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需要的教师

作者:秦芍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5-05-05

  
  ——读《与幼儿教师对话》引发的思考
    
  【摘要】幼儿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共享者,做孩子需要的老师。观察了解幼儿需要,把握教育的契机,提供有效的支持,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幼儿 教师 专业素质
  
  【正文】
  
  读书是一种幸福。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这个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的结合体。”书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还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高尚,读书还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个人专业成长,我阅读了古代教育家和外国教育家的名著。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为宗旨,著《师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荣誉教授丽莲·凯兹博士的著作《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由廖凤瑞翻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从目录看去,全书有作者序、译者序、推荐序、上篇《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幼儿教育议题》,总共十六章内容,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一些重大的问题,如: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幼儿教育的目标、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幼教人员的伦理规范等,在阅读时,我接受译者建议,边读书边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或见解,进行思想或实践的思辨,再继续阅读思考,真正地与大师“对话”,从中受益,感受凯兹博士的良苦用心。
  
  我细细品味书中第一章探讨的问题:幼儿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这个问题触及我的心底,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做什么?才能满足幼儿需要?促进幼儿理想化发展?我的答案与书中阐述内容不谋而合,可以肯定的是:幼儿安全感需要应放在首位。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初入园的孩子,当他们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离开父母、离开亲人、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他们顿时失去了安全感,内心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产生了入园焦虑,在行为上有哭闹、拒绝进食、坐卧不安等现象。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帮助他们迈开人生交往的第一步,除了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更要像父母一样带给幼儿温暖、关爱、尊重、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建立和谐关系。
  
  首先,初步建立对“幼儿园”的认知概念。教师要用直观、快捷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了解幼儿园及生活环境;用温和的态度帮助孩子熟悉同伴、熟悉班级环境、熟悉洗手、睡觉和大小便的地方;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幼儿园的花草、操场和大型玩具,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建立初步的信任并逐渐对幼儿园有进一步认识。这样,孩子会对幼儿园有了直观的美好的感受,有助于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
  
  其次,感受幼儿园有趣的活动。在一日生活中,将幼儿园的生活创编成一些小故事,以故事角色的形式告诉孩子: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玩;有许多玩具、图书;有老师讲故事,还会唱歌,跳舞、做游戏,减少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及时组织新入园幼儿参观哥哥姐姐开心有趣的活动,增进对幼儿园美好生活的向往,帮助幼儿逐渐稳定情绪。
  
  最后,孩子的情绪一旦稳定,教师立刻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要求,科学有序地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比较适合选择每人一套的平行操作材料。如:瓶子宝宝喂豆豆、穿珠子等;孩子拿到材料后都认真地做了起来,非常地投入,渐渐地对幼儿园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对老师、同伴产生信任感,减弱不愿入园的抵触情绪。
  
  丽莲·凯兹博士在“幼儿需要有安全感”这个章节也谈到:安全感来自幼儿相信成人对自己有一种真诚而强烈的反应,而不是“空心”的温和。因此,我们在做初入园孩子情绪安抚工作时,要想建立他们的安全感,首先必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这份爱、这份情,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很特别,从而对幼儿园这个新的群体产生归属感。
  
  在本书中,凯兹教授还围绕教师的角色、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教师的行为以及专业教师的成长等问题展开深入、独到的阐释。为探讨专业性判断的真谛,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场景:一位教师带着20位4岁的孩子在户外活动,全园只有两辆小三轮脚踏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这一天,一位叫宝宝的孩子跑到老师面前抗议:“晓丽不让我骑三轮车!”这时,老师该如何应对呢?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应对的方式很多,效果却各有不同,如:有的采用简单粗暴方式处理孩子的纠纷;有的会随意敷衍回应孩子的抗议,教师这些回应方式都是不妥当的。我们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应该运用专业知识,考虑幼儿的发展和各年龄段幼儿的行为特点,判断、思考、反应这个过程牵扯到的三个相关联的问题:1、此情景可以教导幼儿什么?2、老师对实践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3、课程与管理上应如何处理?这一观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相吻合,教师应该把握教育的契机,实施适宜的教育。我们日常教学中,遇到此类问题,教师利用这个事件鼓励幼儿发展社交技巧,如轮流、协调、克服困难等处事技能;也可以利用“三轮车争夺事件”教导幼儿用清晰、有效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利用幼儿间冲突来刺激与增进他们社交知识、正义观念、同情心及助人的气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习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也明确指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了解幼儿、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读了凯兹教授这本书,更引发我的思考,我开始内省: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我明白了幼儿教师不光要不断学习、反思、总结,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共享者,还要学会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把握教育的契机,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成长。以后我更要大量阅读各种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用先进的经验、理念,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做孩子需要的老师。
  
  主要参考文献: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作者:丽莲·凯兹译者:廖凤瑞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面对新教师,园长该怎做什么?

下一篇:谈谈幼儿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