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园本教研管理机制探索

作者:于渊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7-10-05

  2015年1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明确了“领导保育教育”是园长六大专业职责之一。随着我园的发展,大量新教师成为一线岗位的主力,成为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由于园本教研是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她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我园具有30多年的办园历史,目前有劲松和华纺两个园区,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的管理队伍。面对教师队伍发生的新变化,在原有的园本教研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我园进行了调整和改变,保证了园本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作为园长,经常性参与和深入园本教研活动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但在深入园本教研活动现场的过程中,却明显感觉到教师的参与热情不高,教研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并不突出,教研的效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如何结合教师队伍的现状,充分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真正发挥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探索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内在动力的管理机制,推动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健康发展,成为园长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寻找“真需求”,有的放矢组织实施  

    1.目前的园本教研有什么问题——在交流中发现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新学年开始前,在与主管园本教研的教科研主任交流新学年园本教研的专题时,教科研主任提出,从这两年的园本教研活动情况来看,感觉目前的教研组模式和开展方式有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无论管理人员还是教师都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特别是我园教师虽然是以年轻教师为主,但是还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成长期教师,教师之间存在着专业和经验方面的层次差异,这也是教研专题的确定和教研活动的组织比较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我与保教部门一起进行深入交流,并与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了谈话,重点了解她们对当前园本教研的看法和期望。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教师对于自己专业成长的期待,她们也希望通过园本教研寻找专业发展的方向,提升专业能力。毕竟教研组能够给她们提供平台和资源。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情况和对园本教研未来发展的设想,我和教科研主任一起设计了调查问卷。  

    2.教师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园本教研——在调查的基础上成立教研组和确定组长  

    为了避免问卷内容太多而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这次主要围绕教师参加过的教研组、幼儿园应该成立的教研组、自己想要参加的教研组、自己希望由谁担任教研组组长进行了问题设计,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本次调查有74名教师参与,结果教师想要成立的教研组有13个,这充分表明了教师个人专业兴趣的广泛性。同时,两个园区在教研组的选择上虽然表现出了差异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共性。  

    因此,在综合分析两个园区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在两个园区分别成立教研组。为了保证教研组的规模和人员的稳定,劲松园区选择了排名前三的教研组,华纺园区选择了排名前四的教研组,同时加上原有的面向新入职教师的保育教研组,这样整个幼儿园就出现了8个教研组。  

    教研组确定后,基于调查结果的统计,我们明确了各个教研组长的人选。让我们觉得有些意外的是,个别教研组长的人选与我们原先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我们还是遵从了教师的选择,由教师选出的教研组长承担教研组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教师的选择,分别明确了各组成员,并在沟通的基础上,对个别教师进行了调整,保证其既能够参与教研活动,又不影响班级的日常工作。  

    3.教研专题如何确立——大专题下的专题个性化  

    教研组成立后,如何确定各个组的教研专题成为我们需要立即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之前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因为是以大教研组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教研的专题比较容易确立。这次调整后,8个教研组在组员结构、人数规模、专业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任由各个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研专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会面临着指导不到位、教研效果无法监控的困境。因此,我在与教科研主任和保教部门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园本教研大专题下各教研组进行小专题研究的管理思路,也就是幼儿园提出整体的园本教研专题——领域核心经验及其实践运用,各个教研组在大专题的基础上,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具体细化的可操作的小专题。比如,华纺园区语言组在小组调研的基础上,以诗歌为切入点,研究诗歌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这样就保证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整体协调和各教研组的个性差异。

    4.教研组如何运作——设立教研日,完善园本教研管理制度  

    在以往的园本教研活动中,由于采用的是大教研的方式,往往会存在因为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或有临时的任务而影响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经常会造成教研活动延后或参加人数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保证8个教研组在两个园区正常开展,不能再固守原有的教研管理模式,需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要保证教研活动的规范化,首先就要充分保证教研的时间。  

    因此,在与两个园区和各部门进行沟通的基础上,我们设定了“园本教研日”,确定所有教研组统一在周三(分单双周)进行,开展教研活动的教研组结合园区的工作安排,确定教研的具体时间(主要为三个时间段:上午、中午和下午),强调两个园区和各部门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挤占或影响教研活动的时间。  

    同时,对原有的教研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明确了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明晰了教研活动的管理流程,以及教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这样就从制度层面上为教研活动的规范开展提供了保障。  

