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作者:徐则民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传时间:2015-02-06

    当游戏结束时,有的孩子满足,有的孩子遗憾,有的孩子尽兴,有的孩子意犹未尽……于是,教师便组织孩子围坐在一起交流和分享在游戏中的经历与体会。或许,因为是“经常做的事”,所以“如何组织一场高质量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便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
    记得有一年,我还曾专门撰文提炼了教师在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时的几个关键点,如在内容上应“捕捉闪光点”“聚焦矛盾点”和“诠释未知点”;在组织实施中应多鼓励幼儿“说自己的事”,多引导幼儿表述游戏的过程,让幼儿“弄懂别人的事”,多创设机会让幼儿“有话大家说”
    然而,这样的建议真的有效吗?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教师围绕着游戏中自己的经历来组织“交流与分享”活动,会忍不住对那些没有被“眷顾”的孩子充满记挂:这些孩子的游戏过程快乐吗?他们有哪些经历和想法呢?
    很多时候,我们看着教师紧抓着一个幼儿在游戏中的片段经历,不停地以此提示和启发其他孩子,生怕孩子们错过学习机会,心急火燎地去引申和拓展课程,心里免不了感慨:教师如此辛苦施教,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教育理念。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教师头头是道地分析着幼儿的游戏经历,振振有词地阐述着今天“交流与分享”内容的必要性,更多的担心涌上心头:教师是否更应该去思考“交流与分享”的有效性,去验证今天所交流的内容对之后游戏的影响?教师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更多地去思考明天、后天乃至下一周的游戏进程?
    很多时候,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环节背后充斥着大量的成人思维。大家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有责任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富有意义。于是,这个环节便被教师预设为推广信息、梳理问题和提升经验的平台。
    但是,我还在纠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以教师的身份来组织活动呢,还是应该继续担当游戏中那个“年长一点的玩伴”呢?
    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出童年时的经历:每天和同伴们一起在弄堂里疯闹,直到晚饭时间即将来临,爸爸妈妈发出“好回家了”的指令后,我们的游戏才会收场。满头大汗的我们一边往家走,一边还意犹未尽地与同伴絮叨:“今天我赢了三次,你才赢了两次!”“今天你赖皮,我做木头人的时候你偷看过的!”“我的沙包有点破了,你能叫你妈妈帮我补一补吗?”“明天我们叫上×××一起来玩,好吗”……
    我忽然醒悟。这,不就是孩子间自发产生的“交流与分享”吗?我们聊的话题未必都“高大上”,交流的内容也始终围绕两个方面:今日的游戏结果和明日的游戏计划。这些交流与分享的话都是我们想说并能说的。
    有一次,在一个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活动中,一个男孩眉飞色舞地介绍说:“今天我是小记者,想好了三个问题要去采访娃娃家的妈妈,可能她在忙,我敲了两次门她都不开门,后来我就一脚踢开娃娃家的房门,她没办法就接受了我的采访。我问了她……我还问她……”记得当时教师面对始料未及的男孩“踢门闯家”的情节没有一丝尴尬,不仅机智地帮助孩子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事后还欣慰地说,还好有“交流与分享”环节,不然都不知道孩子还有这样的游戏情节呢!
    可见,幼儿本身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介绍是否精彩到位,也从不衡量自己的讲述对别人是否有借鉴意义。在“交流与分享”环节中,他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小手,踊跃地想要表达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相比而言,他们更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说话的机会。因此,倘若教师真能将“满足幼儿的交流愿望”“在分享中了解幼儿做游戏时的所思所想”作为“交流与分享”的目的的话,这一环节是不是会更有趣和有效呢?
    教师就当一个听众吧,听孩子说说游戏中的那点事,帮孩子延续游戏的快乐和精彩,同时还能知道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许多趣事,并为推动游戏的后续发展寻找契机。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cicy

 

上一篇:田野课程中种养区域活动的开展

下一篇:在建构游戏中关注幼儿的成长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