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的“照着讲”与“接着讲”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6-01-1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改革的重大使命。弘扬始终是个过程,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是“照着讲”与“接着讲”的过程。所谓“照着讲”,我认为就是原原本本、老老实实,把传统文化落实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而所谓“接着讲”,我以为就是要接续,要发展,以至于创造。无疑,“照着讲”和“接着讲”相结合、相统一,弘扬的任务才能全面、准确、真正地落实,反之,假若只有“照着讲”,而无“接着讲”,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闪耀时代的色彩,就不可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弘扬。
早在1933年,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讲过类似的话:现在中华文化遇到了大困难,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解决之道在转变,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才有出路。梁先生的长子梁培宽受其父的影响,用一个比喻来阐释“转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好比一棵古老的大树,这棵大树的叶子不断脱落,枝条死了很多,树干也伤痕累累,只有树根幸好还比较好,这就是古老中华文化之根。……他还会发出新的芽,生成新的枝条,最后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参考材料:2014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7版《中国文化的“老道理”》)。梁先生父子所说的“转变”,其实说的是创造性转化,而转化的根基就是它的根、它的魂。在社会主义实现“四个全面”逝向世界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转变、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导方针。
值得重视的是,在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不少方面是有失偏颇的。比如,过多地在文化形式上下功夫,穿着古代的服装,行着古代的礼节,捧着古书,学着古人的样子读起来、唱起来。比如,恢复传统中的文化节日,演绎出开笔礼、状元礼、毕业礼,仍是那样的打扮,仍是那样的动作。我决不是一概反对,而是说,这些都是形式,而非根、非魂,非真正的文化精髓。这样的做法容易让今天的孩子囫囵吞枣。这种做法只重视“照着讲”,其实是对“照着讲”没有准确把握,甚至是误读,其结果必然是误导。比如,尽管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但决不意味着中华文化只有儒家,还有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家各有所长,我们应使他们相辅相成,用“新子学”来共同教育今天的孩子。再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的今天,如何以开放的心态,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尊重、吸纳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培植学生开阔的胸怀和视野,这方面同样要加强。总之,“接着讲”,我们的研究、落实是不够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表现在许多方面,依我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当今儿童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的阐释。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研究儿童、贴近时代的过程。若此,才是真正的“照着讲”和“接着讲”。
(《中国教育报》2015年7月15日 成尚荣/文)
摘自:《学前教育研究》2015.12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弘扬传统文化 重温红色经典落叶归根阅读人气:750
- 家长对苏州文化的了解调查表兮然阅读人气:767
-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酒和茶是...丰台三幼刘劲翎阅读人气:1368
- 幼儿穿园服是推进幼儿园文化建...折射光阅读人气:486
- 新课程改革,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彩色和弦阅读人气:1134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什么是幼儿园班级文化建设?mengmeng阅读人气: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