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瘦身”引发的思考

作者: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4-10-21

(一) 


  习惯于要给予儿童快乐,要减轻儿童学习负担,要培养儿童自主、自由,要张扬儿童个性的人,已经很难适应对教育的另一种思考了,那就是教育要公平,要向弱势儿童倾斜,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要坚持做一个中国人的核心价值。
  
  用前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就会是假设“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如课文篇目过多、部分课文篇幅过长、带读字过多、教学时间过紧、教学要求被随意拔高等”,而“改革的总目标是减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让他们在完成基本的识字后,进行更多自主自由的阅读”,就会通过“调查”来证实这个假设是正确的,于是就会将旧版一年级教材中“古诗诵读”的古诗全部删除……
  
  用后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就会是认定教育为的是培养人,使儿童能适合自己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于是就会有“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就会倡导“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名族文化的基因”,就会认定“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可怜的是,那些一生追求理想和事业的“教育精英们”,最终只能留下一句无足轻重和无可奈何的话:“我保留自己的看法。”
  
(二)

 

  
  

今天看到了昨日《青年报》刊登的一篇题为“小学生吟《弟子规》,白领穿起了汉服”的文章,说的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中,到处都有国学的痕迹”。
  
  小学中,甚至幼儿园内,孩子吟诵《弟子规》、《三子经》、《古诗文》之类的事情是有的,但是并没有达到“到处都有”的地步,准确地讲,应该是“偶有所见”,除了课文中要求的外,孩子这样做的缘由往往是教育机构搞的“特色”,而且这样的“特色”常常并不那么“讨好”,因为很多人并不喜欢,特别是持浪漫主义思路的学者们基本持反对态度,反对的理由往往是这样的做法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相符合。
  
  在这里,一定会涉及一个教育的基本价值问题:教育究竟是去适合儿童,还是要将重要的东西嵌入到儿童的脑中?
  
  作为新闻的报纸,可以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讲,甚至可以讲些过头的话,因为这是需要,这可以理解。作为有思想的官员或学者,则要自己有所把握,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墙头草”。


  
(三)

  
  
  大约十多年前,我曾去美国的孟菲斯大学参加过一个题为“重新定位学前教育”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那里,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多去想、不多去问的问题,诸如“文化侵略”、“文化殖民”、“文化适合性”、“教育正义与教育公平”等等,说实话,这些概念和问题对我这个受过“建构主义”思想熏陶的人来说,带来的冲击是难以言说的。其实,在这之前,即2001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被那里的学者们推荐读过一本题为《超越早期保育教育的质量》的著作,就已经有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和概念,后来这本书被我的博士生们翻译成为了中文,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
  
  而今,习近平将小学语文教材删去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一事看做是“去中国化”的问题,而且断言这是“很悲哀的”,这样的说法、做法都是政治家们必然的结论和行动。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会容忍自己的国家被“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会容忍自己国家未来的国民只会运用异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思考和行事。
  
  我记得当《超越早期保育教育的质量》这本著作翻译出版后,曾受到过我国一些学者的批评,甚至是公开发表的批评。我看了这些批评文章、听了这些言论以后,没有做任何的回应,因为我认为这些批评者大致是以下几种情况:(1)初生的牛犊,还不知学术界的深浅;(2)不懂这本书的背景,只是认为它属于“另类”;(3)持不同的立场。《超越早期保育教育的质量》这本书被公认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难读、难懂,而且寓意太深,我不做回应,无非只是给予批评者留有反省自己的余地,也是给予正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们留有面子。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被我们一直认同的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是否被去中国化了。
  
  附:人民日报评论:习近平批评去中国化是在批评谁(2014-09-10)
  
  9日,习近平在北师大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短短数语,寄托了总书记对复兴传统文化的希冀。“不赞成”、“悲哀”的字眼,让第30个教师节多了一丝反思的味道。
  
  习近平批评的是谁?
  
  有分析认为,习近平的不赞成,必有所指;悲哀之说,必有所思。
  
  上网一扒拉,好几个地方都躺枪了。前段时间,上海进行教材革新,为了给孩子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让古诗词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退役”了。这是减负吗?有家长说,奥数还在,作业成山,怎么拿古诗开刀,这算哪门子的减负。
  
  有人说,只不过是8首诗退出课本,又不是退出课堂,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果真如此吗?对于一国教育来说,古诗词入不入课本,传递的是政府对经典文化的态度。往大了说,传统经典,勾连的是民族之根,因此,入与不入,重视与不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实际上,这些年,语文教材的任何一次变动,都会引来躁动的争议。譬如“鲁迅文章该不该退出课本”“金庸小说能不能入选语文教材”“周杰伦歌曲进入语文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等,还有曾经的江苏版中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雷雨》、《孔雀东南飞》等20多篇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课文,都引发了舆论碰撞。
  
