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从“捣蛋王”到“聪明娃”
作者:桑慧慧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3-15
过去,凭着印象,我和很多老师一样,认为涵涵是班里的”捣蛋王”,注意力不集中,规则意识也比较淡薄。但是,随着持续观察和定期记录、反思,我发现,我眼睛里的涵涵变了,也许不是涵涵变了,而是我看他的视角变了,我更懂他了。我记录的系列故事,也通过不同人的解读,对我理解涵涵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意义。
案倒1
房子、孩子、暴风雨
时间:2014年3月20日
背景:平时,涵涵很难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情上。很多老师认为,他注意力不集中,规则意识差。
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玩“房子、孩子、暴风雨”游戏。由于规则较复杂,我先请一个孩子介绍游戏规则。然后,我强调:“当说到我喜欢‘房子’时,谁不能动?谁能动?”孩子们一齐大声回答:“‘孩子’不能动,‘房子’能动!”“还有谁不明白?可以举手!”没有人举手。
游戏开始,涵涵每次都会弄反,不过他依旧被游戏中大家的表现逗乐,而且少有地积极投入,甚至还有点陶醉。
两次游戏后,我发现他老出错,就一对一地教他玩法。我单独向他详细地介绍了游戏规则,然后请他在旁边观看大家玩游戏。
令我惊喜的是,涵涵看了一次就学会了,之后的游戏中没有再出错。我对他称赞不已。
游戏结束,涵涵很自觉地迅速搬椅子回到座位上,这和他以往的磨蹭拖沓形成了鲜明对比。之后,他很自信地和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对涵涵来说很难得。
午餐后,涵涵还主动地来和我说话,以前可是只有在他受了委屈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可能。
案例2
你看我
时间:2014年4月14日
背景:在我示范和讲解蝴蝶结的系法后,孩子们开始自已第一次尝试。涵涵很快系好蝴蝶结放在桌上,然后还帮助别人。第一次尝试,班里只有五个小朋友成功,包括涵涵。在第二次尝试中,我请这五个孩子来教别人系蝴蝶结。
涵涵认真地教心仪系蝴蝶结,边系边说:“你看我!”说完,涵涵示范系了一个很漂亮的蝴蝶络,可是心仪依旧不会。
“这是我妈妈教我的,我学了好久呢!”涵涵挠了挠头,接着又间:“两根绳交叉,你会吗?”
心仪试了一下,没成功,涵涵又做了一遍,心仪会了。
“然后是小兔的耳朵弯起来!”涵涵一边说一边做。“然后交叉。”他看了看心仪,发现心仪没有跟着设,就继续讲解:“就是和刚才一样的交叉!”
心仪试了一下有难度,涵涵就再示范一遍。示范了四遍之后,心仪终于成功系好了蝴蝶结。
案例3
馒头压扁了
时间:2014年5月8日
背景:“蝴蝶结”活动后,小朋友们都觉得涵涵原来这么能干。爸爸妈妈也对涵涵赞赏有加。
可是,有一次吃点心时,乐乐皱着眉头对我说:“涵涵把我的馒头压扁了,我让他跟我换,他还不换!”乐乐刚说完,涵涵立刻低下头在自己的馒头上咬了一口。乐乐的馒头确实扁扁的,原本小兔子形状的馒头,现在已经认不出。
同桌的程鹏说:“他上次还在我的包子上戳个洞!”妮妮说:“涵涵经常这样弄我们的点心!”涵涵依旧低着头吃着自己的小兔馒头。
涵涵吃完后,我问:“为什么要这样破坏别人的点心?为什么要这么做?”问了几遍涵涵都默不作声,最后说:“觉得好玩!”
我向家长了解情况,涵涵妈妈说她每次在家里傲馒头,涵涵都要参与,他喜欢玩面团,因为可以随意捏出各种形状。不过妈妈不是每次都会答应他,因为涵涵会捣乱,有时还会弄得乱七八糟。
我想,涵涵说得没错,他之所以捏、抠、掐别人的点心,就是因为好玩。
听完妈妈的反馈后,我把有一阵子没有玩的橡皮泥拿了出来。果然,涵涵很感兴趣,每次区角活动都首选玩橡皮泥。一段时间之后,涵涵还开设了一个“博物馆”,陈列了各种彩泥做的“模型”,吸引了不少孩子来欣赏。
记录者的发现
案例1说明涵涵喜欢和大家一起玩这个新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来自教师的个别关注,开始理解,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一起游戏。案例2说明涵涵很高兴将自己掌握的本领教给其他小朋友,他同时也体验到了做小老师的成就感。案例3说明涵涵知道了不能随意破坏同伴的东西,要在合理的条件下发展自己的兴趣。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涵涵好奇、爱探索;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愿意坚持、不断练习;在同伴交往中,乐于分享。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品质。
因此,我们要继续给涵涵提供不断复习新游戏、分享新经验、做小老师的机会,不断延续涵涵的兴趣,并提供适宜的支持。
同行者的声音
姚雨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喜欢塑形,乐于重复捏捏、压压、搓搓的动作。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幼儿“搞破坏”背后的原因,创造性地提供橡皮泥满足涵涵,为她的智慧点赞!
刘耘利(华车师范大学附晨幼儿园):爱“捣蛋”的涵涵虽有不尽人意的表现,但也有许多可贵的地方,老师了解了“捣蛋”行为背后的原因,就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体现着他的探索精神。老师要善于发现“捣蛋”幼儿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幼儿。
杨丽坤(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老师的鼓励让“捣蛋王”耐心地为心怡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如何系鞋带。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获得老师的信任、赞美时,孩子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自信。
张金陵(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同党委书记):在观察涵涵学习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桑老师心中有涵涵,了解到涵涵的真实想法是“觉得好玩”,给予了涵涵及时的回应:“一对一地教他玩法”,“单独向他详细地介绍了游戏规则”,“请他在旁边观看大家玩游戏”。这些做法,及时回应了涵涵的需求,从而主动地走进了涵涵的内心,体悟了涵涵的想法、思维特点。
在这一系列的观察记录中,我被桑老师深深地感动着:她及时注意到涵涵的兴趣、想法,尤其注意到涵涵的特长,例如是班级中五个最先学会系蝴蝶结的孩子之一;她选择了适宜的回应策略,例如请涵涵教心仪学系蝴蝶结。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师应针对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已有经验、学习品质等方面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进幼儿的发展。
同时,这样的观察让桑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育策略,很好地改善了与涵涵之间的关系,走进了涵涵的内心。例如,涵涵“主动地来和我说话,以前可是只有在他受了委屈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可能”。
这样的观察记录不仅让我欣喜地看到涵涵的成长,更让我看到了桑老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变化,看到了桑老师的成长!我想,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师在观察儿童、解读儿童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
摘自:《学前教育》2016.01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请问在年检中园长都要做哪些具...mengmeng阅读人气:1184
- [教师工作]孩子上课调皮捣蛋,怎么引导?地瓜收到阅读人气:481
- [园长管理]幼儿园植物生长记录怎么写?阅读人气:2940
- [业务管理]如何进行幼儿园会议记录?紫晓阅读人气:1142
- [教师工作]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小蝶阅读人气: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