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介绍:静静绽放——刘琪

作者:邱丽媛  来源:  上传时间:2014-06-16

      第一次见到刘琪是在大风车幼儿园门口,她笑盈盈地站着,给人的印象就是“静”。刘琪曾经有过很多“第一”的头衔,第一批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大专生,第一批学生党员,普陀区第一位拥有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翻开刘琪的简历,她曾担任园长、督学、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党总支副书记,寥寥数笔足以说明刘琪是位幼儿教育的“老革命”,即使这样,刘琪仍一如既往地静静工作着。
      扎根
      说起涉足幼儿教育,刘琪说她的童年是在武康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度过的。班里的施老师会制作漂亮的教玩具,每次上课,施老师都会用玩具施展“魔法”,还经常带刘琪到少年宫参加各种演出,并经常家访。在刘琪眼里,施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幼儿园就像她的第二个家,她深深地爱着施老师和幼儿园,也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多年以后,刘琪毅然选择了上幼儿师范学校。
      大专毕业后,刘琪被分配到上海市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实幼”)工作,刚刚开始工作,老园长阮惠英给了刘琪很多学习机会:经常让她向同行展示教学活动;让她脱产去区教育学院接受培训,学习科研方法;让她参与幼儿园的论文撰写、做课题:让她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整理材料等。大量的工作,对刘琪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她的踏实和努力得到了园长和同事的赏识,大家都看出她是个挑得起担子的好苗子。四年的兢兢业业,让刘琪从青涩的学生成长为学区团支部副书记、园长助理。回忆当初,刘琪坦言,在幼儿教育事业的道路上也曾有人劝她放弃,但是老园长的培养和关怀就像当年的施老师,让她始终放不下幼儿教育。记得有一年教师节,区长何全刚来幼儿园看望阮园长,见到了幼儿园年轻的园长助理——刘琪,何区长很是欣慰,为了鼓励刘琪安心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何区长送了她一本书,并在书上写下了“为幼教事业奋斗终身”。老园长的栽培、何区长的勉励,让刘琪感到无限的关怀,于是她下定决心,静静扎根幼儿教育。
      摸索
      26岁时,刘琪离开了实幼,独自来到当时还很偏僻的上海火车西站附近,筹备开办大渡河路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大渡河二幼”)。面对幼儿园的硬件差以及教师缺编等情况,刘琪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急于想把事情办好的刘琪非常着急,一开始,她采用“人盯人”策略抓教师队伍建设,可是时间一长,教师的言行显得千篇一律。刘琪意识到这是她急于“喂哺”,让教师出现了“消化不良”,只有专业的教学主见才能帮助教师长久地发挥专业生命力。于是,刘琪抛开所有的习惯做法,变“我说你听”为“我们一起说,我们一起思”,和教师一起确定感兴趣的研讨点,双向研讨,帮助教师建立属于他们的教育行为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一系列的互动中刘琪的专业风格得到了教师的认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了大渡河二幼的文化认同感,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卓有成效。在新园开办的第三年,园内一位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就获得了区“教师教育教学评优” 三等奖;第五年,园内一位新教师获得了区“教师教育教学评优”二等奖。刘琪也由此总结出:园长最大的使命是让教师学会正确的教学思维方式和实施教学行为的方法。大渡河二幼的经历让刘琪有了“独创”的经验,也让刘琪学会了如何给予教师空间,培养其教学智慧。
      不久,刘琪被派往区教育督导室担任督学,一年后,又来到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不管从事教学工作还是行政管理,刘琪总是悄悄地尽其所能,将工作做到最好。
      跨入新的世纪,普陀区区政府要在区域内实施幼儿园集团制管理,刘琪成了最理想的人选。于是,她便成了区域内第一所集团制大风车幼儿园(以下简称“大风车”)园长、党支部书记。由3所幼儿园合并成的“大风车”,在文化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形成文化冲突,教师们都认为自己是幼儿园的“局外人”,一度出现了没有人愿意当骨干教师、没有人肯做教研组长的现象,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面对矛盾和困难刘琪并不气馁,在静静观察幼儿园教师整体情况后,做了仔细的调研并进行周密思考,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要让教师树立‘集团是我家’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的职业激情、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此,大风车广泛而频繁地开展了“集团是我家、我为集团做贡献”的宣讲与演讲,寻找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根本所在。同时,刘琪还亲自“点将”部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大风车分别参加了2004年全国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信息技术在促进学前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应用研究》、2005年进行了全国重点课题——《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进行区级课题——《幼儿园“科艺教育”课程构建的实践与研究》。高密度的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们从被动到主动、从静观到主动,当然,这些都是刘琪的有意识行为,她想让从未涉及课题研究的教师们学习用思辨的眼光去看待零散的教学行为和孩子的发展现象。三年的课题研究让教师的教育行为变得有据可循,也激活了曾自认为大风车“局外人”的教师们的工作激情,给教师们带来了自信与归属感,骨干教师队伍逐渐充盈,刘琪的“治园之道”初见成效。
      起色
      刘琪认为办一所孩子们喜欢的幼儿园需要教师的眼中和心中装满孩子。在大风车逐渐走上正轨的同时,刘琪总结过去的经验,客观分析园内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专业能力等基本情况,组成由青年教师、成熟教师、明星教师、高级指导教师、首席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五大序列”,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教师成长手册》,鼓励教师及时记录一些有感触的、能够引发思考的典型案例素材,主动捕捉“关键教育事件”,并在有效反思中主动迁移和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一次,大班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时,教师给小朋友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人带一些螺蛳来幼儿园。谁知,第二天孩子们带来的都是做木工用的螺丝,这让带班教师大吃一惊,教师立刻把这件事情写进了《教师成长手册》,在科研分享时听取集体的分析,通过对这次“关键教育事件”的研讨,让这位教师认识到,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教师要善于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就是类似的“关键教育事件”,让教师从会看到看懂、从会听到听明白,从会反思到会迁移,教师的眼里渐渐有了孩子。由此,刘琪抓住要素,顺势将此作为课题研究的点。但这一次的课题研究与以往不同,它由过去的教师个人参与到团队合作研究,由说课到验证教育行为,由教师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就这样,课题研究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在刘琪的带领下,大风车先后顺利完成了区级重点课题《关键教育事件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案例研究》、市级立项项目《以关键教育事件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并相继出版了《我们身边的教学故事》《关键教育事件与幼儿园教师的反思有效性》。
      如今,大风车的所有教师凡事都喜欢自称“我们”,意思为“合作着的我们”。通过合作备课、合作管理,全园教师拧成一股绳,即使刘琪外出集中培训学习不在幼儿园,他们也能顺利做好各项工作。大风车在进步、在发展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刘琪,她犹如一朵花静静地绽放着,芬芳、优雅……
      记者后记
      刘琪润物无声的作风深深影响着大风车的每一位教师,在刘琪的带领下,幼儿园的每位教师都“静静”的,他们能自觉带好班,做好家长工作,处理好行政事务,不论园长在与不在,幼儿园都能正常运行。此外,近几年大风车的师资质量与管理水平正“静静”地加速提升,从迈入区级示范园到向其他幼儿园培养输送多名主持工作的副园长。笔者不禁设想,如果每位幼儿园教师都能这样“静静”地工作着,那么上海的学前教育水平将有更大的发展,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编辑:cicy

 

上一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将出认定扶持办法

下一篇:幼儿园活动的价值取向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
DIY“神器”,户外玩教具让体育游戏更有趣!
DIY“神器”,户外玩...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幼儿园“虐童”事件负效应之幼师应对
微专题:园方,你怎么看...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