  不仅大陆如此,台湾也曾经为此争论不休。2008年,余光中等作家就对陈水扁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去中国化”的2009年版高中语文教纲提出批评。他指出,陈水扁当局教育主管部门缩减文言文在教科书中比例是不对的。台湾抢救语文教育联盟也呼吁,停止实施“去中国化”的高中语文教纲,把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列为必修课。
  
  舆论的嘈嘈切切,是一次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激荡,不仅反映家长对于“教什么,怎么教”的参与欲望,更反映出对传统经典、文化精华的珍视。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看看儒学在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地生根发芽,就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生力量。相信普希金永远不会撤出俄罗斯的教材,莎士比亚也不会撤出英国教材,若我们的教材减少传统经典,就等于削弱了民族之魂。因此,对教材删改中去中国化的无意识举动,应当警醒。因此,与其说习近平的话是指射上海,不如说反对“去中国化”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很不赞成”有何深意?
  
  去年年底的一个场景,让国学学者记忆犹新。
  
  曲阜,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习近平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细节乃是政治的叶子,叶落而知秋意。习近平之所以要“仔细看看”这两本书,乃是因为孔子和《论语》是传统文化的代表。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非常喜爱。众所周知,在习近平讲话中,古语诗词,常常是信手拈来,可见其国学底蕴。正因如此,习近平讲话本身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曾有外国记者自豪于自己令同事惊讶的在中国古语诗词上的飞速进步。他说,这些语言瑰宝并不是我偷偷上语言培训班得来的,而是通过认真留心一个人的讲话学到的,他就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他说,中国经常觉得自己遭到误读。如果更多领导人以习近平为榜样,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记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至少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文。
  
  除了自身喜爱,习近平对传统文化更是重视。人民大会堂,两会时参加贵阳团审议,仔细询问了贵阳孔学堂的情况;中南海,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将中华文化定义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北大,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与广大青年学生畅言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仅在国内多个场合讲,他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里讲,强调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可见,习近平之所以反对“去中国化”,乃是出于治国之道的考虑:传统文化要成为治国理政的政治资源。这关涉的乃是“道”的选择,而非仅仅是“术”的运用。一国的政治文明的成熟,固然需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但根本还是要把这棵大树栽培在本国历史的土壤之上。这不仅仅是出于“历史的惯性”的考虑,更是政治的智慧。每个文明都有自己内在的肌理,强行打乱这些理路,只会造成血脉的闭塞、身体的萎痹。
  
  习近平所不赞成的,是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反传统的态度。不言而喻,传统文化的确有糟粕。但一颗果实坏掉了,不代表这棵树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或许,这棵树上其他枝头的果实,正能一解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精神饥渴。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中穿梭前行时,曾说:“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宝库逐渐打开了!我的一些老一代汉学家朋友曾经认为,我们必定一无所获,但他们完全错了。”传统的精华不是太少,而是我们发现的太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掘历史活源,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努力的。
  
  事实上,将传统文化吸收为执政党的执政资源,业已成为中央的共识。譬如,刘云山7月出访时,参加了主题为“欧洲学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研讨会,他说:“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中西之间固然需要文明互鉴,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也需两好合一,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这正是习近平“很不赞成”的深意所在。
  
  今后考试或将增加传统文化考查
  
  习近平的讲话,释放出教育变革的信号。
  
  北京的反应是迅速的。10日上午,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她还提到,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都增加了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任翔谈到,小学生主要是释记这些内容。“如春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我们都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加入教材。”
  
  她认为,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孩子感受音韵的美,“古诗词的韵律对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节奏感都非常有益”。此外,以后高考也会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所以从小就要打好古诗文的基础”。
  
  作为首都,北京明年将会有上述变化,那么其他地方会不会竞相效仿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


  
  我是上海市课程与教材改革委员会聘请的专家之一,负责学前教育教材的编写。记得许多年前,上海市教委有关部门发布过两个文件,一个是讲如何在教材中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另一个是讲在教材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问题 。我当时是举双手赞成的。
  
  好几个月以前,就已经听到北京已经确立了不少研究项目,旨在研究如何在教育机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也听到了一些省的教育厅长从教育部接受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硬任务。上海其实也做了这样的事。听到了这样的消息,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教育领域改革的方向要发生变化了。
  
  今天,看到上海市教委主任主持了一个座谈会,落实习近平在北师大讲话的精神。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之一。上海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和传统文化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覆盖孩子从学前到大学的教育全过程,并设立启蒙、认知、认同等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
  
  我在想,要让很多原来反对在教育机构中实施国学教学的人发生改变是不容易的,难怪这两天还有人在写“翻案”文章。
  
  附一:《解放日报》2014年09月18日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市教育系统昨举行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
  
  座谈会上,市教委主任苏明强调,上海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永怀仁爱之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呵护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基因,着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门课程之内,渗透到学生思想认识之中,落实到学生言行举止之上。
  
