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中业务管理者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作者:左晓静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上传时间:2014-06-26
如何将先进的教研理念落实到教师们的日常教育和研究实践中,真正帮助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的改善,对幼儿园业务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解决业务管理者在园本教研中普遍面临的难题为出发点,以提高业务管理者的专业指导与引领能力为落脚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方面策略,供业务管理者们参考。
业务管理者在园本教研中面临的难题
作为研修员,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在扎根实践中关注幼儿园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发现优势、诊断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支持。通过对不同体制和类型幼儿园园本教研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业务管理者在组织教师开展园本教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难题。
难题一:怎样从教师纷繁复杂的困惑问题中诊断出关键问题?
园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是要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困惑的问题。但教师们困惑的问题难免多、细、碎,若一一研究,有没有必要和足够的时间需要思考;若不予关注,会不会影响教师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也需要思考。所以,如何去掉细枝末节、把握本质问题,找到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值得研究。
难题二:怎样针对关键问题设计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教研方案?
园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展来自于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解决问题尤其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有赖于有目的的解决方案。所以,如何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落脚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并梳理出清晰的研究脉络尤为重要。
难题三:怎样兼顾主体与指导,与教师们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
园本教研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业务管理者是教师的合作伙伴和指导者,他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互动。有效的园本教研,关键在于既能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又能发挥业务管理者的专业指导作用,让研究的效果通过二者的积极互动真正落实在教师从行为到观念的转变上。这对业务管理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难题四:怎样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实践,指导和跟进教师的常态教研?
园本教研不只是局限于办公室里的教研活动,更注重对教师日常工作的关注和跟进,倡导教师基于常态开展积极、主动的研究。这离不开业务管理者对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关注,并有意识地对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这三大力量进行整合与利用。所谓难题也恰恰体现在能否实现三者的有机整合与相互作用上。
难题五:怎样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巩固并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
对于有一定研究经历和基础的幼儿园来说,在总结、梳理一些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研究成果(以经验型成果为主)并不难。但实践中常出现的问题是研究经验总结了不少,研究结束一段时间后却流失得很快,以致造成教研抓什么就有什么、放什么就没什么的现象。对于这些经验型的成果,如何加以验证和完善,如何让它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迈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五大难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五个难题,我们尝试探索出与其对应的五项应对策略。
策略1 问题诊断策略——旨在寻找关键问题
1.了解教师困惑,增强问题意识。通过日常进班观察、定期与不定期的问卷调查、教研反馈表、教研活动中的敏锐观察、教师的教育随笔、反思笔记等多种形式,了解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状态、困惑和关注点,分析原因及认识误区,以研究的态度对其进行质疑和思考,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敏感性和问题意识。
2.筛选教师关注点,明确教研切入点。对教师困惑的若干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根据问题的普遍性、紧迫性等加以筛选,尝试找出值得拿出来供大家进行深入研究的内容,将其作为教研的切入点。
3.依托具体情境,挖掘教师想法。可运用举例说明法或案例分析法,请教师自己举出实例或选取一个能够明显反映出教师日常普遍行为的教育情境或事件,引发教师表达出自己的具体想法、认识和行动,从而了解教师们在观念和行为上的问题或差距。
4.把握教育价值,洞察幼儿需求。深入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精神,理解五大领域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和发展规律;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挖掘其真正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思考贴近幼儿的教育目标及教育过程,寻找到适宜的教育行为。
5.分析本质问题,找到教研落脚点。通过追问“为什么”找出支撑教师做法的观念,通过对比分析找到其与《纲要》理念的差距,进而澄清存在于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明确教研需要回归的落脚点,理清教研目标。
6.凝练关键问题,将切入点和落脚点联系起来。再一次将教研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聚焦、提炼明确既是教师们普遍关注的又非常关键的问题,达到问题诊断的目的。
策略2 方案设计策略——旨在实现教师自悟
1.明确具体、可落实的教研目标。从实践层面和教师发展层面综合考虑,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什么问题,以及促进教师在专业上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可达成的教研目标。
2.选择贴近教师需要的教研内容。结合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困惑,找到最直接体现教师困惑和想法的案例作为研究的载体,围绕案例梳理、提炼出具体的讨论问题,形成“主题——案例——问题”的内容链。
3.确定能够促使教师自悟的教研方式。思考用什么方式能引导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思考,让教师们的思维碰撞起来,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反思自身教育行为和观念中的问题。
4.梳理从切入点回归落脚点的研究路径。如果落脚点是研究要实现的价值和目标,那么切入点就是引出研究的具体问题。梳理研究路径最重要的技巧在于围绕教研目标思考如何从具体的研究问题回归到教研的根本目标上来,并在此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使其发现自己意识不到的观念中的深层问题,具体涉及以下方法。
呈现原有经验——借助具体教育情境,促使教师表现出真实的原有经验。
激发认知冲突——运用多种方式,引入新视角(经验),引发教师认知冲突。
回归问题本质——带领教师比较新经验与原经验的区别,回归研究目标。
寻找适宜策略——鼓励教师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思考适宜的教育策略。
明确后续研究——梳理研讨内容,明确本次研讨核心及后续研究任务。
策略3 互动研讨策略——旨在激发教师的主动思考
1.倾听:倾听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设计思路、真实的想法和困惑以及自我评价,了解教师的原有认识,判断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认识程度,发现教师的内在需要,寻找阻碍教师发展的关键点。
