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情构建0~3岁早期教育管理指导网络
作者:杨宝玲 巨光玲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教委 杨宝玲 上传时间:2013-08-03
自2001年《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首次提出本市倡导和支持开展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以来,北京市海淀区将O~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探索和实践纳入海淀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题,通过十余年来的实践研究,海淀区初步构建了基本覆盖全区街乡(镇)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管理指导网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了适合区情的O~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服务的实践形态,为社区婴幼儿及家庭提供了多元的、科学的育儿指导与服务。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探索建立O~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海淀区地域广,人口多,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文化教育区,全区29个街道564个社区中,分布着近6万名O~3岁社区散居儿童,约占北京市户籍O~3岁婴幼儿人口数的近五分之一。如何实现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早教零拒绝的目标,是我区一直以来努力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一)顶层设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组织机构职能,搭建发展O~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公共服务,不仅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特点,同时具有教育性、公益性、福利性和创新性。因而,需要逐步建立起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卫生和计生等部门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实现多部门参与的管理模式和亲子互动为基点的指导模式。为此,海淀区实施多项举措,搭建推进社区早教的公共服务平台。
1.建立并完善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社区早教工作。
第一级,区级早期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由区教委、区卫生局、区妇联、区计生委、区民政局和区残联等部门组成,统筹协调全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在已有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基础上,我区充分整合公共教育、卫生和社区等资源,加大了对社区早期教育的推进力度。如区教委依托社区、幼儿园资源,加强了社区活动站的建设力度,重点对社区0~3岁婴幼儿家长及其看护人进行科学化的家庭教养方法的指导。区计生委启动了“宝贝计划”工程,从倡导优孕、优生、优育、优教着手,探索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模式;区妇幼保健院成立了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区妇联重点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以及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等,逐步形成资源整合、互动联动、优势互补、共用共享的一体化管理运作模式。
第二级,社区早教工作联席会议。由街乡(镇)妇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委会、辖区幼儿园等参加。如马连洼街道成立社区早教联谊会,育新实验幼儿园定期召开由周边早教基地负责人、街道社区、妇联、卫生服务站等相关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早教推进会,根据收集的居民需求,共同商议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的计划、方案等。
第三级,幼儿园早教工作专题会议。由园长、早教基地负责人、早教教师代表、保健医以及社区联络员、志愿者代表等组成早教基地工作小组,共同商议早教基地的管理和社区早教工作的推进、对外联络、早教宣传、家庭教育指导等。
2.建立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发展中心。
海淀区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分别在马连洼地区、中关村街道等地区设点布局,建立了儿童工作站、儿童发展中心,为相应区域的家庭及儿童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如马连洼社区儿童工作站是由马连洼街道办事处依托辖区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共同设立的非盈利社会组织,工作站承担社区0~3岁早教指导与服务、社区儿童图书馆、社区儿童临时托管服务、社区家长学校等职能。又如在中关村街道,以明天幼稚集团为依托建立的海淀区儿童教育发展中心,是集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为一体,进行专业研究、教师培训、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等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3.建立社区早教专业指导平台。
区教委成立了海淀区早教工作室,集结了一线具有早教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园长、早教负责人、教师,负责指导各幼儿园早教示范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负责全区早教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北京市成立的特殊教育工作室落户海淀,以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为站点,由特教专业的博士带领教师进行实践研究,也涉及0~3岁的特殊儿童。
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合作、幼儿园积极投入、社区广泛参与,为开展社区居民的科学育儿宣传、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婴幼儿养育、家庭教育指导等创造了条件,为社区早期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空间设计,构建覆盖全区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网络
我区近80%的0~3岁婴幼儿散居在家庭里,这就决定了早期教育必须走进社区,以社区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社区婴幼儿服务网络,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关心婴幼儿早期教育。为确保早期教育的全覆盖,海淀区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设点布局,建立了网络化的三级覆盖体系。网络化的设点布局使全区婴幼儿家庭的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
