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指南》引发的对大班数学活动的思考

作者:李亚男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第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5-03-16

        2012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了解了《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的三大目标和其相应的教育建议后,我与全园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讨论。我们分年龄班整理并分析了幼儿一日生活中,除去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外的其他生活环节中,所接触到的和数学认知相关的活动内容。

        我所在的大班组将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分为过渡环节、户外活动和值日生工作3个主要环节。诸如,挂放毛巾和水杯——一一对应、摆放,收放户外玩具器械——简单分类和按规律排序,值日生发筷子——点数和一一对应等活动以及其对应的数学认知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讨论结果让我们大班组以及所有老师都出乎意料。短短10分钟的时间,仅仅是大概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生活中隐藏着的数学问题!

        我重新拿起《指南》阅读数学认知部分的56岁儿童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对照着我们整理的内容一条一条地看,忽然想到了我们班孩子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发错筷子。

        在我们的幼儿园,一般是一张桌子坐四位小朋友,但孩子每天来园人数不定,一张桌子有时可能坐二至六位小朋友不等。值日生做值日时,要把筷子发在每桌中间的公共盘里。所谓发错筷子,就是每当所有小朋友坐下吃饭时,总是出现的多筷子或是少筷子的情况,有时是一双,有时是一根。我观察了两个星期,几乎看到了所有孩子发筷子的情形,发现每个孩子发筷子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有些孩子是一双一双地点数发放,这样发筷子的动作一般会快一些;有些孩子是一根一根地点数发放,这样发筷子的动作一般会慢一些。而且,孩子点人数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孩子是先点清一桌有几个盘子再发,有的孩子是直接对应着盘子一个挨一个地发。所以错发筷子有时是一双,有时是一根。

        顺着这个思路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来玩发筷子的游戏,解决发错筷子的问题。对照《指南》,我梳理了发筷子活动的目标和流程,将活动目标定为:讨论并发现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发错筷子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体验并感受对应、点数和“加”的实际意义。整理好思路和教案,我便在班上开始实施。

        以问题“值日生的任务最难做的是哪一件?”引发孩子对发错筷子的关注。请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发筷子的,帮助孩子梳理出各自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赛,用实际操作来验证用哪一种方法发筷子又快又准确。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一起发现、讨论的方法,让孩子们以及我都感到非常有意思!

        如何确定一桌的人数也就是筷子总数呢?有的孩子说自己是先数一下一桌有几个盘子,有的孩子说自己不数盘子有几个,直接对应桌子上有的盘子数量来发。我根据孩子讲述的方法,简单做了记录。(如下表)

        发筷子的方法

确定筷子数量的方法一:

确定筷子数量的方法二:

先数盘子

对应盘子

之后,请孩子将自己的名字贴到自己使用的方法里。确定好数人数的方法后,我们开始讨论发筷子的方法。孩子们告诉我,可以按照人数一双一双发,也可以一根一根数出总数发;可以对应盘子一双一双拿,也可以对应盘子一根一根拿。至此,孩子们总结出了四种方法。(如下表)

发筷子的方法

确定筷子数量:先数盘子

确定筷子数量:对应盘子

一双一双发

一根一根发

一双一双发

一根一根发 

孩子们再次把自己的名字挪动到自己的发筷子方法里,知道自己用的方法是这样四种:

数好盘子数量一双一双发;

数好盘子数量一根一根发;

对应盘子一双一双发;

对应盘子一根一根发。

这样梳理和小结后得出的结果,孩子们感到“特别科学”!而他们在讨论、小结中展现的条理性真的让我感到吃惊!

按照发筷子的方法,我们进行了四次计时比赛,规定发7双筷子用时最短的为最优方法,确定出一种最准确且快速的发筷子方法来。通过孩子的实际操作、统计结果,最终确定:先数盘子,一双一双发的方法是最准确且快速的。

那么,有了这么好的方法,我们是不是每次都能发对筷子了呢?很显然不是,还需要我们小朋友认真、仔细地对待发筷子这件事情。

这一次的数学活动让我颇有感慨。《指南》中提到的“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为我做数学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从生活中来的问题,往往更容易吸引孩子。而且在做活动准备和实际操作时更加易懂、方便,节约了向孩子介绍怎样做的时间,把更充分的时间留给孩子思考、讨论、操作。这一次的活动内容是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过的发筷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的方法,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梳理出自己的方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去尝试、验证自己的方法。孩子通过发筷子的竞赛游戏不仅体验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也在操作中体验并感受了对应、点数和“加”的实际意义。而对发筷子的思考、讨论、操作和总结,都让孩子体验并感受到:原来生活中的问题真的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反思过这次活动后,我又一次打开《指南》翻看,感到自己对其中蕴含的意义体会得更深了一些。在数学教学中,作为老师要注意观察、收集孩子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孩子多角度思考、换方法解决。同时,也应该鼓励、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发现。如果孩子能把诸如发筷子这样的生活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才能说明他们能够把生活情境与已经具有的数学经验联系起来。而这样的数学经验的积累对于他们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摘自:《学前教育》2015.02

编辑:cicy

上一篇:《指南》在问卷中的传递与落实

下一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感触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