2.挖掘: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教育行为中的闪光点和背后的深层原因,将此作为激发教师研究愿望、提升自身实践智慧、反思自身教育观念、实现教育行为创新的基础。
3.设问:设置具有启发和导向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促使教师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认知冲突,自己发现问题,并在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中澄清、调整和重构自己的认识,产生新的视角和思路。
4.建议:依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几种可供选择的建议,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并通过建议提供一种专业化的导向,给教师一些思考方向和设计思路上的启发。
策略4 日常指导策略——旨在跟进教师常态研究
1.深入班级实践,在与教师的日常互动中明确关键问题。经常性地深入班级,观察教师的日常工作状况和状态,倾听教师的心声和需要;帮助教师挖掘好的想法和做法,分析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
2.营造宽松环境,在开放、平等的氛围中进行集体论证。围绕教师们共同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邀请教师集体论证,鼓励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切身感受和可行建议,结合集体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
3.鼓励个人的研究性实践,帮助教师从不同切入点开展个人行动研究。帮助教师从本班实际出发寻找研究的切入点,确定个人研究方案;调动教师的原有经验,抓住原有经验与新观念之间的认知冲突,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激发教师的研究动机和对关键问题的思考;为教师提供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时间与空间,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并用新观念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自身的新经验,不断地体验其中的价值,以求逐步靠近新观念的要求,进而逐渐实现新观念向自身信念的内化,自觉指导自身的教育行为。
4.组织分享交流,结合实践进行集体反思与同伴互助。在教师的个人实践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鼓励教师通过自荐活动和集体反思,分享和交流各自在研究中的感受、体会与困惑;汇总大家的感受和体会进行梳理和提升,明确达成共识的地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鼓励教师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学习、相互建议,通过自由结组开展合作研究。
5.反复开展实践,支持教师深入探索更加适宜的教学策略。引导教师将集体会诊和研讨过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完善;挖掘教师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帮助教师梳理经验;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分析他们的不同行为会对幼儿产生什么样的不同影响,进而反思幼儿的表现、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目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教师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以求找到更加贴近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策略。
6.注重集体会诊,找出实践中新遇到的问题开展合作研究。注意收集和记录教师遇到的新困惑、出现的新问题和提出的新想法等;在教师个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集体会诊,围绕教师在实践中的新困惑、新问题和新想法进行集体的反思,共同诊断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汇总集体诊断和讨论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大家共同面临的困惑问题;针对共同困惑的问题,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寻找对策,另一方面留待专业研究人员帮助解决。
7.寻求专业引领,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对话或利用其他专业资源不断提升认识。在遇到了通过集体力量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且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时,邀请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有经验的人与教师进行对话;鼓励教师向这些专业引领者说出想法与困惑,请其结合教师的实践帮助诊断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针对专业引领者的诊断和建议,思考他们是从哪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的,他们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等等,以求从更高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深刻理解问题;带领教师到实践中进行新的验证和尝试,以求不断地改进教育实践,不断地贴近《纲要》的要求。
8.带领全体教师再实践,形成全园统一的价值观。鼓励每位教师都将经过专业引领后已达成的共识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帮助教师在自身不断的实践体验中感悟其中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并逐渐在全园范围内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教育信念。
策略5 成果转化策略——旨在形成制度与文化
1.总结、提炼已有经验。在日常指导中,及时发现教师在实践中以及在教育笔记、观察记录、反思笔记中反映出来的有价值的做法,并结合教研活动中达成共识的内容,形成系列研究案例,提炼主要观点和策略,将个人的经历变成经验,并将点上的经验变成经典,最终形成园所研究成果。
2.验证、完善已有成果。倡导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验证实际效果,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做法,完善已有思路。
3.交流、传播有效果的经验。利用多种途径在教师中广泛交流和传播已经达成共识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经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切磋,将个人的经验变成大家的经验。
4.通过民主讨论形成公约。营造民主、开放、平等的氛围,与教师们座谈,自下而上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哪些是有效果、值得长期坚持的经验,确定哪些是必须要做到的、哪些是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哪些是应该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家共同信奉的价值观,进而变成每一个人都要遵守的公约。
5.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研究成果变成自觉行为。为使研究成果回归日常实践,将教师的研究状态变成工作状态,尝试建立针对教师和管理者的研究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包括相关的评价标准和常规要求,以便逐渐地将经过大家研究、实践、改进、认可、信奉了的教育教学理念变成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并最终形成幼儿园的园所文化。
总之,上述五项策略各有侧重,涉及到了如何发挥教师的研究主体性、如何确定园本教研的真问题、如何把握切入点和落脚点的关系、如何让教研方式有效为教研目的服务、如何发挥教研主持人的引领作用、如何形成教研制度和教研文化等多方面问题。整合起来加以利用,可以帮助业务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开展园本教研。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谈教研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秋水依叶阅读人气:1271
- 有关园本教研中行政的参与问题哆啦A梦阅读人气:1580
- 走进房山长沟,感受园本教研gege阅读人气:1100
- 园本教研方法培训之一“叙事研...翘翘阅读人气:1508
- 幼儿园园本教研情况调查表翘翘阅读人气: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