
所以,请密切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把你对他的肯定和赞扬及时、真诚地表达出来吧,让他的自信心在我们的关注和鼓励中一点一点地积累,帮助他收获学校生活中的快乐和成功!
 
编辑:cicy

上一篇:转变家长观念,帮助孩子幼小衔接

下一篇: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