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沉与浮”的设计教学课程案例
作者:蒋静愉 来源:上海市六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3-07
◆实验的由来
在“有趣的水”的主题探究中,有一个小组的幼儿对“水的特性”产生了研究的兴趣。经过采访和资料的查询、收集等活动,他们了解了水的一系列特性,其中包括“水是有浮力的”这个特点。幼儿了解到由于水有浮力,所以能让一些东西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呢?幼儿非常想通过实验来证实一下,因此,我们就此展开了“沉与浮”的实验。
◆实验一:沉与浮
在活动前,孩子们各自制订了计划书,他们把自己想要进行实验的材料一一记录在计划书中,然后依据计划书进行实验,来验证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在水底。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了有关“沉与浮”的一些结论,如“木头积木和塑料积木都能浮在水面上”“泡沫板也能浮起来”“不锈钢的杯子沉到水底下去了”“橡皮泥也会沉到水底去”,等等。
这时,小菁和嘉嘉拿着一大团棉花准备进行实验。我看见了,连忙问道:“你们猜棉花会浮在水面上吗?”小菁想了想说:“应该会吧!”嘉嘉也说:“棉花很轻的,应该会浮起来。”我笑了笑说:“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会怎样吧!”于是,小菁把棉花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水中,果然,棉花浮在了水面上。正当他们要记录实验结果的时候,我又一次提醒道:“别着急,我们再观察一会儿,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于是,我和小菁、嘉嘉又观察了一会儿。这时,棉花也因为吸足了水而慢慢沉到了水底。“呀,棉花沉下去了!”小菁说道。我问:“真奇怪,这是什么原因呢?”嘉嘉说:“棉花吸水后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于是,一个新的实验结果产生了——棉花是先浮后沉的物体。
感悟
在这次实验中,教师既是幼儿的支持者,又是引导者。教师顺应了幼儿做实验的需求,给予幼儿以物质上、精神上的积极支持。同时,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又非常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在幼儿的实验结果即将发生偏差的时候,及时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引导幼儿,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仔细地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实验二:让橡皮泥浮起来
在上一次的“沉与浮”实验中,幼儿发现铁、不锈钢、铅丝等金属是不能浮在水面上的。恰巧保育员在洗茶叶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铁皮做的茶叶罐是能够浮在水面上的。“为什么铁做的茶叶罐能浮在水面上呢?”幼儿都在默默地思考。洋洋打破了沉寂:“茶叶罐是空心的,把铁做成空心的就可以浮起来了!”我对洋洋的话表示了赞许。“茶叶罐”事件之后,幼儿对沉与浮的现象又有了新的探究方向,他们想试试看有没有好办法能让其他原先沉在水底的东西也浮起来。幼儿的想法立刻得到了我的大力支持。经过商量之后,我们决定选择利用橡皮泥来做这个实验。
★成功的实验
※橡皮泥放在塑料盒子里,能浮在水面上。
※橡皮泥放在纸盒上也能浮起来,但是如果纸盒里面进水了,就会沉下去。
※橡皮泥放在塑料的一次性水杯中能浮起来。
※橡皮泥放在木板上能浮起来。
※橡皮泥放在泡沫板上能浮起来。
※橡皮泥放在塑料的小锅里也能浮起来。总结方法一:借助漂浮物能让橡皮泥浮起来。
※把橡皮泥做成了一个小碗,它就能浮在水面上了。
总结方法二:改变物体的形状能让橡皮泥浮起来。
青青把一大团橡皮泥放在了积木上,可是,没想到刚放入水中,积木就翻身了。青青叫起来:“啊呀,我失败了!”辰辰看到了说:“橡皮泥没有沉下去呀,不是在积木反面吗?还是浮在水面上的。”这个实验算成功吗?青青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说:“橡皮泥还没有沉下去,你们还有办法让橡皮泥站在积木上面吗?”幼儿开始了新的思索,青青说:“可能我们没放好,力气太大了。”于是,他们又重新拿起了积木,把橡皮泥重新摆放了一次,还是失败了。我问道:“你们有没有坐过小船?”“坐过呀!”“那么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小船不翻船呢?”我启发道。“在船上不能动来动去。”“坐船的人不能太多。”“为什么坐船的人不能太多呢?”我追问道。“人太多了,重量太重,船会沉的。”“说得真好,你们想一想橡皮泥怎么会翻过来的呢?”孩子们顿时恍然大悟,“可能橡皮泥也太重了吧!”受到启发后,青青把橡皮泥一分为二,拿了比较小的一块又重新放在了积木上,这时,积木上的橡皮泥稳稳地站在了积木上,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成功了!”孩子们兴奋地雀跃欢呼。一次即将以失败告终的实验,经过我的点拨与提示,使幼儿又重新获得了成功,并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由此看来,教师在幼儿实验过程中的及时启发与引导是多么重要!
