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三模”教育活动原则与实施途径

作者:严辉 王芳芳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宝山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6-20

    [摘要]幼儿园“三模”教育活动因其富含童趣和科学性,是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三模”教育活动开展科学教育必须遵守适宜性、安全性和互动性原则,通过游戏操作与自主探究并重、模型制作与玩具开发兼顾的途径在幼儿园落实。
  [关键词]“三模”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教育策略
  “三模”教育活动,指以陆、海、空三类科技模型活动为载体,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目标导向,在教师引导下,幼儿通过感知、观察、操作“三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三模”教育活动在幼儿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富含科学探究的教育意蕴,深得幼儿喜爱,对其科学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三模”教育活动的价值
  (一)富含童趣,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的操作或做中学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1“]三模”活动正适应了幼儿这一身心发展特点。“三模”兼具观赏性、体验性和操作性,孩子们既可以在实际的接触中感受模型的美,体验模型的各种实用属性,更能够直接动手,在操作中探究和感受一些基础的科学原理。可以说,“三模”并不是教具,而是玩具,孩子们正是在富含童趣的玩耍中,通过可自由拼搭、组合、调试的模型活动,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玩”。
  (二)蕴含科学性,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绝佳载体
  “三模”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是幼儿接触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绝佳载体。在“三模”活动中,科学知识的含量极其丰富和密集,涵盖遥测技术、电子、机械、动力系统、能源供给系统等专业知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让孩子们直接掌握这些概念和科学原理,而只是让他们在玩模型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这些科学魅力,教师甚至都没有必要将这些科学概念展露出来,因为这种学习是体验性的,目的是为幼儿打开一个神奇、丰富、有趣的科学世界,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而不是让他们学习科学概念和知识。
  此外,幼儿园开展“三模”教育活动,还能进一步发展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如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结协商等。同时,幼儿园开展“三模”活动,也需要家庭的配合,可以成为幼儿家庭的玩乐活动,如此不仅将幼儿在园的学习探究活动整合起来,而且能激活幼儿家庭的科学课堂,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二、幼儿园开展“三模”教育活动的原则
  中学生在“三模”活动中侧重于仿真、遥控模型竞赛模式,活动形式是具有挑.战性的绕标、越野、追逐赛、对抗赛等。小学生偏向于无线电遥控、四驱车类,要求其独立完成并试调,竞赛的形式一般为直线竞速赛、耐久赛等。这些都要求参赛者具备多方面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精细动作正处于发展中,[2]所以幼儿园的“三模”活动宜选择简单、直观,符合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且稍高于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能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模型,并围绕这些模型开展活动项目,为此应遵守如下原则。
  首先,应坚持适宜性原则。“三模”活动所选的项目不仅要适合幼儿观察,更要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的感知,有利于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发现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与简单原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发展。活动项目的安排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促使幼儿的操作水平由低向高渐进发展。[3]另外,考虑到幼儿在个体素质、家庭生活条件、个人兴趣爱好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三模”项目选择时还应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多元化发展提供空间。
  其次,应坚持安全性原则。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安全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教师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项目,如“山猫”橡筋动力直升机、“希望号"空气动力快艇等项目的主体零部件均为吹塑纸、PV塑料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材质,同时无须繁杂的辅助工具,可以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再次,应坚持互动性原则。幼儿园“三模”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参与,还要考虑教师和家长的参与,从而以幼儿为纽带,将家庭教育力量和幼儿园专业教育力量整合起来,提升“三模”活动效能。除此之外,孩子在操作模型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这种微观层面的互动是提升“三模”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条件。
  三、“三模”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游戏操作与自主探究并重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个体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和生活积累,因为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能被幼儿感知的经验。因此,在开展“三模”教育活动时,首先应以幼儿的体验游戏为基础,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引导幼儿自主探究,促使幼儿乐于自主探索。与此同时,幼儿在体验“三模”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发现问题正是幼儿进行探索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内在动机,促进幼儿思维的积极发展,形成问题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适时有效的指导,促使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幼儿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必然会主动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游戏操作与自主探究的统一。
  而经过多次活动后,幼儿一般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操作倾向和模式,闭合思维逐渐产生。这时,教师就需要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把握幼儿现有的知识水平,由浅及深、由旧引新,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和矛盾处,引导幼儿通过大胆猜测一动手操作一表达交流一操作验证等递进式策略,叩开新知识的大门,形成新的操作模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三模”活动中有趣的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另外,心理学研究证实,激发幼儿参与竞争的热情和动力,也可以让幼儿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尤其是中大班幼儿已经萌发竞争意识,对于很多幼儿来说,参与到竞争性的活动中比获胜更为重要。此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活动的契机,组织开展“三模”游戏竞赛活动。这种竞赛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自主操作的科学品质,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热情。
  (二)模型制作与玩具开发兼顾
  模型是蕴含了成人开发意识和教育观念,按照一定规律形塑的既成事物。一般而言,模型一方面是对既定事物的模仿,凸显了既定事物的特征;另一方面,模型具有典型的操作性,尤其是教育领域应用的模型,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教育性和趣味性,也就是具有玩具的性质。对“三模”活动中的模型,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组合、拼接、安装、调试等多种方法进行操作,而且可以将生活中的玩具加入其中,进行比赛、游戏、观赏等活动,真正实现游戏与学习的完美融合。[4]同时,模型的组件是可以拆装的,具有重新组装、产生新模型的功能。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对这些模型进行拆拆拼拼,改变其原有的形态,生成新的玩具。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宝贵过程,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拆解,通过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发现正确的安装步骤和方法或更多的玩法。
  此外,“三模”活动还涉及到许多动态操作和流程,单一的图片无法完整诠释,因此既需要教师使用实物呈现的策略,让幼儿进行外观欣赏,了解其外部结构,又需要教师提供生动具体的科学实验视频、演示视频、现场实时摄制视频等,让幼儿明了模型的内部构成。只有实物与虚拟两者结合,幼儿才能很快理解“三模”科学知识和原理,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操作与游戏开发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64-66.(DingYueling.OnthePracticeofKindergartenCurriculumthroughGames[J].Studie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2015,(12):64—66.)
  [2]陈树杰,蔡殿军,刘振民,唐豫翔.幼儿科技活动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6:89-91.(ChenShujie,CaiDianjun,LiuZhenmin,TangYuxiang.TheTheoryAndPracticeofChildren’SScientificPlays[J].Tianjin:ScientificandTechnologyTranslationPublishCompanyofTian-jin,2006:89—91.)
  [3]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7):60-62.(LiHuaiqing.OntheProblemsofChildrenScienceEducation[J].Studie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2010,(7):60一62.)
    [4]冯雅静.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3):67-69.(FengYajing.TheImplementationStrategyofKindergartenScienceGameActivities[J].Studie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2015,(3):67—69.)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16.04
编辑:cicy

上一篇:儿童“模式”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及其支持性策略

下一篇:保全童心是弘扬传统文化——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晓东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