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惩罚的3个原则

作者:周文颖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教科所  上传时间:2012-05-02
近些年来,媒体频频曝光对幼儿惩罚失度的现象。一些幼教工作者也抱着“少惹是非”的想法,在对幼儿教育过程中扮演“老好人”角色,对幼儿不当行为姑息迁就。其实,适度合理的惩罚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及时制止幼儿的错误行为,帮助儿童形成完善的人格心理。幼儿游戏中的惩罚教育手段也不应摈弃,不过应遵循以3个原则:
一、轻重适度。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通常都会表现出来积极的情绪,但同时也会因为兴奋过度导致错误方式的发生。例如:在玩沙子游戏中,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沙子给他们的带来的快乐,他们用沙子垒长城,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而其中的一个孩子用沙子往其他幼儿的身上撒沙子,这时教师进行惩戒时,要轻重适度,应避免使用带污辱性的粗鲁言语伤及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产生沮丧和恐惧的心理,应该让他先站到一旁先反省几分钟以此惩罚,然后再次给他机会让他重新回到游戏当中,这种情感惩罚比言语讽刺挖苦往往更有效果。
 
二、就事论事。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孩子之间的言语及身体上的碰撞与冲突,这是在游戏中难于避免的。对于那些“刺头”儿童,教师往往带有成见,不分清红皂白就大加斥责,这是不对的。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当行为时,教师不能先入为主,翻成年旧帐,并加重惩罚力度。幼儿在其行为被教师叫停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这时教师应该用相对缓和方式(譬如一句幽默的调侃话)去唤起幼儿内心转变,使幼儿的心里可以接受,感受到教师对其的教育都是出于“爱”字,从而对其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三、事后抚慰。不论教师出于何种原因对幼儿实施了惩罚,事后都一定要找适当的时间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予他(她)申辩的机会,让他(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必须真诚地去聆听他(她)的理由,让他(她)全部讲完之后并摆明教师自身的态度,说清为什么对其行为进行惩罚,帮助幼儿知道自己的错误的所在及严重程度所带来的后果,尽可能让他(她)认同教师的惩罚行为。并鼓励他(她)勇于改正错误,帮助其树立信心,这样的精神抚慰可以开启幼儿的心灵,消除惩罚所带来的师生误会和隔阂。
 
       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仅靠赏识和赞美,是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的。教育应该是奖励与惩罚并存,教师要有惩罚的机智和艺术,让幼儿从内心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从而对其发展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
 

上一篇:观察 解读 支持——谈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下一篇:一切“尽在不言中”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