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收藏活动特点及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

作者:许丽萍 隋静  来源:北京军区空军育翔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3-15

    每个幼儿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收藏,一张贴画、一块石头、一张车票都有可都成为他们眼中的珍宝。幼儿在收藏过程中会将“藏品”分类、整理,与他人分享。实际上,幼儿的每一次收藏都是在主动地探索周围世界,表达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选择、判断、分类、表达、坚持,也养成了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个性品质,收藏活动对其具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然而,许多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并没有对幼儿的收藏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误区。其一,许多教师、家长会忽视这种收藏行为,将其视为无意义的活动,幼儿的一些藏品常被当作“垃圾”或是“废物”。其二,存在着“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缺乏对幼儿兴趣的关注,把幼儿自己的收藏变为教师主导下的收藏。
  因此,我们认为在幼儿收藏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1.解读幼儿的收藏行为,研究幼儿收藏活动的特点以及发展的价值;2.将幼儿的收藏作为教育资源,探索幼儿收藏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支持策略,同时,探讨家园合作支持幼儿收藏活动的策略。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幼儿收藏活动的特点和教师支持策略的相关理论经验。
  幼儿收藏活动的特点
  1.幼儿收藏活动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幼儿收藏活动具有自发性的特点,主要是受兴趣和需要的直接影响,收藏完全出于自发自愿,不带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和色彩,有价值或是无价值的物品都是他们收藏的对象。收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兴趣的满足,是幼儿的本体性游戏——由幼儿主动发起,给幼儿带来快乐。他们的收藏是最纯粹的收藏——边藏边玩。
  2.幼儿的收藏品种类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学前期幼儿思维的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5岁以后抽象思维才开始萌芽。因此,幼儿喜欢收藏色彩鲜艳、形象具体、外观漂亮的物品。诸如,各种各样的石头、形状各异的贝壳、精致可爱的娃娃、不同功能的玩具汽车、印有各种图案的小卡片等等。我们将幼儿这些名目繁多的“藏品”进行分类,大致有七类。
  玩具类:各种娃娃、各类汽车、拼插类玩具、玩具枪、毛绒玩具、积木、各类型动画片附属产生的系列玩具如变形金刚等;卡片类:各种各样的小卡片、小贴画、门票、广告彩页等;饰物类:发饰、书包、小挂件、围巾、珠子、项链、小亮片等;图书类:各种类型的书籍、漫画书、故事书等;杂物类:小石头、树叶、纸盒、贝壳、瓶盖、商标等;经济类:各种纪念币、硬币等;其他类:文具、食物、CD光盘等。
  可以看到,首先,幼儿喜爱收藏的物品相当广泛,物品也比较丰富。即使同一类收藏物品,其本身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类别。其次,幼儿收藏的物品大部分是来自他们身边,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是幼儿比较容易收集到的。第三,幼儿收藏的一些物品价格比较便宜,有的物品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金钱的代价。
  3.幼儿的收藏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
  即男孩与女孩收藏的物品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学前期是儿童发展性别认同和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幼儿主要通过选择玩具和日常活动内容来反映性别角色。因此,男孩、女孩在收藏行为方面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男孩更喜欢收藏的物品有玩具飞机、手枪、汽车、火箭、怪兽、变形金刚、坦克等,这些物品都充分地展现了“男子汉”的气概。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变形金刚、铠甲勇士、奥特曼等动画中的英雄人物是男孩喜欢收藏的对象,而那些“坏人”形象的玩具极少出现在他们的藏品之中。具有正义感和超强能力的奥特曼、蜘蛛侠等是男孩所崇拜的对象,他们在欣赏、整理自己的藏品时,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大英雄,或是一个充满正义的警察、超人,他们用自己的藏品玩打仗的游戏,会“开着消防车救火”“开着警车抓坏人”,这些都让他们的自信得到充分的满足,也恰恰体现出男孩的勇敢精神和阳刚之气。
