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中香 来源: 上传时间:2005-03-03
奥运跳水冠军田亮被称为“阳光男孩”,所谓阳光,不仅指他相貌俊秀,也不仅指他绝艺在身,还包括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种内在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毛主席说过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他老人家正是凭借着一股精神,才率领着湘赣山林中的群氓所向披靡,打出了一个红通通的人民共和国。那么众所周知,身处二十一世纪知识核爆中的孩子们呢?就是浇水、施肥、修剪,再加沐浴阳光,秀干方可成栋梁。也就是说让孩子拥有好的硬件的同时也要有优良的软件。硬件即外在条件,如物质基础、周围环境、生理健康等。软件即心理健康。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孩子变的“阳光”、“精神”所必不可少的。
心理健康,我们可以理解为与生理健康相对的一个概念,广义的心理健康包括人的能力、人格、认识、行为和情绪等多方面的健康。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壮实的孩子并不能说是健康的,它还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而后者的重要性是勿庸讳言的。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孤立片面的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只能是镜月水花。试想一个心理灰暗的孩子,即使他智商再高,你能保证他日后定能成材吗?不能。而对一个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有正义感、责任心的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例如,父母争吵不断,甚至动辄离婚相协,家庭阴云密布,孩子怎么会灿若朝霞呢?只能是憔悴伤心,向隅而泣而矣。再如,当今著名导演、影星英达,幼时聪敏机巧被幼儿园称为“镇园之宝”,后其父母文革受冲击,双双入狱,他也混迹街头,成了游手浪子。多亏其父母的及时平反,并对其进行了铭心刻骨的改造,才成就了今天集导、演于一身的一代名流。否则,他的似锦前程就会是暗无天日的。
做为教师,此时的责任在肩,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子云:有教无类。教则教矣,类还是要分的。这里所说的分类,就是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疾患,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孩子常见的心理疾患有情感冲动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受理性控制的发作性的扰乱现象。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随意冲动性,并经常表现为不考虑行为后果的莽撞行为。轻者,如上课时突然说话,打断别人的谈话等。重者,如乱发脾气、哭闹、打人毁物等。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又很少考虑行为后果,事先也无计划,但行动之后错了,又后悔。儿童容易冲动与其人格不成熟、尚没有控制情感的经验、以及成人对儿童的放纵、鼓励有关。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逐渐体会到情感控制的必要性,随着理智力量的增强,大多数儿童的冲动性自然会减少,少数个别儿童的冲动可能与遗传因素、发育迟缓或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他们以行为和情绪易激惹为主要特征,常因微小的刺激而引发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行为,发作时不能控制。以下几种:
(一)抑郁
抑郁是一种过度的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是消极性情绪增强的表现。一般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降低,有自卑自罪感,感到困难重重,不能胜任。抑郁是大脑皮层活动抑制性的表现,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会有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思路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肢体乏力、脑力迟钝等。在身体功能上,会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等各种不适。
孩子的情绪抑郁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不外三种情况:一是失落,失去所爱的事或物;二是自尊心受损;三是攻击冲动的“内射”,把本该向外发泄的愤怒和攻击朝向自己。孩子还不会调整自身的情绪,又无法宣泄,因此,其抑郁常是由于压抑下来的愤怒、委屈所致。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做教师的该如何做呢?我认为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引起孩子抑郁的原因。针对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帮助孩子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孩子抑郁时最需要成人的同情和支持,成人的移情理解将是孩子渡过难关的重要力量。其次,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虽小,但也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有他自己的愿望、要求、兴趣和爱好,我们应尊重孩子的个性,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意志之上,从而扼杀孩子的天性;不能因为孩子小而随意斥责或辱骂,特别是不要嘲弄、讽刺、挖苦孩子。要允许孩子失败,再孩子的尝试行为中,失败挫折是免不了的,我们应多给予孩子心灵的支持与爱护。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不要在孩子之间相互攀比,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特点,我们应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应给予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保护其自尊心。第三,我们应允许孩子表现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把感受说出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自我概念。不论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都需要表现出来。过分的压抑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都会导致郁郁寡欢,兴趣索然。我们可使用“谈话法”与孩子们一起探讨他们的情感和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学会分析和处理自己的情感,使他们看到希望和出路,可以鼓舞勇气,振奋精神。
(二)情感冲动
对儿童的冲动行为,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首先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娇惯,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的不良习惯。如有一位家长为了满足孩子“吃了蛋糕才睡觉”的不合理要求,竟在晚上十一点冒雨出去为孩子买蛋糕。应该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许多事想要立即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要学会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的控制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其次,应避免严厉的冲动性惩罚。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随意惩罚,使儿童学习到的是冲动的合理性。父母和教师的理智行为才能促使儿童学会控制自己。对于冲动爆发,处于盛怒状态的孩子,可采用暂时隔离的方法,使其冲动行为被忽视,从而降低其情绪的强度。
恐惧或害怕是正常儿童发展中普遍具有的一种体验,是儿童对周围环境事物的一种必要的、往往是健康的反应。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幼年时的恐惧逐渐会消失。但如果儿童仍对某些不足以引起恐惧的事物也产生不可克服的恐惧,便是一种异常现象。若除恐惧的情绪体验外,再伴有出汗、颤抖以及回避反应,而影响正常的活动时,便可称为“恐怖症”。
(三)恐惧
儿童怕惧的对象很多,常见的是怕损伤身体(如摔伤、打针)、离开父母、犯错、挨批评,但严重影响其生活的是“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表现为习惯性的迟到、哭叫、乱跑等,也可有攻击式的抵抗,如打、踢等。
引起儿童学校恐怖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父母管教过于严厉、期望过高;教师过于严厉,伤害儿童的自尊;受同伴集体中横行霸道者欺侮;儿童本人胆小、懦弱、依赖性强等。
对儿童的学校恐怖症,我们可采用以下策略:首先以各种强化方式奖励儿童的上学行为,如奖励一本画书或允许多看一会儿电视等。避免一切由于躲避上学而带给儿童的好处,不上学有好处会更不去上学。其次,父母要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父母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伙伴,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最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应能取代父母,对儿童表现出兴趣和关心,和儿童的关系应是朋友关系,使学校的生活更具吸引力。
- 相关博文:
- 中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小董阅读人气:1502
-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影行天使阅读人气:1291
- 儿童心理健康的6标准大爱引航阅读人气:1293
-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辉辉阅读人气:1524
-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影行天使阅读人气:1335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组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对教师...紫晓阅读人气:1478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4
- [教师工作]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小蛋蛋阅读人气:3051
- [教师工作]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哪...mengmeng阅读人气:3042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