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游戏精神的三层转变
作者:孙兴妹 来源: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戴庄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7-06-26
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发展想象力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之一,和其他领域的教学一样,教师应以游戏为手段组织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思维发展,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也是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所强调的。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行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常态语,但每当教师真正实施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走上了老路。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一些教师仍存在着重技能技巧、轻情感、高控制的小学化教学倾向,没有准确把握游戏精神。在课程改革的浪潮里,我对“游戏精神”的观念和态度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本文将以前后三个时间段开展的美术活动为例,谈谈我对游戏精神的认识,以及从观念到行为上的转变。
第一层:从技能的传授到游戏化的手段
十年前,现代化幼儿园验收时,我执教了一节美术活动——中班折纸《美丽的糖果盒》,在当时来说,选择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当时的小学化教学现象很严重,以说教、讲授为主,特别是语言和数学活动。而美术活动由于有操作材料,幼儿可以动手操作,所以活动过程“游戏化”特征较明显。
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名称:中班折纸《美丽的糖果盒》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折糖果盒。
2.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将一辆手推车精心装饰成“糖果店”,上面摆放着事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来的漂亮的喜糖盒。
师:我当老板,小朋友当顾客。卖糖了,卖糖了,快来买呀!
幼:老板,我买这盒,多少钱?
二、制作
师:哦,今天我店里的糖果盒不够了,所以暂停营业。谁愿意来帮忙做糖果盒?
幼儿对照步骤图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学折糖果盒。
三、展示
师:快把你折好的糖果盒送到糖果店吧,糖果店要继续营业了。
这次活动采用游戏的形式导人,这是区别于以往小学化教学最明显的一个转变。我借助游戏来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制作糖果盒的兴趣。可是,接下来幼儿按步骤一步一步学折糖果盒,就让幼儿缺少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机会,失去了美术活动本身的意义,变成了灌输式的技能讲解,糖果店游戏只是给说教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形改而神未改。活动进行到最后,幼儿因缺少过程的体验,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造的快乐。
活动乍一看材料丰富、准备充分,开始幼儿也很活跃。但其实这是无效、无关紧要的形式,对下面的重点环节——折糖果盒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幼儿事先收集的糖果盒和最后自己要折的糖果盒完全不同,也就是说我投放的材料也是无效的,对幼儿的学习没有帮助,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从活动目标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倡导从幼儿的立场设计活动目标,而本次活动的目标却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表述的,这样的表述是以成人为中心的,幼儿的游戏在完成任务下变了味。
十年前的活动现在看起来问题多多,但是细细思考,这也是初步关注游戏化的一种转变。
第二层:从游戏化的手段到在游戏中体验
乡镇合并后,园级教研交流活动渐渐吹响号角,我们经常有跨园上课、观摩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学习了“采用游戏教学,以孩子为主体”的理念。带着这样的理念,在一次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小班美术活动《鞋子的舞会》。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名称:小班美术活动《鞋子的舞会》
活动目标:
1.观察鞋印画的纹路和不同颜色鞋印重叠的奇特效果。
2.初步感受画面的疏密、色彩搭配的布局效果。
3.体验与同伴共同创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大家来跳舞。
师:认识你们真高兴,咱们来用小脚跳个舞吧!
二、示范
教师示范鞋印画,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颜色的深浅和鞋印花纹。
师:我的鞋宝宝也喜欢跳舞,它还想穿上漂亮的衣裳来跳舞呢。你们瞧,先和红色亲一亲,再和白纸亲一亲,再和抹布亲一亲。
三、体验与创作
幼儿说说自己鞋子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师:你的鞋宝宝想跳舞吗?来,跟着我的鞋宝宝一起跳吧!
教师创设打电话的情境,幼儿用鞋底踩不同的颜色来印画。
师:喂,你们是蓝色和黄色呀!什么?你们也想来和鞋宝宝们跳舞?为鞋宝宝选你喜欢的颜色来参加舞会吧!
四、展示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鞋宝宝,哪边的鞋宝宝多?这么多的鞋宝宝聚在一起在干什么呢?你还能找到你的鞋宝宝吗?你们看,有的被挡住了,里面还躲着另一个颜色的鞋宝宝呢,你找到了吗?