    5.毒教研过程如何监控——从“源头”上保证计划性和可行性  

    由于教研组比较多,加上又是在两个园区分别进行。因此,对园本教研的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单靠教科研主任一个人来管理既不现实也不能保证教研质量。因此,我们经过分析,提出了“从源头上来监管”的管理思路。  

    第一,做好园本教研计划的管理。教科研主任在幼儿园整体计划的基础上,形成园本教研的整体计划。各教研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组的教研专题细化教研内容,具体体现到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计划之中,经由教科研主任审核通过后,面向全体组员公布计划,做到组内人人清楚计划。  

    第二,建立管理人员与教研组的对口帮扶机制,也就是每名业务管理人员与其中一个教研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虽然各个教研组长的确是由教师选出来的,但她们的教研组织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基本上都是“新手”,因此,要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上,给予她们充分的支持与引领。业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北京市、朝阳区或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不但在保教管理和教研组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而且还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对教研组的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作用。  

    第三,提供教研方案设计的指导,做好教研活动的前期准备。由于大部分教研组长没有过独立设计和组织教研活动的经验,为了保证她们川页利组织教研活动,我与教科研主任一起设计了教研活动设计方案,明确了教研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帮助教研组长清晰教研活动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围绕当次的教研内容设计教研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核心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如何引导组员围绕教研专题进行研讨或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既能保证教研组长从本组整体的教研专题和计划出发,具体落实每次的教研活动,又能预先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基本思路,避免教研过程中教研方向出现偏差。  

    当然,在教研开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新的问题或原有的问题没有研究透、需要进一步研究,就可以在原有的教研计划上进行调整。  

    6.教研效果如何评价——日常考核与学期末展示双结合  

    刚开始各组开展教研活动时,虽然每个组都会按照教研制度和基本要求进行,但由于各种原因,教科研主任、业务管理人员不能保证参加每个组的每次教研活动。因此,为了保证教研的效果,加强对各个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的监控,我们结合幼儿园的考核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考核+学期末考核”的教研组考核模式,从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研成果的宣传等三个维度出发,并对每个维度进行细化,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  

    日常考核主要集中在教研活动的设计、管理人员的指导、教研资料的整理、教研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情况、教研成果的宣传方式与频次等方面,强调的是教研活动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学期末的考核则以教研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教研组展示不但是教研组整个学期教研成果的展示,而且还是教研组成员参与情况的展示。  

    同时,在教研组展示活动中,突出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人员、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家长、专家、外园同行等。更重要的是,教研展示也提供了各个教研组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和机会,各个组采用的教研方式可以相互借鉴,从而丰富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和形式。  

    通过这样的考核,各个教研组在规范本组教研活动的过程的同时,也会注重日常教研活动成果的梳理和对教研效果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每个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教研,获得专业成长。  

    围绕“真情况”,管理者进一步反思  

    1.肯定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研的方方面面,比如教研组的组建形式、规模、成员、组长人选、研究专题,以及教研活动形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研成果的呈现等等。试想,如果这些都不能让教师来决定,她们还能百分百地投入其中吗?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能保证吗?所以,在园本教研的整个管理体系中,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把教研工作交给她们自己来决定,真正让她们成为主人。  

    2.充分发挥教研制度的保障、激励作用  

    教研管理不能强调对人的约束与限制,制度的设立更多是要让管理更规范、科学,让教师能够在制度的保障之下,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研究中去,获得专业发展。因此,园本教研管理要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规范化的制度要求激发老师的内在需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她们的成长提供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教师的教研考核中,不能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考核,不能只偏重考核的评价功能,要注重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让考核成为让教师反思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的工具和手段,引领教师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必须深入园本教研活动现场  

    对于园长来说,园本教研开展的情况如何,教师在园本教研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以及园本教研成果的落实,并不能只是通过一次的活动或管理人员、教师的汇报就能了解清楚。要想真正了解园本教研的开展情况,一定要深入到园本教研的活动现场。这样才能在真实的场景中去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从而为园本教研提供引领。  

    园本教研在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线管理者的园长,肩负着引领幼儿园教科研的重要使命,要时刻关注每位教师的成长,善于利用园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平台优势,为教师提供体现自主性的平台和丰富的专业资源,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让教师在园本教研中获得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编辑:cicy

上一篇:课题研究是超功利的

下一篇:幼儿散文学习在我园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