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态教学文化现象解析

作者:吴亚梅  来源:  上传时间:2011-05-24
幼儿园常态教学文化,就是常态组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现象。在准备公开课或示范课的一次次磨课过程中,教师会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日常教学行为的自然流露往往更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笔者列举几种常态教学现象,试从“观念文化”到“行为文化”的内化、“接受型”与“探究型”文化的演变、“师定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三个方面解析幼儿园教学文化的转变。
现象教师想放手,但不放手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在桃红柳绿的公园,教师指着桃花、柳树提问:“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桃花,粉红色的;柳树,绿绿的。”
解析:让“观念文化”内化为“行为文化”,在和谐中统一
教师的本意,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亲身感受春天的自然美景。但教师的行为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现,观念和行为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教师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地去寻找春天呢?这体现出一个“观念”内化为“行为”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依然在穿新鞋走老路,每个老师都清楚地了解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但在实践中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要达到观念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和谐统一,我们必须养成多反思的习惯,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在实践反思中不断进行观念与行为的理性碰撞,实现观念文化到行为文化的内化统一。
现象教师只告诉答案,不解释为什么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经常可以听到孩子在唱念10以内数的组成:“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l,5可以分成1和4……”这种机械重复的背诵,违背了孩子在操作中学习的规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事实上就是“接受型”与“探究型”文化在幼儿园教学文化中的争锋。
解析:让“接受型”演变成“探究型”文化方式,在转化中共享
长久以来,教师们习惯了传统的“接受型”教学方式,虽然在观念上很清楚孩子必须在自主操作中探究学习,但在行动上往往会采用这种孩子被动感知的接受型教学方式。其实,教室里的很多小玩具都可以用来做这种分成组合的小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效果非常好。以“好玩的纸球”为例,教师设计了几个孩子自由探究的小环节,调动起孩子们探究学习的兴趣。
环节一: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报纸,鼓励幼儿自由玩。
环节二:提出要求,将报纸变成球。鼓励每个孩子自己尝试,探索把报纸“团”成球的方法。
环节三:玩报纸球。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报纸易散开的问题。
环节四:提供多种材料鼓励幼
儿自己解决问题:用毛线捆、用丝
带扎、用双面胶粘等。
这是一次“探究型”学习的展示,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发现了报纸的特性,完成了纸球的制作,并体验到了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让“接受型”演变成“探究型”文化方式,需要我们时时关注活动方式的转化,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象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次家长开放活动,一位教师组织数学活动“看图编题”,出示了下图:
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加法题,2+1;有的家长则认为是减法题,3~l。家长对图示的不同理解让教师一下子陷入了尴尬,最后匆匆结束了这个活动。事实上,思维方式本就是多元的,家长对图示的不同理解,恰恰体现了这种思维的多元。而教师之所以觉得尴尬,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解与教师预定的想法有了偏差。
解析:让“师定文化”整舍“多元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师定文化”就是教师个人受经验、原有知识水平、教学情境、师生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面对整个社会多元开放的文化冲击,教师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教育机智,学会用多元的思维方式思考种种教学问题。幼儿园多元文化的介入,一方面激活了广大教师的思维碰撞,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考验: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此强烈的文化冲击,究竟哪些是适合于本园本班幼儿的?我们又如何吸收多元文化的精髓,根据自身特长创办园特色?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又如何引导幼儿的多元思维?
师定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依赖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对日常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学会批判与吸收,学会剖析和吸纳,这将使幼儿园常态教学文化逐步获得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给教学添点幽默剂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教学方法:数码相机的妙用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