总结方法三改变自身的重量能让橡皮泥浮起来。
★存有疑惑的实验
※盐水为什么没有让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呢?
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了解到死海里有着大量的盐分,因此它的浮力也是非常大的,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会浮起来。于是,他们想到了在清水里放上盐,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一勺、两勺、三勺……可是橡皮泥还是沉在水底,丝毫没有动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盐放得不够吗?孩子们又往水中加了不少盐,可是依然不起作用。这时,晗晗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肯定是橡皮泥太重了浮不起来!”她显然是受到了前面那个实验的影响。于是,孩子们赶忙把橡皮泥撕小,又重新放到了盐水中。没想到这次却不管用,橡皮泥很快又沉到了水底。孩子们没辙了,但是他们显然并不甘心,因为死海的故事让他们确信橡皮泥是能浮起来的,只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很快,晗晗又发现了什么,她观察到做实验的杯子底部有很多还没有溶解的盐,她说:“可能是盐还没有完全溶解吧!”小馨说:“冷水是很难溶解盐的,我们下次用热水再来试试看吧!”我支持了孩子们的想法,准备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让孩子们进行后续的探究。
感悟
在这次的实验中,幼儿都进行了充分的自主探究,体验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实验中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实验中,幼儿进行了反复的操作,但还是没有成功,自信心发生了动摇,教师使用“启发引导”的策略,利用“小船怎么会翻船”的事例,把幼儿的经验自然地迁移到了这个实验中,因为原理是相同的。孩子们受到了启发,改变了橡皮泥的重量,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由此可见,教师在幼儿的实验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幼儿以必要的支持和启发,循循善诱,推动幼儿的探究。
而“盐水”实验始终没有获得成功,幼儿反复尝试着,一会儿加盐,一会儿改变橡皮泥的大小,但是都不奏效。在这个实验中,成败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幼儿在此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却尤为重要。他们由死海的故事坚信盐水是能够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因此他们的探究依然很执著,还找出了冷水不能很好地溶解盐的理由,期待在下次的实验中能获得成功。
◆实验三: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再探究
接受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孩子们使用了温水进行实验。他们往温水里加上了盐,不停地进行搅拌,使盐能充分地溶解。然后,晗晗拿了一小块橡皮泥,轻轻地放人了盐水中。这一刻,孩子们的眼神聚集在了一起,连呼吸都似乎凝结在了一起。就在晗晗手放开的一刹那,橡皮泥又沉到了水底。“哎!怎么又沉下去了!”很多孩子都发出了叹息声。“再加点盐吧!”他们依然没有放弃。于是,又是一番加盐、搅拌、放橡皮泥的过程,可是实验依然没有取得成功。这时,我明显感到他们的热情渐渐冷淡了下来,似乎准备放弃了。
这时,我又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了探究。我拿出了一个原先就已经准备好的生鸡蛋说:“这样吧,我们来换一个实验材料,我这里有一个生鸡蛋,你们试试看盐水能不能让生鸡蛋浮起来?”幼儿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将鸡蛋轻轻地放入了盐水中,没想到鸡蛋一下子就浮起来了!“哇,鸡蛋浮起来了!”“原来盐水真的能让东西浮起来呀!”
感悟
实验之前,我就知道这个实验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生鸡蛋来代替橡皮泥,目的是让幼儿验证盐水的浮力要比自来水大。幼儿的实验和我预期的一样,我想他们在失败的同时,可能就会觉得盐水和自来水的浮力是差不多的,往水中加盐并不能使水的浮力变大。如果没有后面的实验材料的及时更换,可能就会给孩子留下这样一个错误的印象。教师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先幼儿所想,尽可能地把方方面面的可能因素考虑周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将探究引向深入。
在设计教学的实施阶段,一些操作性的活动和实验活动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特别是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幼儿以支持与引导。在得到了教师的支持后,幼儿的探究会更自信、更持久;在受到了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后,幼儿的探究会更科学、更深入。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教师成为幼儿园学习活动的支持...暖风阅读人气:1164
- 让玩具成为孩子学习的工具花仙子的家阅读人气:873
-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乐器?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369
- 蒙台梭利混龄教学课程模式的一...dreamcatcher阅读人气:1960
- 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方法欢惜儿阅读人气:125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幼小衔接课...meili@xinqing阅读人气:4830
- [教师工作]适合韩国小孩子学习中文的智力...f543521f阅读人气:1735
- [教师工作]孩子上课不认真,老师怎么引导...专属阅读人气:308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爱上爱情阅读人气: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