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环境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作者:杨晓辉  来源:  上传时间:2010-07-04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对青岛市11所优秀幼儿园的观摩评析中发现:每个优秀的半日活动,教师均能够积极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促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和引导下、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一、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为幼儿创设怎样的生活环境、提供怎样的生活用具,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怎样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有益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呢?
1.创设良好环境,提高幼儿生活品质
环境是最好的老师,优良的环境本身就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观摩中多家幼儿园的进餐环境文明、温馨:轻柔的音乐缓缓飘荡,布置精美的餐桌上摆放着花瓶,自助取餐台的食物、用具整齐有序,孩子们或自取食物,或边吃边轻声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学会的不仅仅是选择、节制、轮流,还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对待生活的态度。
2.运用有效标志,促进幼儿自我管理
环境中的标志是一种隐性的指导语言,运用得当可以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如取餐台上的数字表示最低取餐标准,既保证了幼儿摄入足够的营养,锻炼了幼儿对大小、数量的判断,还避免了取餐的不节制行为,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提供适宜工具,提高幼儿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的养成对于幼儿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观摩中,通过工具提供的几个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纲要》的精神。
工具数量的变化:从教师持一把梳子为孩子梳头,变为投放多把梳子,让每个女孩都有机会尝试自己梳头。
工具大小的变化:盛奶的大桶变为小奶壶,盛饭的大勺变成小夹子、小勺子。小工具更适合孩子操作,让孩子在自我服务中感到快乐。
工具种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具出现在孩子的视线中,孩子们在活动区尝试使用削皮刀、打蛋器、核桃夹、榨汁机等现代生活用具;在美工区用毛线编织、刺绣,用钳子进行电线造型等,在对这些生活用具的探索使用中,孩子们积累的是经验,获得的是自信。
二、创设良好的主题环境,在与环境的对话中促进幼儿深入发展
“课程在一日活动中实施”活动的开展,使教师认识到了环境与课程的紧密关系,通过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了解、探索、表现的平台,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了解课程、实施课程、拓展课程。但在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参与的深入性、幼儿从环境中所获得的教育价值,各园所差异较大。
如单纯的幼儿作品展示墙与跟随主题进程、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幼儿所见、所思、所闻的环境相比,
哪个更具有教育价值?充斥着文字打印材料的信息区与有着大量实物、图片、小问题的信息区,哪个更受幼儿欢迎?每月连续性的气温变化记录与每天的温度记录,哪个更能引发幼儿的思考?因此,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体现孩子的参与,还要真正站在孩子的高度,调动孩子的兴趣,以适宜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投放适宜的活动区材料,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引导幼儿自主发展
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首先,活动材料的投放不仅要有目标,更要关注目标的定位,找准难点,以恰当的材料为幼儿提供支持。如在泥工区人物塑形活动中,不仅有教师范例“快乐的一家”、泥塑欣赏图片、制作泥塑人物的步骤图,还提供了各种泥塑工具、果壳、纸条、纽扣等辅助材料。这些材料的目标更加具体——运用综合技能,使用辅助材料制作泥塑人物。范例丰富多样——既有立体范例又有平面范例。难点清晰——在操作步骤中着重绘制了人物面部五官的组合,以及人物头与身体的连接方法。这种材料既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愿望,又能让幼儿在达成材料蕴藏的活动目标中体验快乐。
其次,为使幼儿更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游戏材料,自主地运用材料、组合材料,活动区中的低结构材料明显增多。以美工区为例:各色塑料袋、挂历纸、塑料年历、皱纹纸、橡皮泥、彩纸等琳琅满目,仅折纸用的纸张就有报纸、牛皮纸、彩纸、电光纸等多种,孩子可以在折纸的过程中感受纸的厚薄、材质等。琳琅满目的材料从视觉上给幼儿以冲击,多种类型、可供随意组合的游戏材料,使幼儿思维不受定势的束缚,在创造中获得发展。
四、问题与思考
正确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可以在教育幼儿的同时,维护幼儿的主动性和自尊心,挖掘出他们的潜在力量,在教育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环境暗示的有限性
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是幼儿教育的价值所在,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水平有限,仅仅依靠环境的暗示作用是不够的,教师对幼儿的提示和要求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环境的反应,果断采取措施,将教师的引导与环境的暗示相结合,以获得最显著的教育效果。
2.发掘幼儿的自主性
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发掘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图示的制作、材料的搜集中,让幼儿不仅了解“应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应激发幼儿“我们需要这样做”的愿望,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尊重,体验自信,获得自主管理的机会。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第五教工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关于构建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从“动物园”到“宠物乐园”——一次游戏环境创设的成功尝试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