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指导 耐心倾听

作者:陈一平  来源: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4-10-2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对5~6岁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等具体要求,落实《指南》精神,实现语言发展目标,需要我们研究阅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在大家熟悉的《三只小猪》的故事中,狼是反面形象,这也符合人们习惯的对狼的认知与理解。而图画书《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保留了故事《三只小猪》的结构和角色,灵活地转变了角度,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是非对错因果关系,让读者在似乎相似的情景中领略到了出乎意料的情节。在这样的作品中,幼儿能够看到什么?幼儿在阅读、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在幼儿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提供支持和帮助?如何让幼儿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多元地解读文学作品?我们在该绘本的阅读指导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调整活动目标,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以往,我们在设计阅读活动时,一般都会把目标主要定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方面,如“初步熟悉故事情节,知道故事的主要角色(狼和三只小猪),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认识到狼的欺骗行为,知道不能被谎言所欺骗”等。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教师在活动设计和组织中会更加注意引导幼儿关注与达成目标有关的画面信息,注重通过问题把幼儿的视线引向相关的“重点”画面。事实上,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的阅读理解往往是受限制的。
    幼儿阅读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有序、细致地观察图书画面,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尝试解读。因此,我们将该活动目标定为:细致地观察画面,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通过观察到的画面信息猜测故事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不急于将故事内容告知幼儿,而是给予幼儿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关注幼儿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我们知道,每个幼儿在阅读前都带有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因此他们在阅读中的关注点各不相同,阅读方式也各有不同。在幼儿的自主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从前往后仔细地阅读,有的浏览过后再次阅读,有的则简单看过后等待教师解读;有的自己独立阅读、静静思考。有的边看边自言自语,有的则急于与同伴、教师分享;有的幼儿识字,试图借助文字来了解内容,更多的幼儿被画面所吸引,阅读书中人物的形态、动作和房子倒掉后的混乱场面……
    在这样的自主阅读中,幼儿虽然还不能理解故事情节到底是怎样的,但是通过观察,他们已经关注到画面的细节信息,并进行了初步预测,为后面的进一步理解奠定了基础。
    二、减少活动环节,保证阅读理解的时间
    阅读理解能力是在阅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通常,我们在幼儿集体阅读活动中采取的方式是:自主阅读、阅读交流、教师读书、师幼共同阅读,最后再组织讨论。每个环节对于幼儿的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要,但由于集体阅读活动时间有限,班级幼儿人数多,幼儿自主阅读和交流的时间都不够充分。为了在规定时间里完成集体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有重点地让幼儿交流几幅画面的内容,忽略或放弃对其他画面的阅读指导。此外,由于活动时间短,参与交流和表达的人数也很有限,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追问幼儿的想法,倾听幼儿的表达,在匆匆而过的教学组织中有时甚至会代替、曲解幼儿的想法。
    在《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中,狼为吃掉小猪寻找了各种理由,比如:吃小猪是天性使然;重感冒打喷嚏是不得已的;自己是要为奶奶做生日蛋糕才去小猪家借糖的……但其实有很多破绽暗藏在图画中,需要幼儿细致地观察才能理解。那么,我们如何放慢阅读指导的过程,给幼儿充分阅读和表达的时间,从而让自己有充分观察幼儿的时间呢?
    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尝试减少集体教学的组织环节,来放慢阅读指导过程,使幼儿有时间能够充分阅读和表达:环节一,引出图书,萌发阅读兴趣;环节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图画书;环节三,分享与阅读,理解作品内容。于是,孩子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细节:狼打了个大喷嚏,房子都被大喷嚏给打倒了,旁边的房子歪了,它的蝴蝶结领带都掉了,眼镜也歪了,小猪被砸死了;窗户上有个狼尾巴,还有小猪。猪老二在刮胡子,因为它拿着一把刮胡刀。狼的鼻子又开始痒痒,它打了个喷嚏,把小木屋打倒了;木头都断掉了,旁边的房子也没有了;房子里的东西都掉到地上了,还冒烟。烟是一圈一圈的,而且还有小点点,那是灰尘。房子上面有灰,房子一倒,把灰都震下来了;有很多猪警官,可能是猪小弟报警了……最后,他们还发现了:狼在撕小猪的报纸,它不想让大家知道它来了,所以小猪做一份报纸,狼就撕一份;狼最后老了,好长的胡子,眉毛也发白了……
    由于有了足够的时间,幼儿能够充分地观察,甚至反复阅读。他们关注到了图画书中更多的内容,发现了画面中更多的趣味,有些内容是成人都不太注意的。此外,由于时间宽松,教师能够以更放松的心态去倾听幼儿的阅读理解,并能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融合分享与读书的过程,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专注地阅读图书”“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内容。在集体阅读活动中,交流、分享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是重要的内容。
    以往,我们在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内容时,一般会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觉得有趣的画面,说说自己的理解,或请幼儿说说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交流的幼儿要说出页码,教师根据页码找到相应的画面,引导幼儿聚焦观察。这种指导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这本书较难用以上方式来组织交流,原因有三:第一,这本书没有页码,角色也比较单一(狼或猪),幼儿在交流中难以清楚、准确地表述具体的页面。第二,叙述故事的文字篇幅较长。教师完整读文字需要较长时间。第三,画面内容丰富,有很多细节值得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有赖于对这些细节的阅读。鉴于以上特点,如果坚持让幼儿表述画面,势必会拖延时间,既影响教学的环节,也会使倾听者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从而影响效果。
    因此,根据该故事的基本情节与故事《三只小猪》有相似之处,幼儿能够通过画面预测相应的故事情节的情况,在交流分享时,我们采取了教师逐页播放电子图书,幼儿跟随画面说说、讲讲,然后教师阅读书面文字的方式。比如:第三页是主角狼的自我介绍。教师采取了直接读书的方法,帮助幼儿感知用第一人称撰写的文体风格,了解“我”代表谁。在随后的画面中,教师先说出自己观察的画面内容——看到了什么,再简单地解释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如可能是什么意思,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幼儿,让他们尽情地表达。又如,在第四页,他们观察到起司汉堡中夹着兔子、老鼠等动物;在第七页,画面是用狼尾巴、猪尾巴、猪鼻子、树枝等组合成的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首先引导道:“这页上面写着什么字?我们读一读。”接着问道:“在这页你们看到什么了?”幼儿惊奇地发现这些字是用与故事有关的物体拼成的:底下有两只脚,上面还有树枝和猪鼻子。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幼儿还发现了其中有小猪的腿、香肠,还有狼尾巴、猪尾巴。
    在此环节的交流中,我们看到每个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有人交流的内容多,有人交流的内容少;有人主动地说,有人在教师的要求下说;有人说得清楚,有人则需要教师帮助他规范语言;有人能用一段话表述,有人只能说一两句……不论水平怎样,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都能在倾听同伴的发言中积累语言表达经验。
    在幼儿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读书中文字,让幼儿将书面语言和画面对应起来,既保证了幼儿能充分地自主阅读和理解,又能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书面语言。既避免了对幼儿阅读的限制,又能对其阅读内容进行补充,以更好地实现早期阅读活动的多元价值。
    在与幼儿共同阅读《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阅读和理解,不用整齐划一的要求去指导幼儿的阅读活动,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阅读,并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的指导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幼儿的回应性支持及对趋于一致的答案的质疑上,以便幼儿在教师的回应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在教师的质疑中不断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我们也从中进一步理解了《指南》的精神: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放慢速度,给予空间,才能达成目标。
编辑:cicy

 

上一篇:经典浸润童心 阅读点亮人生

下一篇:巧用策略帮助幼儿入戏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