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班幼儿的谈话活动

作者:赵辉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1-09
谈话是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谈话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功能。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各自积累的经验也不相同。他们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言语态度、能力、习惯,使得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策略,而这些又为幼儿之间相互模仿、学习语言提供了可能。小班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社会经验少,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而且他们的学习习惯尚在初步形成的状态中,如果不能把握好谈话的方式、技巧,那么他们将失去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谈话的方法非常重要,在谈话活动中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探索性,同时在形式上要体现出灵活性。
 
创设环境——为谈话活动提一个支持的平台
 
心理环境的创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极为重要。小班幼儿的语言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性、重复罗嗦性等特点,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幼儿谈话,增加孩子说话的勇气和表达的信心,做一个“完全投入”的倾听者。教师通过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的感受,为幼儿创设适于他们融入的谈话环境,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由此为谈话活动提供一个支持平台。
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孩子们中间,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或转换话题,把握谈话的方向与方式。提示应以隐性示范为主,如:在谈到动物园时,孩子们常常会断断续续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看到的动物,表现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看到一只熊”,“它在睡懒觉”,“我喂东西给它吃”……教师这时就要为幼儿创设良好适宜的心理环境,既表现出很好奇的样子,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采用隐性指导的方式来继续谈话活动。“丹丹看到了一只熊,它长得什么样?”“这只懒惰的熊睡在哪儿?”“咦,它是怎么吃东西的呢?”……从孩子的角度提出问题,而且是孩子能够回答的且感兴趣的问题,就能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使谈话活动有效地深入下去。
 
丰富活动内容——引发幼儿谈话活动的源动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有丰富的谈话内容。小班幼儿学习语言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世界,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它总能反映一定的思想或生活内容。只有具有活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时,才有表达的需求。而思想和情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幼儿也不例外。如果幼儿的生活范围狭窄,知识经验贫乏,就没有参与谈话活动的内容,即无话可说,也就无兴趣可言了。
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要尽可能多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春天带孩子们到公园踢踢足球,在小山坡上爬爬滚滚,在小溪里找找小蝌蚪;秋天去丹山赤水看看落叶,听听水声,捡捡野果;平时,带孩子们在公园中走走、看看、玩玩,到社会中去观察、参与成人的劳动;双休日组织孩子与父母一起进行亲子活动,去爬山、看孔雀、到农家去挖红薯、摘杨梅、摘葡萄等等。同时,在班级内开辟各种活动角落,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与条件,安排充实的班级活动。如结合园内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在班内开展爱幼儿园、爱班级、保持环境清洁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观察吸尘器是如何清理灰尘的,组织孩子们带上自制的“大嘴巴”去清理园所周围的垃圾,比较环境清理前后的变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
孩子们有了一个丰富多彩、轻松愉快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环境,就会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愿意与教师和同伴交往,谈论他们的感受和见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经常会产生交际需要与表达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将成为他们学习语言的源动力。当幼儿需要有更多的词去命名事物和现象,需要有更强的表达能力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但又说不好时,他们就会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并积极主动地去模仿,从而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发展。
 
充分运用“多种信息通道”——随时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并不是所有的谈话都能促进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能力发展,如果话题的展开总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孩子就会对谈话活动索然无味。如果话题总是由成人发起,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会被渐渐抹杀,他们将不会观察、不会思考、不会探索,而是被动地在成人预设的轨道上行走。因此,充分运用“多种信息通道”,善于调动孩子的谈话兴趣尤为重要。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留意孩子们的说话方式、内容和兴趣点的变化,并加以记录和整理,从中得出多种谈话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从不同角度入手,调动孩子参与谈话的兴趣。
 
1.游戏式谈话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同化反映。没有游戏,孩子就很难把现实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游戏中,幼儿能够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积极主动地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应。在游戏中,幼儿享受娱乐、学习、探索、交流的过程,自然地参与谈话活动。
 
2.倾听式谈话
 
小班幼儿对成人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特别爱听老师的话,但同时又受到年龄的限制,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常常是想说就说。儿童学习语言是通过模仿习得的,学会倾听对孩子非常重要。因此,除了引导孩子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外,还可以让孩子听听故事磁带,尤其是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和自然界的声音。一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另一方面也让幼儿积累更多的谈话内容。
 
3.关注式谈话
 
谈话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知识体验为基础,通过对周围每一件事物变化的关注,将之内化,作为与同伴共同交流的素材。久而久之,幼儿的观察能力就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对事物的细微变化也会有一定的敏感性。如引导孩子对班级自然角进行观察,通过种植、浇水、发芽、长大等一点一滴的变化,将植物生长的过程和自身感受体现在谈话活动之中。
 
4.特殊式谈话
 
特殊式谈话是针对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幼儿所展开的个别式谈话。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针对一些“特殊”的孩子,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在小班孩子中,“口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孩子处于语言发展时期,既想把话表达完整,又心理紧张所造成的。教师应尽量减轻孩子的交往压力,以平和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交往,认真听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老师对他的尊重与鼓励,获得成功的体验。
 
5.随机式谈话
 
幼儿作为一个能动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常常会根据周围环境和自身感受的变化而“由感而发”。因此,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幼儿开展集体、小组或个别的随机式谈话活动,以满足孩子说话的愿望。而自由、随机的谈话活动也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言语发展水平,便于适时指导。
幼儿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既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教师要巧妙把握谈话的“度”,既使每个孩子体会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又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与思考的习惯,真正促进幼儿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编辑:cicy

 

上一篇:早期教育偏离轨道,孩子成了“大舌头”

下一篇:解析幼儿园优秀语言活动中的教师提问——以两个绘本教学公开活动为例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