展示作品,与幼儿一起给作品取名,和鞋宝宝合个影。
很明显,这次活动我不只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的,而是更加关注幼儿的体验,顾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用鞋底进行创作,发现鞋印画花纹的美。这次活动从教案上看有层次,循序渐进。但其实活动开展的效果并不好,幼儿不能融人活动中,一直到最后情绪都没有被调动起来,幼儿在创作时出现到处乱走、不听我的要求的现象。
游戏的形式成为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工具,但活动的重点仍然放在认知上,目标定位于掌握知识和技能,至于情感、想象、理解、领悟等的发展仍然被忽略了,活动中我一再启发幼儿说出鞋底的纹样和差别,而不是引导他们享受创作的过程。此次游戏教学带有明显的教育性,活动中决定和控制游戏进程的还是教师,没有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与能力,所以他们很难进入情境主动去创作。看似体验性很强的活动,实质上是教师高控下的游戏,剥夺了幼儿的自主创造,也不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比如在观察、比较颜色深浅时,我说:“鞋宝宝们的衣服颜色一样吗?哪边的宝宝红一些?哪边的宝宝不怎么红?红一点的我们说它颜色深,不怎么红的我们说它颜色浅。”其实,我应该分别投放深浅不同的红色,让幼儿用不同的红色去创作,在自身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去感知颜色的深浅并获取经验,而不是完全靠教师的总结与说教。
因此,虽然本次活动有了游戏的形式,但是游戏却被认知、控制、灌输所侵占,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被动的、封闭的、虚假的游戏。所以,虽然我注重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但却没有收获良好的效果。当然,游戏化一直存在“自由与控制”的矛盾,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既保持游戏的性质又具有教育的价值,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对活动的把控和引导,对自由、体验、创造、愉悦的氛围的营造等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游戏体验,也反映出教师对游戏精神的理解。
第三层:从在游戏中体验到让幼儿自由、自主地创造
近年来,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游戏精神被大力推行,幼儿教育的春天也随之来临。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对待教学活动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对日常的每一节活动都能认真地去思辨它的游戏精神。在活动实施之前,我会想一想这个活动怎样能让幼儿自由一点、自主性更高一点、给幼儿的愉悦更多一点。近期,我执教了小班美术活动《去拜年》,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名称:小班美术活动《去拜年》
活动目标:
1.能用小皮球在画纸上印盖圆形,用线条来完成画面,体验情境式作画的乐趣。
2.进一步练习圆形线、连接线,能根据画面的内容添画人物。
3.保持画面的整洁,活动后自己收拾好活动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画有圆形小房子的卡片。
师:过年的时候你们都去过谁的家里拜年?和谁一起去的呢?
2.在幼儿回答的同时,教师在画纸上用球印上圆形的图案。
师:他们的家远吗?你们是怎么去的?
3.在幼儿说到怎样去的时候,教师在两个图形之
间用直线连接起来,暗示幼儿直线表示去的时候走
的路。
4.幼儿试一试在大画纸上画小路。
二、幼儿作画,教师引导启发
1.教师提示幼儿先用小皮球印盖出圆形的图案,再用水彩笔画一个圆圈(表示栏杆)把印好的图案围起来。
师:快给爷爷奶奶的家修上漂亮的栏杆,不让坏人进来。
2.用讲述的语言引导幼儿作画,丰富画面。鼓励幼儿在纸的空白处印盖,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
师:这是外公外婆家,哪里是你爷爷奶奶的家?你自己的家在哪里?你还去过谁的家?
3.请幼儿在每个家的旁边添画出亲戚的脸,最后再画自己的脸。
三、作品欣赏
1.教师用夹子央在绳子上展示幼儿的作品。
2.幼儿介绍自己去过谁家拜年,相互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幼儿收拾好所用的材料。
本次活动是一次印盖添画活动,活动开展于年后开学时,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铺垫展开的,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把拜年的情境融入枯燥的线条和圆形练习中,让作画方式变得生动有趣,既调动了幼儿的情感,又让幼儿体验了成功,整个活动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把幼儿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创设了属于他们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亲身观察和实际操作中获得经验和发展,这让美术活动真正走向体验,在体验中创造。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同样的形式,有的把游戏上成教学,有的把教学上成游戏,这就是一名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修炼的看家本领。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修炼看家本领,真正地让游戏精神充盈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原载《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南京).2016.10.25~27
摘自:《幼儿教育导读》2017.03下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美术活动中的一段小插曲》小陆阅读人气:808
- 省三等奖:利用多媒体手段巧妙...世外仙姝阅读人气:856
- 专题研讨:如何在创意美术活动...小陶123阅读人气:1265
- 《阳澄湖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活...树叶沙沙阅读人气:997
- 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尝试精神的...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269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如何在游戏活动中选活动?城北玉琼阅读人气:971
- [园长管理]美术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481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快乐天使阅读人气:840
- [园长管理]集体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规...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007
- [教师工作]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小白阅读人气: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