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与发展:机遇与挑战

作者:吴刚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  上传时间:2014-10-11

    2012年1月10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了一份名为《坚实的起点Ⅲ——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工具箱》(Starting StrongⅢ——A QuaIity TooIbox for EarIy ChiIdhood Education and Care)的新报告,重点关注幼儿教育的质量问题,其目标在于:第一,为质量下一个定义;第二,概括出五个提高幼儿教育与保育质量的政策杠杆。这五个政策杠杆为:1.制订质量目标和规章;2.设计并实施课程和标准;3.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任职资格并加强培训;4.鼓励家庭和社区的参与;5.加强数据收集、研究和监控。
    该报告认为,幼儿教育与保育(EarIy ChiIdhood Education andCare,简称ECEC)可以为幼儿自身、父母及社会带来广泛而巨大的好处。然而,这些好处的获得取决于幼儿教育与保育的质量。如果盲目扩张幼儿教育规模而不关注其质量,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不会为社会带来长远的利益。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10月正式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学习与发展”已成为国内和国外关注的核心话题。
    笔者认为,对这些话题的探讨首先要基于对学科基础的了解,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入学习与借鉴。以下笔者将通过介绍国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和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标准文件的制订,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幼儿教育的学科基础
    从多年的研究来看,幼儿教育主要建立在三个学科基础之上:教育学、脑科学与心理学。对人类而言,语言发展是按一定的时间表进行的自然过程(Bransford,1999)。在人出生后四到五年间,大脑中与语言有关的神经回路逐渐形成。国际著名的儿童语言学家Patricia K.KuhI教授认为,语言对“认知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人类大脑的这一最重要功能的发展高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父母的语言、社会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幼儿期的营养和情绪状况等。
    在对脑科学的理解方面,个体最终能获得与发展的神经通路有80%一85%是在生命的前六年发展起来的,而且在这一阶段的最早几年,发展速度又是最快的,大脑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已被证明更敏感。人类大脑更倾向于主动搜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因此,最初几年的发展需要有丰富而安全的环境,使幼儿能在其中积极地探索。换言之,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应使幼儿有充足的机会与同伴、成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交往与互动。这样,幼儿才能发挥先天具有的好奇心,探究周围事物及其因果关系。
    另外,关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也为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启示。“镜像神经元系统”即“mirror—neuron system”,是1996年意大利研究者在进行猴脑研究时发现的。该神经元不仅在猴子亲自抓食物的时候开始活动,在它们看到实验者抓食物的时候也有所反应,宛如镜子一般,所以被称为“镜像神经元”。报告中称,这种神经元存在于猴子的下前头叶和下头顶叶的大脑皮质中。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人类也有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为,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所以榜样学习就来自于“镜像神经元”。婴幼儿在接受保育及教育而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宰作用的应该要算是“镜像神经元系统”了。婴幼儿出生以后,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能主动地去改变环境,通过外界的反应来感知,进行操作和采取行动,互动在学习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正是互动的场所,其中社会、文化等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是在生活环境中,在知觉和动作(行动)的相互作用下进行适应性建构的过程,应该根据婴幼儿的能力和爱好对其定位,提高婴幼儿的兴趣。
    教与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已有的研究,教与学的基本原则包括:1.以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为中心,促进幼儿社会知觉与身体的协调发展:2.以文化适应和多样的语言实践,支撑幼儿的有意义学习;3.以每一种可能途径吸引幼儿投入学习,实现学习的统整化;4.以课程活动和游戏活动(包括结构化的探索)为主要学习情境,引领幼儿的心智发展:5.以有意图和有目标的教学,增进和重组幼儿的学习经验;6.以面向所有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提升幼儿园成员的整体素质:7.以幼儿园与家庭的良好联结,创造融洽的内外环境;8.以定期的反思及学习活动设计,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
    幼儿关键领域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国际上一般将幼儿发展的关键领域归纳为五个方面:身体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情感发展以及审美发展,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我国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样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大领域与前面的关键领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健康与身体发展领域相似,两者的语言发展领域也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单独列出认知发展领域,后者则将认知发展融入到各个领域中:同样的社会发展领域,前者的社会性情感发展强调的是幼儿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体验,后者的社会领域注重关于社会知识的习得。
    由美国幼儿学习标准的指标带来的启示
    美国幼儿学习标准的指标,分成八个领域:
    第一是身体发展与健康领域,涉及到大肌肉运动、小肌肉运动、健康与安全。
    第二是语言与读写领域,包括四个方面,主要有听与理解、说与交流、早期阅读和早期书写。
    第三是数学领域,包括数的意识、形状与空间、模式与测量、数据分析。
    第四是科学领域,它将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知识这两个领域分离开来,在科学技能与方法上涉及收集、实验分析、记录、总结等,在科学知识领域涉及自然知识、尊重人与自然、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等。
    第五是社会学习领域,这一领域综合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历史领域中年代时序的思考方式,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地域与地方,生态保护,规则与法律,权利与义务,文化的多元等。
    第六是社会性情感领域,包括与成人交往、同伴交往、适应性社会行为、理解多样性、自我概念、自我效能、自我控制与情感表达。
    第七是幼儿的学习品质,分为好奇、坚持、问题解决、反思、创造性这几个方面。
    第八是艺术领域,包括音乐、美术、律动、戏剧等几方面。
    在这八个领域中,呈现的不是具体知识,而是通过一些活动来发展各个领域中的经验,这种经验对幼儿后续的学习能够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每个子领域下的每一条内容标准都有具体的操作性定义,如在科学领域里的科学技能与方法中,对每一种方法进行了界定:收集是指幼儿使用感官、工具、简单测量器具来收集信息、调查材料、观察过程和关系;实验分析是指幼儿能够通过探索(包括尝试错误、与同伴的讨论和互动、实验)认识、解决问题:记录是幼儿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如绘图、制表)描述自己收集的信息,观察实验分析的结果;总结是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收集的信息、观察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解释。
    研究美国幼儿学习标准的指标可以发现,理论研究和标准内容之间的架构非常清晰。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例,从理论上来讲,包括社会理解、社会认知、社会观点采择、社会概念产生、道德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同时,通过提供丰富的环境和富有动机激发且有创造性的教学,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而且能够”得到促进。在此,教师成为推动幼儿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学前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LiIian Katz,2001),他们在此阶段发展起最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人生最初六年之所以关键,不仅因为此时大脑发展处于很敏感的时期,而且因为幼儿在此阶段形成了最初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社会行为习惯。其他个体对幼儿作出的反应可能强化幼儿已形成的行为模式。
    如果一个孩子友好、易接近,则别人欢迎他的陪伴,愿意与他交往,由此他将获得作为社会参与者的自信心,并将获得更多的学习、发展社交能力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易受欢迎的孩子会更受欢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社会性情感领域的标准确立为:与成人和同伴交往、适应性社会行为、理解多样性并形成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等。
    由此可见,美国幼儿学习标准指标的制订都是基于特定的研究成果,而这也是一种世界潮流。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幼儿教育面临的挑战,即不仅要深入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还要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标准制订中,而不是简单的从标准到标准。这也是一个研究者与实践者互动的过程。
编辑:cicy

上一篇:幼苗难以承受之重—一追问儿童教育的三个误区

下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