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的屋檐——大班主题搭建活动“祈年殿”

作者:齐振燕  来源:北京市第六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7-28

    孩子们搭建祈年殿已有一段时间,但搭建的都只是主体部分——三层大殿和平台,始终没有殿檐。
    阶段一:在不断试误中反思
    有一次,我启发他们:“祈年殿已经搭得挺整齐了,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还是没有搭殿檐呢?”
     “真的很奇怪。”“是搭不住吧,我上次想搭殿檐就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了。”“我也搭过,又没有胶水,当然会掉了。”“也不能用水泥,怎么能粘得住。”
    我继续启发:“那就没有好办法吗?”“没有。”“我觉得有吧,咱们的房子都有房檐呀。”“那是因为有水泥。”“搭不住,怎么办?”“没有殿檐还叫什么祈年殿?”“就是的,一点都不像。”“那怎么办呀?也没有更大的圆形了。”“咱们想更好的办法呗。我要看看殿檐到底是什么样的呀。”
    孩子们接下来曾试图搭建殿檐,可总也搭不住,也曾跑来寻求我的帮助。“齐老师,能帮我们找一个大一点的圆形吗?”“圆形还是不够大,能再大一些吗?”“圆形还有再硬一点的吗?太软了不行。”“祈年殿的房檐到底是什么样的呀?”……
    一段时间以来,为什么搭不住房檐,成为了关心建筑区的孩子们的最大困惑。孩子们凭着自己对殿檐的理解,在搭建的过程中,隐约感到殿檐的搭建与位置大小有关系,认为可以用增大面积的方法实现自己搭建殿檐的设想,所以一再要求增大面积。
    这很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逻辑。他们的原有经验是悬空少一些的殿檐是可以搭建的(因为他们搭的大殿的顶层是有殿檐的),但用来给大殿盖顶的圆形已经增加了很多次,下面的悬空多的殿檐却始终无法搭建。
    显然,孩子们在试误的过程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认知冲突:虽然靠增加圆形面积的方法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孩子们能想出的最大圆形——包饺子用的竹子盖帘,还是显得太小。
    孩子们实在找不到更大的圆形了。于是,每次总是只搭建祈年殿的主体和平台,不再理会殿檐的存在。
    阶段二:在观察中积累经验
    知识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遇到困难、有认知冲突时,孩子们才会有追求平衡的需要。他们凭着对搭建圆形房子的兴趣而搭建祈年殿,但对祈年殿的了解却并不多,对悬空的殿檐更是知之甚少。看来孩子们有必要近距离了解天坛了。
    见很多孩子都围了过来,我提议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再次参观游览天坛,观察了解祈年殿。带着疑问游玩之后,孩子们不仅关注了天坛的天圆地方、祈年殿干什么用的、由几部分组成的,更对悬空殿檐的搭建着了迷。
    阶段三:集体活动中提升经验
    作为老师,我决定诱发孩子们的原有经验,在孩子们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组织活动,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于是,在活动区游戏结束后,我组织了集体探究活动“悬空的小秘密”,意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积木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时有所发现的快乐。
    活动由三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铺垫,后一个环节又是前一个环节的经验延伸。
    活动一开始,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认为用积木搭建殿檐(悬空多的)是不行的,因为呆不住。对此,我请孩子们每人拿一块搭建殿檐的积木在桌子边上试一试,看能不能悬空。结果是预料之中的,在第一次探索中,我帮助孩子们梳理了原有经验,明确了什么是悬空现象。同时,由于大家的积木在桌子上探出的长度多少不同,孩子们发现了悬空也可以有多有少。
    第二次,我们尝试探索、体验让悬空的长度最多的方法。借此,聪明的孩子们立刻发现了问题:“桌子的地方大,悬空一点当然可以,我们搭的祈年殿的边很小,就会掉下来。”
    “地方小就没有办法了吗?就一定会掉下来吗?”我笑着接住了孩子们的话,并抛还给了孩子们,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
    孩子们虽然犹豫着摇了摇头,但是他们知道,事情没有绝对,由此主动提出进行第三次探索活动。
    通过尝试、比较,孩子们发现了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悬空的成功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从而获取有关搭建悬空的相关经验。
    阶段四:寻找更好的办法
    幼儿理解了积木悬空面积多少与辅助材料重量的关系,利用这一新经验,解决建筑区的殿檐搭建问题,自然轻松了许多。
    首先,孩子们重新调整了每一层选用的材料。他们把相对重一些的长方体积木用在了悬空最多的第一层殿檐之上,合理的配重,合作的力量使他们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进而,孩子们更加注重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他们知道,要想使殿檐悬空最多,有人按着最有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同伴甚至是老师参与合作,共同搭建,每当这时,建筑区总是充满了紧张与和谐的气氛。
    一天,皮皮等几个孩子又邀请我帮忙。为了引发幼儿对这一现象的思考,我笑着说:“总是这样帮你们扶着,太累了,我都成了八爪鱼了。”孩子们一阵大笑过后:“没办法,积木不够重。”
    “没办法吗?”我追问。“我想想……”“积木多一点就够沉了,咱们先搭这一边试试。”
    “我也有一个办法,悬空少一些就行了。”“不好吧?”“搭完了再往外拽成悬空的呗……”
    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再一次震撼了我,推与拽的动作之中囊括了他们对悬空的深度理解。他们每一个新的动作都是探究,每一个动作的成功都是探索的成功,各种各样的探索和探索的乐趣组成了他们精彩的生活。(未完待续)
摘自:《学前教育》2015.06
编辑:cicy

上一篇:安吉游戏背后的保障体系

下一篇:“安吉式运动”:伴随游戏的运动行为——一次小班区域运动中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与指导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