  女孩更容易收藏一些毛绒玩具、娃娃、发卡头饰、花纸、卡片以及好看的小手帕、树叶、贝壳等。女孩天生爱美,具有“母性”情结,洋娃娃几乎是她们最喜欢收藏的一种物品,不仅因为洋娃娃有着漂亮的外貌,而且女孩可以像妈妈一样照顾这些娃娃,如给娃娃打扮、喂饭、穿衣等,有时还会抱着娃娃给它讲故事,为娃娃制作漂亮的头饰、服饰等,这也体现了女孩生性细腻温情、温柔体贴等特点。
  4.幼儿的收藏表现具有稳定性、坚持性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幼儿收藏行为的稳定性和坚持性。幼儿的收藏行为在小班就会出现,一直延续到大班乃至上学。他们的收藏品种会随着成长增多,也会表现出更加爱惜藏品、喜欢与同伴分享收藏经验、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藏品、经常性地整理藏品等情况。
  其二,幼儿收藏某种物品的稳定性和坚持性。为了解幼儿是否会经常更换藏品,我们进行了追踪调查,在小班时开展了“喜欢收藏什么物品?是否会经常更换?”的调查,等到这一批幼儿升入大班,我们再次开展了“喜欢收藏什么物品?与小班、中班相比是否更换了藏品?”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7%的幼儿不会更换藏品,但是会增加一些其他类的藏品。
  教师支持幼儿收藏活动的策略
  1.关注收藏行为,鼓励幼儿个性化收藏
  收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着很大的发展价值。教师对于幼儿的这种行为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从更专业的角度来看待。首先,要关注幼儿收藏行为的出现,当发现幼儿乐于将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收集在一起,或是对某件特殊的物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说明幼儿的收藏行为已经出现。其次,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收藏活动,不要将幼儿的藏品当做“垃圾”或是“废物”处理。容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去收藏,并真诚地肯定、鼓励幼儿的想法,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收藏的世界里体会到快乐。最后,要去解读幼儿的收藏行为。“收藏”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思想的另一种语言,透过他们的收藏品我们可以直接而客观地了解到幼儿的喜好,了解他们的所感、所想。
  幼儿的收藏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活动。面对同一收藏对象,不同的幼儿,由于他们的年龄、经历、家庭环境等不同,就会有着不同的审美和理解。教师要鼓励幼儿形成自己的判断,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感受,收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在幼儿收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
  2.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每一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藏品,有着自己收藏的独特经历,他们非常乐于将自己的藏品故事与他人分享。为幼儿搭建一个与他人交流的平台非常重要。
  其一,设置收藏角,拓宽幼儿展示平台
  随着收藏活动的开展,教师发现幼儿之间每天都会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藏品,有的幼儿还把藏品带到幼儿园来,为同伴展示、介绍。见到如此情景,教师在班中设置了专门的区域——收藏角,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藏品带到园中“安家落户”,引导他们之间相互欣赏,共同感受。例如,很多男孩都喜欢收藏汽车,于是设立了专门的收藏区——汽车城。
  其二,打造博物馆式公共区域,提升幼儿收藏品味
  为了给予幼儿更加广阔的展示自己藏品的空间,我们充分挖掘与有效利用幼儿园各种显在和潜在的空间资源,将收藏空间从班级之中拓展到幼儿园的公共区域,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也打破了原来以班级为单位的区域活动形式,帮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体验。通过研究,我们逐渐形成了创设博物馆式的公共区域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我们同幼儿共同划分了各个公共区域,布置了大、中、小班专属的公共区域。各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定期展出自己的藏品。这样一来,同年龄班、不同年级的幼儿都可以相互参观,欣赏自己与他人的藏品,获得不同的体验。这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增加了幼儿自己创设环境的机会,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与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互动。
  其三,创建儿童美术馆,支持幼儿多元发展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幼儿自己收集藏品、与同伴分享藏品、展示藏品,美化和制作藏品等活动,逐步和幼儿一起创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儿童美术馆”,从而将幼儿的收藏活动引向更深层次、更多元的发展。