第一级,早教协作互动小组。海淀区根据幼儿园所在街道等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将附设在幼儿园的早教示范基地按照所在街道、镇划分成片,组成13个早教协作互动小组,互动为本,共同发展,共商共研早教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第二级,早教示范基地。海淀区共有8O余个附设在幼儿园的早教示范基地,按照每个早教示范基地覆盖5~6个社区,每个非基地幼儿园负责所辖社区的早教服务的工作要求,将社区早教责任划分到幼儿园,全区已有90%以上的社区纳入了早教服务的网络范畴。
第三级,社区早教活动站。各早教示范基地以社区为依托,利用社区老年活动站等社区资源,在一个或多个社区建立早教活动站,开展面向本社区及周边社区居民的早期教育宣传活动,目前已建立了100余个早教活动站。
(三)制度设计,确保O~3岁早期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管理制度与有效的运行机制是促进早教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中我们注重落实市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有效的保障制度与保障机制是体现早期教育发展科学性、严密性和发展性的关键,因此在过程中关注发展,确立制度,建立有效保障机制是不可忽略的方面。为此,海淀区从三个方面加强了制度的设计。
政府层面,明确要求与责任分工。海淀区进一步落实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见》,明确早期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推进早期教育发展的合力。
业务管理层面,完善各项评价与管理制度。一是找准切入点,建立相应制度,落实市教委的“五个一”要求,即建立一个社区游戏小组,培养一支专兼职早教师资队伍,设立一名社区联络员,开设一部早教热线咨询电话。二是完善指导与评价标准,制定了《关于加强海淀区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早教示范基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通知》、《关于社区活动站的建设标准》等,从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家庭指导工作的重点、社区活动站的建站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早教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三是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给予为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相应奖励,通过出台《海淀区支持和奖励幼儿园建设与发展暂行办法》,为早期教育的发展提供经费投入保障,如设立早教专项资金,为每个社区活动站提供玩具、图书、设备设施等经费支持,为每个早教基地提供3万元的建设资金支持等。
园级层面,各附设在幼儿园的早教示范基地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比如,建立了社区联席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社区服务制度、社区适龄儿童登记制度、早教教师备课及教研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建设确保了区域早期教育的规范、协调发展,使早教工作真正实现服务社区、服务家长、服务儿童的目标。
二、以活动为载体,为社区O~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普惠、优质、便捷的指导服务,努力推进早期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化发展
0~3岁婴幼儿及家庭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实际上是面对不同月龄段的婴幼儿和家庭看护者的。因此,不能忽视家长在婴幼儿教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不能不考虑家长对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化需要。因此,在推进早期教育工作的进程中,海淀区专注于婴幼儿家庭及看护者的指导,针对各个社区、家庭及婴幼儿的情况,开展了需求化、多样化的服务,并形成区域特色。
(一)教育资讯宣传服务
举办宣传月活动。每年6月,区教委联合区妇联、区保健院,各幼儿园联合街道、社区共同举办“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进干家万户”早教宣传月(周、日)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成果展示、发放早教宣传资料、专家咨询,重点宣传“实施科学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并逐渐形成机制。
免费发放宣传杂志。2004年起,海淀区每年编辑2期《海淀早期教育》家教版,每期2万册,免费发放到每个社区的适龄儿童家庭中;根据出生人口的增长需要,2012年增加到每期5万册,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台发放到每个适龄儿童家庭手中,覆盖率约90%。
其他宣传方式。各幼儿园早教基地还根据本园及所在社区的特点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教育资讯服务。如苏家坨镇中心幼儿园利用北安河村广播站,定点播放科学育儿的宣传内容,钢铁研究院幼儿园则利用社区的电子大屏幕宣传育儿资讯。
(二)个性化指导服务
在推进入户指导、个案研究、个别指导及针对弱势群体家庭的指导等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针对弱势群体的指导,包括针对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儿童家庭的指导等,积极动员各早教基地通过流动的游戏小组,送早教进农贸集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等。如明天幼稚集团、恩济里幼儿园等为菜娃幼儿园的幼儿及家长送服务;现代艺术幼儿园、北大幼教中心、北医幼儿园发挥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尝试开展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教育康复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西苑分园在流动人口集中的水磨社区建立固定活动站,定期开展早教活动等。
(三)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服务
海淀区通过一系列社区早教活动,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资源共享,营造温暖、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吸引家长关注科学的家庭教育,共享育儿经验等。比如,教养人沙龙或俱乐部;幼儿园定期开放园内玩具设施,定期面向社区开展大型公益亲子活动(包括社区亲子运动会、亲子郊游、亲子联欢会、自主自选游戏活动、社区跳蚤市场、流动图书馆)等。各类活动因其内容丰富,游戏性强,普遍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并使早期教育更具亲情化、生活化、游戏化、社区化和互动化的特点。
另外,海淀区利用社区资源,建立早教活动站或游戏小组,由幼儿园提供便携的玩教具,并定期安排教师接待社区内O~3岁婴幼儿及看护人进行游戏活动,同时接受看护人的咨询,组织相应的早教指导与服务等。如五色土幼儿园利用社区老年人活动站开办早教活动站,将其划分为多个活动区,并针对活动指导重点,阶段性调整区域活动内容。其中,固定区域有玩具图书区、手工制作区、认知操作活动区等,根据季节特点、阶段性指导重点,添加生长筛查区、保健教育咨询区、家长讲堂区,并辅以宣传展板,使各区域主题鲜明,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
