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赢了”与“赢得”
作者:梁梅芳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育才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9-06-26
情景再现:“我要给孩子退学”
新生家长会结束之后,我回到办公室,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一位年轻妈妈推开门问道:“您是园长吗?”她的声音轻轻柔柔,我请她坐下,她迟疑地说:“我想请您帮忙,我孩子太小了,现在才两岁,我不想让他这么小就上学,请园长看看能不能给孩子退学?”
我告诉她这年龄的确刚够托班的年龄,班上也有同龄的孩子,不用太担心。她看着我连忙说:“孩子来这里上学,不是我报的名,是我爸爸来报的。”说着,竟然眼眶都红了,不停抽取纸巾擦着忍不住的眼泪。我默默地看着她,静静地听她说着……
从这位年轻妈妈的哭诉中,我知道了她的父亲从小就安排好了她的一切,如果她反抗,做自己想做的事,立刻就会遭到父亲狂风暴雨般的训斥,从小到大,她都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学习、生活……
现在她结婚有孩子了,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养育孩子。可是父亲却不告诉她,就给孩子安排好了幼儿园,说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她不想让孩子生活在她小时候那种环境下,她要自己带孩子,给孩子作为母亲的爱……
分析:发生在亲子之间的“战争”
像这种“权力的争夺”,在中国家庭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让你少走弯路,你必须得听我的。”“你还小,懂什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我们父母的苦心了。”这些都是父母常挂在嘴边、让孩子听自己话的理由。这种过度控制必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小的时候会用哭闹、发脾气表达;大一些则会用自残、离家出走、和父母对着干等方式宣泄。孩子的这种反抗,在父母眼里就是孩子“叛逆”,是必须要纠正,要压制下去的。
在一个家庭里,“谁说了算”“听谁的”的战争通常会从孩子出生一直延续到孩子上大学、工作、结婚,甚至会延续到第三代出生。
总被父母“赢了”的孩子什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被父母不断“赢了”之后,各自的表现也会不一样。父母比较强势的孩子身上,通常会有这些表现:善变,没有自己的立场,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畏缩,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乏信心;被动,缺少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失趣,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缺乏激情。
案例中的这位年轻妈妈,她所受的教育让她醒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父亲过于强势让她不能忍受,但她已经没有了改变父亲行为的信心,所以想用不听安排、尽快脱离父亲来解决。这种远离其实就是一种逃避,并不能从根本解决她和父亲之间的问题,她与父亲的权力争夺还在继续,这种冲突也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策略:如何“赢得”孩子?
作为父母,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赢得孩子”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谁赢了”折射出的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要“赢得”孩子,就要改变这种教养方式,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建构自己的自尊体系。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要有意识地退出权力争夺,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行为规划,给孩子预留下一步行动的准备时间,及时进行正面反馈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自主选择、父母的肯定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比如,孩子在游乐场玩了很久还不肯回家,或者看动画片不肯停下来,这是生活中常见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父母直接将孩子抱走或者关掉电视机,孩子必定大哭大闹。为了避免亲子之间“听谁的”的权力争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共同制定计划
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如出门前或看动画片前就约定好时间,时间一到就离开游乐场或停止看动画片。如果在家里,可以准备一个沙漏,让孩子知道沙漏到哪里就是时间到了。
2.适时给予提醒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容易忘记时间,可以提前告知,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突然停止导致对抗心理。
3.执行共同约定
时间到了但孩子玩得正起劲,这时是该让孩子继续玩,还是按照计划停止活动?继续玩下去是不可取的,但按照计划执行,很多孩子会不乐意,这时就会引起权力争夺,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赢得孩子的合作。
比如:
“爸爸妈妈现在带你走,不玩游戏了,你是不是很不高兴?”(第一步,说出感受)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和小朋友一起玩得很晚都不想走。”(第二步,表达出同情,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可是,后来我回家晚了,西瓜都被吃完了。如果你现在不走,我感觉你也可能会失去吃好吃的,或者失去玩其他好玩的游戏机会的。”(第三步,说出自己的感受)
“你想一下,现在是继续玩、放弃我们准备去吃美食的打算呢?还是我们玩一分钟就走?”(第四步,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解决问题,让下一步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经过这样的过程,孩子更可能配合父母的要求,而很少大哭大闹。
4.及时正面反馈
正面反馈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表扬,并且告诉孩子原因,这是对孩子行为塑造的最佳时机。
比如:“今天你到了时间就不玩游戏(或不看电视了),非常好!你这样做就是在遵守约定,爸爸妈妈都喜欢这样的行为,很多人都喜欢和遵守约定、遵守时间的人交朋友。你想继续做这样的孩子吗?”不但对孩子没有继续玩玩具(看电视)的行为给与了表扬,还让他明白了这一行为背后是遵守约定、遵守时间的良好品质。
“赢得”孩子是建立亲子合作关系的基础,也只有形成这种乐于合作的关系,父母的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减少青春期的“叛逆”。孩子很多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身上,父母要关注自身的行为,不要用“赢了”孩子来控制孩子,更需用“赢得孩子”的方法,让家庭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文章选自《学前教育》家教版2019年第5期
- 相关博文:
- 家庭教育中的八个大于号(转帖) 小萝卜头阅读人气:1029
- 家庭教育中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313
-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做到什么?蓝天幼儿园阅读人气:1532
- ——浅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海豚201阅读人气:1893
- 家庭教育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的...彭霞晴阅读人气:680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学前教育中的五育教学法具体指...紫晓阅读人气:1954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87
- [业务管理]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Zippo阅读人气:1230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89
- [教师工作]教育翘阅读人气: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