  美术馆内设置了展示区、操作台、工作室、游戏区等,幼儿定期会在馆内开办“藏品展”。展览什么藏品、如何布展、展览的门票设计、海报的宣传等都是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生成新的活动、新的游戏,让孩子借助“收藏活动”的平台获得多方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藏品进行深度观察、探索、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的记录放入美术馆中。这样,美术馆中每一件物品不仅是单纯的展出,而是有着幼儿自己的观察、记录、游戏过程的成果。
  3.支持自主学习,引导幼儿多方面发展
  其一,主动探究,扩展藏品认识
  收藏是幼儿的游戏,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的藏品是无生命的,但是如果我们帮助、鼓励幼儿去挖掘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支持幼儿不仅成为藏品的收集者、拥有者,更要成为主动探究藏品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的真正的“收藏家”,这样的藏品就会充满生命的力量,收藏活动也能变得更富有意义,还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快乐与发展。在幼儿的收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等活动形式引发幼儿对藏品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让幼儿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如,有的幼儿喜欢收藏石头,教师就为幼儿提供相关书籍,鼓励幼儿通过询问、上网等方式去了解有关石头的各方面知识;请家长带领幼儿去地质博物馆参观、去户外捡拾小石头;引导其与同伴相互交流收藏石头的经验等,这些方法都有效地支持着幼儿扩展对石头的认识。与此同时,幼儿对石头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其二,主动探究,满足创造需要
  藏品是幼儿的“玩具”,他们喜欢与藏品进行各种游戏。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藏品的各种玩法,满足游戏的需要。如,让收藏同一类藏品的幼儿成为一个小组,相互介绍自己收藏的经历,并利用藏品进行游戏。有的小组将收藏的大小不同的包装盒搭成房子,有的小组发现“各种汽车”功能有很大不同,有的小组用收藏的各种卡片拼摆成不同的造型,有的小组发现收藏的娃娃有着不同的材质:塑料的、布的、毛绒的等……孩子们高兴地谈论着自己的发现,同时他们的好奇与探究心理也大大提升,每天自发地在收藏角进行各种小实验、小游戏,不断地获得新的体会与感悟。
  其三,有序收放,培养良好习惯
  随着幼儿藏品的增多,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更合理地收放藏品。中、大班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收藏藏品的方式,并引导幼儿讨论哪种方式更好,让幼儿自己总结好方法,引导幼儿保护藏品。小班教师与家长配合,请孩子将藏品在家的存放方法拍成照片拿到园中,幼儿观看、交流。同时,建议家长要在家中为幼儿的藏品专门设置地方,引导幼儿自己管理好藏品,学会分类,养成玩后整理的好习惯。让幼儿不仅爱收藏,也会收藏。
  4.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收藏情趣
  其一,引导幼儿收藏活动中不攀比
  在开展收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从众、攀比现象。这说明幼儿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这种心理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此,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向积极的一面发展,比一比谁更会保护、爱惜自己的藏品,谁的藏品收拾、整理得好等,改变幼儿之间相互攀比谁的藏品多,谁的藏品更昂贵、更精美的现象。如,某大班的许多女生都喜欢收藏芭比娃娃,她们总是会聚在一起相互谈论,其中有一名女孩收藏了50多个各式各样的芭比娃娃,对此许多孩子都非常羡慕,有的孩子向家长提出也要购买新的芭比娃娃。发现此种情况,教师开展了“小小设计师”、“我是芭比公主”等活动,引导孩子为芭比设计裙子、书包、发饰,自己装扮芭比娃娃,故事表演……孩子们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攀比现象,而且也拓展了更多的游戏内容,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与发展。
  其二,鼓励幼儿收藏情趣回归生活本真
