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中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3个策略
作者:徐溪瑶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李遂中心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7-10-05
《人民教育》里一篇题为《教研要优先关怀和发展教师》的文章中写道:教研活动应该优先关注教学问题的解决,还是优先关注教师发展?教学活动复杂多样,教师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依靠有限的集体教研是无法解决那些出乎意料的实践问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活动应优先关注教师发展,以激发其自主性为核心,最终教师依靠研究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案例,阐述了教研活动的组织中能够有效激发教师自主性的三个策略。
策略1研教师所惑正视教师差异性
我们知道,组织教研活动必须要有切入的问题点,而一线教师在和孩子们相处中不仅会遇到“哇时刻”,也会遇到,甚至更多会遇到让他们苦恼、躁动和无奈的困惑。教研组织者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帮助教师找到真问题?第二,困惑和问题有那么多,要先解决哪个?这两个问题往往决定了教研活动的效果。
以收集同一主题下的问题为例。教研组织者发起“关于回顾环节,你当下的困惑”问题大收集的活动,结合两种方式——录制视频和撰写问题来提取教师当前的共性问题和认识误区。
一周的时间,我们收集到47条实践困惑,涵盖了有关回顾环节的目标、组织、师幼互动、内容等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教师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教研组织者要甄别提炼真问题。
举例来说,小班李老师写道:“我问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孩子说:没遇到。可是我明明看到,她在制作蝴蝶的时候,不会撕双面胶的贴纸,而没完成计划。这个是否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呢?”教研组织者提取该现象中的关键词:困难、撕纸、计划、没完成。小小的情境中包含了很多值得深究的问题。表面上看,这位教师纠结的是:回顾孩子没意识到的“困难”是否有必要?甄别提炼,其核心问题是:可以和孩子回顾哪些内容?用相同的办法,将所有教师撰写的困惑全部汇总、分析、提炼,如下表所示。
找到核心问题之后,教研组织者还要分析出现教师描述的现象的成因有哪些。比如,李老师的上述描述也暴露了她在解读孩子游戏行为时的认知不足,例如,小班孩子是如何定义“困难”的?撕扯双面胶有困难是因为小手指不灵活,还是根本不会用双面胶?他是怎样理解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的?……这些关键信息不应是空白的,否则一场精心设计的教研活动往往变成“纸上谈兵”,因为没有人比本班教师更了解这个孩子了。
来自一线的困惑,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能吊足教师们的胃口,让教研活动的主题自动热起来,让每个人兴奋起来。而教研组织者提炼的核心问题则是教研活动的主心骨,促教研话题深入下去,每个人的脑子动起来!
策略2以核心问题为依据分组珍视教师研究兴趣
教研活动中怎样分组?是根据岗位分组(班组长、教师、保育)、教龄分组(三年、五年、五年以上),还是根据年级分组(小班、中班、大班)?组织者把哪些不同背景、不同经验和认识的人交互在一起,实际上已经预设了初步的教研成果。为避免此结果,我们尝试了第四种分组形式——以核心问题来分组,以教师感兴趣的话题为依据。
根据上述“关于回顾环节,你当下的困惑”的调查,教研组织者共提炼出4个核心问题:①可以和孩子回顾哪些内容?②如何评价幼儿的回顾能力?③回顾的重要价值有哪些?④如何组织回顾环节?接下来将核心问题相同的教师分在一组,该次教研活动的讨论重点也由此产生了。
新的分组方式让教师们感到强烈的“代入感”,像是找到了拥有共同话题、共同兴趣的盟友:“是的,我们班有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我一直没有好的办法!”这种分组方式在情感上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接下来,教研组织者通过追问“为什么这样”“这些依据能说明问题吗”,将话题追本溯源,层层深入,每个教师的原有认知都得到激烈的撞击。
策略3鼓励教师真实表达彰显教师个人智慧
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取决于多大程度上调动了本组教师的主动性,让老师有的说、敢说、想说。所以,要发挥教研组织者的语言魅力,让教师的个人智慧彰显出来,教研活动“活”起来。这就要求教研组织者要会“抛球”,因为抛球既能让参会者脑筋动起来,也蕴含了对别人意见的充分尊重。主持人可以尝试以下6个语言策略。
1.游戏释放——“这次我们的发言顺序是用一个名字大转盘来随机定的。指针转到谁,谁就发言,发言后继续旋转转盘。”
“名字大转盘”的神秘和意外,能够释放一些由发言带来的压力。“谁下一个发言”“谁想好了就说”等过渡语尽量不要说,因为没有发言顺序的前期铺垫便没有思维上的准备。
2.声东击西——“张老师,我看您班这几天正在调整区角材料,您有什么新想法了吗?”
让这位老师感到受关注的同时,别人也受到激励:“你看,这位新老师都开始尝试了。”
3.关注身体暗语——“李老师,您瞪大眼睛看得这么投入,一定有不一样的思考吧?”
时刻关注参与活动的教师的情绪状态十分重要,投入的、期待的、创意的、无聊的、纠结的……再好的方案都没有人重要!
4.借力使力——“第一个发言人有个特殊权利,就是邀请下一位发言的人。”(主持人不再点名发言)
主持的话筒像接力棒在发言人之间传来传去,减少了组织者的压力,也让这个“传”与“接”的过程变成一种感情的联结,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邀请与自己熟悉的教师,此时也会伴有愉快的笑声。
5.悬念质疑——(某老师发言之后)“王老师认为小班幼儿都必须看着实物来回顾自己的区域游戏,真是这样的吗?”
为了让每个人表达真实的观点,条件之一就是主持人不能有明显的观点倾向。一句带有质疑色彩的反问句,离百花争鸣更近一步了。不要过于求同,要激发教师成为独立的思考者。
6.共鸣升华——“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不同,你们讨论的策略都可以试一试。”
主持人要树立这样的意识:那些脸红脖子粗讨论四十分钟、一个小时都不能“说服”对方的观点,恰恰是值得尊重的。组织者不是告诉老师应该选择策略一或者二,而应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尝试,再次反思是否有新的认识或者新策略。总之:不找最好的,而找最适宜的。
好的教研活动方案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好的教研氛围却是相同的。在这里,你会听到老师们的困惑,听到他们诉说的幼儿成长故事,还会看到一言不合就分头行动的倔强姑娘……有迷茫、有执着、有质疑、有顿悟、有喜悦,每一次教研都有成长,有超越。因为我们有一个不变的坚持:教师的自主发展!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教研活动中主持人的行为策略宝贝.真棒!阅读人气:949
- 教研活动中的对话美女妖且娴阅读人气:1364
- 教研活动巧安排gege阅读人气:1214
- 教研活动计划辉辉阅读人气:1615
- 提高教研活动效率的几个方面gege阅读人气:142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在组织教研活动中,怎样能更好...猪小弟阅读人气:3312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0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4
- [业务管理]园长如何组织进行教研活动放飞的梦想阅读人气:2325
- [园长管理]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传利阅读人气: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