  他介绍,9月17日本市教育系统正式印发了 《关于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目前,市教委正在根据教育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研究制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到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和各学科。他透露,由上海组织专家集体编撰的小学到高中共十册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课本》,历经两年,已基本完成。 此课本待进一步完善后,首先将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此外,近期本市教育系统还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如建立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举办上海市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评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项目等。
  
  附二:
  
  据《青年报》2014年9月17日报道,上海一年级语文教材“瘦身”后的首个学期开学已有两周,新的语文教材和旧教材比较,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们带来哪些变化?老师对新教材的反应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沪上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老师们普遍反映,现在教学压力比以前变小了,老师教起来更从容,学生学起来兴趣也更大,基本功也练得更扎实了。
  
  记者在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特意旁听了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通过课堂观察,验证了老师们的说法。青年报记者曹莹摄影报
  
  课堂直击从容不迫的35分钟[/b][/b]记者来到浦三路小学一年级某班的教室时,预备铃声已经敲响,孩子们正在年轻的语文老师带领下诵读古诗词。在两分钟的预备铃时间里,孩子们诵读了4首古诗词。
  
  正式上课铃声响起以后,老师开始了正式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开学后的2-4周,是入学准备期。在此期间,不要求学生们学拼音,主要是认一些简单的字和句子,学一些规范和习惯。当天的课堂任务是学习第9课,认识“唱歌”“游戏”两个生词和它们组成的句子。
  
  老师先是给孩子们放了一首《找朋友》的歌曲,还给他们看了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照片。学生们通过听歌、唱歌、看图片,对“游戏”“唱歌”两个词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认识了这两个词后,老师继续扩展教学,让学生们学习了“在校园里,我们唱歌,我们做游戏”这个长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各种游戏,游戏从简到难,逐步升级,在游戏规则里暗含一些规范学习习惯的内容,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字、不知不觉中培养学习习惯。
  
  在这节课的后半段,学生们开始练习握笔学描笔划。老师来到学生们座位旁,逐一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
  
  整节课一共35分钟,学生们游戏做了四五次,其中几次还是离开座位满教室的“全班大挪移”。据记者观察,全班几乎所有的孩子上课时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全情投入游戏。
  
  老师心声现在教学起来更从容    在课后,记者采访了该堂课的授课老师顾老师。顾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她的一堂语文课刚刚获得了全国信息技术大赛教学实践评优的一等奖。顾老师坦言:以前语文教学压力大任务重,很多时候老师不得不赶进度;课堂上也没有这么多游戏环节,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在课堂上容易觉得枯燥,适应起来更困难;老师也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一个个纠正学生们的握笔姿势这类基本习惯。
  
  该校负责语文教研工作的曹副校长也向记者透露,教改后,一线语文老师普遍反映没以前那么焦虑,不用赶进度了。老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培养学生好习惯上面,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演一演,说一说,唱一唱。学生们操练的机会也多了,每个小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以前是1天1篇课文,现在是3天2篇课文,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巩固新学知识。
  
  该校的张校长也向记者坦言,以前虽然也提倡零起点入学,但真正零起点的孩子要跟上语文教学的进度,除非是天资特别聪慧,一般都会觉得吃力。以前的教材,孩子们一入学就面临非常大的生字量,一来就是1天1篇课文,要默写10个生字,完全是老师拖着孩子们在往前奔,要培养零基础的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难度非常大。教材“瘦身”后,薄了很多,对小孩来说,就算是零起点学习,在课堂上也有和其他同学完全平等地参与学习游戏的机会。张校长强调,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做到安静地坐着听录音,学习语文不是难题。
  
  深度思考为一生的求知欲蓄能小学生家长们对语文教材的抱怨声由来已久,抱怨主要集中在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方面,如课文篇目过多、部分课文篇幅过长、生字相对过多、教学时间过紧、教学要求被随意拔高等。
  
  凡事都讲究循序渐进。让在幼儿园里成天嬉戏玩耍的孩子们,一步“进化”到1天1篇课文,10个生字默写的水平,不提前学,有几个孩子跟得上?我们的教育专家们心里很清楚。这样一来,学前抢跑的抢得更起劲;犹豫着抢不抢跑的,也无奈随了大流;坚定不抢跑的在孩子入学后面对孩子的语文作业本多半会“悔不当初”。
  
  于是乎,群体性的焦躁不可避免。德国的小朋友还在玩泥巴爬树,我们的同龄小朋友在幼儿园时期读个拼音班已经成了学前教育的“乞丐版”标配。可等到几十年后,这群在幼儿园时期玩泥巴爬树的小朋友拿走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原因何在?欧洲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也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而一个前苏联教育专家说过:“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
  
  课本难度降低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表面上看,孩子们学到的内容少了,但实际上,这样的“减法”是在为孩子们蓄能,为他们一生的求知欲蓄能。只有当人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他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上一篇:自学奋进 辛勤耕耘

下一篇:朱家雄:俗话幼儿园课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