(四)培训、咨询服务
早教基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邀请婴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家,对社区内婴幼儿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和咨询答疑等。如常青幼儿园早教基地组织家长培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开展家长参与式培训等。
(五)小时制或半日制早期教育服务
目前,我区部分幼儿园开办了周末小时制或平时的半日制早教活动,开辟专门的活动室,提供各种书籍、玩教具、游戏材料,教师通过组织家长参与亲子教育,进行个性化教育指导,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示范指导,有效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六)家长研究指导服务
针对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组织家长进行研讨,包括经验交流、活动反思、成果推广等。如清华洁华幼儿园针对家长不知如何跟孩子游戏的问题,开展了“把游戏带回家”的研究,让家长主动尝试延伸早教活动中的游戏,并自创能满足孩子发展的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和游戏内容;启明华清幼儿园在“把游戏带回家”的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挖掘家庭资源,开展了“把游戏带回园”的研究,与家长共同研究并分享家庭中自创的游戏及材料。
三、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对早教专兼职教师及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及专业引领,确保早教工作健康发展
建设一支热心早期教育工作、掌握0~3岁婴幼儿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的关键。在开展社区早教工作的过程中,我区加强了对两支队伍的培训。
一是区、园两级重点培养专兼职早教师资队伍。
区域层面。每年开展一期早教教师普遍参与的专题培训;以早教协助互动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或跨组早教活动的观摩与研讨;组织早教工作室成员或聘请相关专家对早教工作进行指导与培训等。
园级层面。开展岗前、岗中培训:岗前培训通过骨干教师引领、示范,小组教研观摩等,手把手帮助新任教师胜任工作;岗中培训则采取外出参观、专家讲座、现场观摩、专题研讨和园本教研(包括家长参与的教研,社区妇联、居委会干部参与的教研等)等形式。
二是建设一支热心O~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由家长、保健人员、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组成的早教志愿者队伍。
各园通过志愿者参与社区早教工作管理、活动代培的方式,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同时发挥其各自专业的优势,推动早期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多措并举,提升早期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推进早教工作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中,为提升早教服务与指导水平,海淀区多措并举,加强了区域早教的内涵建设。
一是完善研究机构与研究群体,成立早期教育工作研究室和早期教育教师工作坊,为推进区域早教工作提供专业研究与实践的引领。
早期教育工作研究室于2007年成立,聘请专家学者做顾问,成员为具有专业水准和实践能力的一线管理者或教师,重点在于分析和研究全区早教工作的优势、经验及问题,开展研究、培训等工作。早期教育教师工作坊于2012年开始启动,主要由具备早教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构成,重点在实践操作层面,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加强对全区早教工作的实践引领。
二是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研究与发展。
海淀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开展了系列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十五”期间,开展了“以社区为依托,探索O~3岁儿童早期模式及指导策略”的研究,形成一个幼儿园带一个早教基地的“1+1”早期教育模式;“十一五”期间,面对家庭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了“0~3岁婴幼儿及看护人个性化指导”的课题研究,对早期教育中的隔代养育、保姆的早教指导、父母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早期教育、流动或打工家庭的早教指导、父亲参与早教的意义与独特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专门研究,成为带动全区早教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目前,又申报了“十二五”课题“幼儿园教师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实践研究”,从家长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支持系统的建构、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家长指导策略等方面入手开展早期教育研究。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海淀区积累了开展社区早教工作的经验,在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试点区。对未来的工作海淀区提出更高的要求:下一步,按照党的十八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办好学前教育”的精神,以试点区工作的开展为契机,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创新管理机制,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及其家庭早期教育的需求,全面推进O~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实践与...树叶沙沙阅读人气:1224
- 《早期教育指导师》招生简章dongstar阅读人气:860
- 早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蓝菲儿阅读人气:1233
- 早期教育不等于早期知识传授陶陶老师阅读人气:818
- 莫让早期教育伤了孩子眼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276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求关于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类书籍joie阅读人气:2509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0
- [教师工作]教育翘阅读人气:1059
- [园长管理]如何抓好教学反思和常规教育?杨梅阅读人气:1348
- [业务管理]怎样让孩子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城北太阳花阅读人气: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