  幼儿的收藏活动绝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收集,而是对心灵的塑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操作、摆弄自己的藏品,会与藏品“说话”、装扮,进行各种游戏,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利用藏品,在想象和表现中获得愉悦和成长。引导幼儿养成积极的收藏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最初的收藏是有着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的“有趣”,教师要逐渐引导幼儿走向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的“乐趣”,并为今后发展到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的“情趣”做准备,而这种持续的兴趣对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发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当教师发现孩子沉迷于收藏那些电子产品的游戏、迷恋收藏几百元甚至动辄上千元的昂贵玩具时,会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去收藏身边不需要付出多少金钱但却有着丰富价值的物品,如树叶、种子、石头等自然界的事物,小盒子、卡片等废旧材料,让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美,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5。家园形成合力。同心协力促幼儿发展
  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开放日”“班级博客”等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收藏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让家长也能关注、支持幼儿的收藏活动,形成家园合力促幼儿发展。同时,利用家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助。
  一是,家长助教进课堂,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如,某大班家长喜欢收藏世界杯队服,他将藏品带到园中为孩子讲解,他的收藏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不仅欣赏了这位爸爸的队服藏品,还了解到世界杯历史,在与家长互动中知道了成人的收藏世界,开阔了眼界。二是,组织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增强亲情感受。如,我们开展了“童年的收藏”“小小藏品展”等亲子活动,许多家长把自己的藏品也带到幼儿园来,与孩子们的展览放在一起展出,展览会上家长和孩子一起介绍藏品、参观展览,还和孩子进行各种互动游戏。展览后,许多家长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如“收藏活动让孩子更加爱惜自己玩具,做事更加有条理”;“孩子的收藏给他们一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8.自然融合资源,优化幼儿园园本课程
  其一,一日生活中渗透收藏活动,深化课程资源
  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入手,将收藏活动自然融入到幼儿生活之中,使其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生活活动中,教师利用晨间活动、过渡环节等开展“藏品的故事”“藏品大变身”等活动,幼儿介绍自己的藏品,可以介绍自己的藏品的特点、从哪里收集的、收藏了多少件等,还可以与同伴互换藏品,共同游戏。这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讲述、交往的机会,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区域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藏品进行各种游戏。有的幼儿将自己收藏的石头、树叶放到美工区,进行美化;有的幼儿将自己收藏的十多辆玩具小汽车放到建筑区,与同样收藏玩具汽车的爱好者共同为它们搭建车场;有的小女孩则把芭比娃娃放到娃娃家,为她梳头、换衣服、做饭,还把娃娃放到小推车上带出去“逛街”;有的幼儿把自己收藏的图书带来给同伴、老师讲述……幼儿收藏的兴趣更高了,而且他们也创造出了新的游戏,获得了新的快乐。
  集体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活动,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收藏的经验,引导幼儿自己总结收藏的好方法、了解同伴的收藏兴趣、统计全班幼儿的收藏种类等。教师还会为幼儿讲解关于收藏的一些故事,扩展幼儿的认识,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户外活动中,教师会引导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发现自然中美丽的事物,扩展幼儿的收藏视野,寻找更多的事物增加到自己的“收藏队伍”之中,支持、鼓励幼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
  其二,生成主题活动,丰富课程资源
  根据幼儿喜爱收藏的物品生成主题课程,让幼儿获得更多发展。如,教师发现幼儿喜爱各种各样的卡片,根据此内容生成主题活动,引发幼儿更深入探索有关卡片的各种问题,如卡片的用途、卡片可以怎样分类、卡片都是什么材质的、卡片的设计是怎样的、如何利用废旧的卡片制作东西等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构建一个发展的平台。
摘自:《学前教育》2016.01
编辑:cicy   

上一篇:好朋友——师幼沟通的催化剂

下一篇:在儿童行为观察中促进师生共成长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