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产生的“副作用”
作者: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09.10 上传时间:2010-01-18
新学期,某中班开展了《甜美的糖果》主题活动。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十分踊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可也有个别孩子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特别是佳佳:“妈妈说,吃糖的孩子不乖,我很少吃糖。”课后,为了使孩子们对糖果有更多的了解,赵老师建议孩子们与糖果来一个零距离接触,到超市亲自感受一下,看一看各色的糖果,闻一闻,摸一摸……
可是不久,陆续有家长反映,孩子近段时间吃糖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加,佳佳的妈妈更是质疑道:“活动后,孩子养成爱吃糖的习惯怎么办?”赵老师也很担心,原本想着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让孩子了解糖果,丰富孩子的经验,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副作用”。如果您是赵老师,您会如何开展活动呢?
尊重理解适度引导
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总是有一定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读文中出现的“副作用”现象,一是孩子好奇心强,爱探索,喜欢用各种感官多方位地感知事物特征。二是赵老师选择的主题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兴趣高。教师运用的组织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家长的反映以及孩子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赵老师这一段时间的教学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老师大可不必担心。
接下来,赵老师可以在满足儿童即时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结合现状开展“糖吃多了会怎样”等活动,通过图片、故事或请当大夫的家长来幼儿园当助教,让幼儿全方位、及时地了解糖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如开展以糖果包装纸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搜集各种图案的糖纸进行欣赏,可利用精美的糖纸进行手工制作,也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一下糖的历史,最早的糖果是什么样的等,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事物的鉴赏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在预设教育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要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对教育目标、内容结构进行反思,调整或修订预定的计划。(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公共事业部学前教育科 韩继雪)
思考全面敏锐回应拓展兴趣
第一,课前考虑要周全,准备要充分。活动之所以产生“副作用”,一定程度上是因赵老师的“没想到”而造成的。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注意,既能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糖果品种之丰富,又能让孩子知道多吃糖果影响身体健康。为达成此目标,可做这些准备: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类糖果;准备丰富的因吃糖而导致龋齿、肥胖等症状的图片等,万事俱备之后即可围绕目标开展活动。
第二,对孩子的反应要敏锐分析,及时回应。活动中佳佳兴趣不浓,教师要仔细分析,不是佳佳对糖不感兴趣,是因为佳佳想做妈妈的乖孩子而控制住了自己,所以对糖表现出不屑一顾,而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她便会暴露出孩子的天性来,教师就要及时疏导。同时这也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孩子少吃糖的契机。可以先表扬佳佳,肯定她的行为,再进行追问:“佳佳真听话,知道糖要少吃。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少吃糖吗?”这个问题既是问佳佳,也是问大家,在讨论中使幼儿明白多吃糖对身体的害处,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直观生动地理解。这个环节把握得好,既使活动环节过渡自然,又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
第三,丰富孩子经验的途径要多元化。既然是一个主题活动,那么丰富孩子的经验就不仅仅局限于了解糖的种类,还可鼓励孩子去了解糖的制作过程,在区角游戏中提供材料供孩子制作糖,让孩子的兴趣由点及面发散开来。这样孩子就不会只纠缠于吃糖,因为还有更多新鲜有趣的活动在等着他们。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王敏)
家园共育 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问题的症结在于家长的教养观念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没有达成共识。因此,要力争将“副作用”减小到最低程度,我认为应该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弱的,毕竟糖果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太大了,这就少不了家长的配合。在学校里,老师不会给孩子创造多吃糖果的条件,主要是在家里,一些家长经不住孩子的哭闹就会妥协,这就促使了“副作用”的产生。活动后,可以在班级“家园互动栏”内贴出通知,告知家长本期的主题活动内容,让家长对活动开展的目标和内容有所了解,并请家长配合做好这几点:1.变堵为疏,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如果一味强硬地不给孩子糖吃,只会激发他的不满情绪,引起逆反心理,一旦有机会吃糖,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家长可每天只给孩子一颗或两颗糖吃,并用游戏的方式呈现,如“糖果宝宝来做客”、“会变魔术的糖果屋”等;2.选择恰当的时间段给孩子吃糖,避免饭前饭后、睡前给孩子糖吃。
总之,有效的家园共育才能有效地发挥主题活动的教育作用。
(江苏省苏州市苏苑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潘兰)
如果我是赵老师,可以围绕“糖果”这一主题进行延伸,如进行一次科学活动,做鸡蛋放入醋中会使坚硬外壳变软的实验,告诉幼儿糖也会腐蚀我们的牙齿。故事《有牙齿的大老虎》中的老虎就是天天吃糖牙齿才会被腐蚀掉的,我想哪个小朋友都不想像大老虎一样没有牙齿吧?这样,幼儿会自觉地减少吃糖的次数,佳佳妈妈也会自然消除顾虑。
(河北省沧州市 吕敬慧)
佳佳对活动不感兴趣是因为妈妈说过“吃糖的孩子不乖”。吃糖的孩子真的不乖吗?不!这是成人担心孩子多吃糖会使牙齿受损而采用的小伎俩。
糖是我们身体需要的一种营养,但糖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想吃饭,会长蛀牙,吃了糖果要漱口,睡觉前吃糖要刷牙。因此,应该说,会正确吃糖的孩子才乖。赵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讨论“怎么样吃糖牙齿才不会长虫”,最后和孩子们制定吃糖的规则,如,规定一周吃糖的次数为两次或者三次;一次吃糖的数量为1~2颗;吃糖之后立刻刷牙、漱口,为便于刷牙漱口还可以规定吃糖的地点(在家),等等。老师、家长和孩子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规则,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贵州省贵阳市 刘碧群)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我认为完全可以将活动目标定得稍高一些,将主题活动进一步延伸。如,当幼儿正沉溺于面对各色糖果的惊喜之中时,向他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糖果是由什么做成的吗?”孩子们虽然经常吃糖果,但却不知道糖果的确切成分是什么,通过向他们发问,孩子们的好奇与思考就被调动起来。这时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商讨,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糖果的成分,进一步搜集有关糖分作用的资料,了解过多糖分的摄入会带来的副作用,如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肥胖、龋齿以及引发“甜食综合征”等。接下来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他们喜欢的关于过多吃糖带来的危害的动画片,然后根据动画片里的故事情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吃糖过多带来的危害。最后,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建构指导,梳理幼儿获得的各种经验,总结强调糖果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江苏省南京市 郝红翠)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板蓝根也有副作用 艾薇儿阅读人气:909
- 地球是怎样产生的wudaifeiyang阅读人气:888
-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重建――兼...小土人阅读人气:1975
- 给孩子人生的忠告辉辉阅读人气:1427
- 上团城中心幼儿园开展“感恩父...轩妍阅读人气:64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产生矛盾...达瑞尔阅读人气:423
- [园长管理]语言活动如何提高问题的针对性...雪阅读人气:1495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0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007
- [园长管理]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户...雪阅读人气: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