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方法:让孩子输得起

作者:赵翠  来源: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01-02
大班益智区,男孩端端和扬扬正在玩迷宫,眼看端端快要走到出口,扬扬生气地说:“不算,不算,这条路是我先找到的。”类似情景在幼儿园很常见,有些孩子只能赢不能输。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的幼儿心理现象。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会慢慢表现出强烈的好胜心,一方面总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另一方面,因为年龄小,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容易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一旦输了或者遇到挫折就会心情沮丧,接受不了,表现为逃避、推脱、发脾气等等。虽然不服输是幼儿正常的心理表现,但如果太在意每一次得失,就会影响同伴关系和游戏活动的正常进行。作为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需要重视“输不起”的幼儿,一方面通过帮助他们了解规则,建立起规则意识;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教育举措培养其正确的“成败观”,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使好胜心变成幼儿成长的动力。本文重点对幼儿失败后常见的几种反应做具体、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一、输了之后不愿意继续尝试
 
某天户外活动时,大家一起玩跳圈游戏,确定了什么颜色的圈是“陷阱”,一旦掉进“陷阱”里,就要结束游戏,去一旁等待下一轮游戏。幼儿既兴奋又紧张,一边跳一边相互提醒:“黄圈是陷阱,黄圈是陷阱,不要掉进陷阱里。”轮到浩浩的时候,他每跳一个圈都很慢,不像其他小朋友嗖嗖地跳过去。后面的小朋友都催他:“快点,浩浩。”浩浩一下子跳进了“陷阱”里。小朋友大叫:“浩浩掉陷阱了,浩浩掉陷阱了。”浩浩走到一边等待下一轮游戏。第二轮游戏的时候,老师规定蓝圈是“陷阱”,浩浩在游戏中又一次掉陷阱里了,在大家的笑声中浩浩走到了一旁。等第三轮游戏的时候,浩浩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玩了,我就想在这儿休息。”老师对他说:“你看,跳圈多好玩呀,大家一起玩多开心呀!”浩浩摇头:“不,我不想玩了。”
 
【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有相当多的“浩浩”,他们一般性格内向,比较害羞,典型行为特征便在于——输了就不愿意玩,有的甚至觉得自己做不好,就干脆不愿尝试。这种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的行为,表面上看是由于游戏失败引起的,但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强烈的挫败感甚至自卑感。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家长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一方面,不少幼儿在家中受到过分的保护与溺爱,他们的所有需要都会得到满足,长期以往,幼儿对挫折的耐受性降低。一旦进入幼儿园,必须遵守集体纪律,遵守游戏规则,当他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从而情绪低落,极力想要逃避。另一方面,家长管教过严,总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弱点,而忽视培养孩子“我能行”的自信,以至于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极低,做事情时总是害怕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所以才采取退缩行为保护自己。②孩子自身素质的影响。有的幼儿天生比较内向,害羞,不敢挑战新事物,尤其在反复尝试依然失败时,便容易产生一种自己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常常主动放弃来避免失败的打击。上述案例中的浩浩,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浩浩平时就比较内向、害羞,在这次游戏中,刚开始的时候他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一个一个慢慢地跳”,说明他有着强烈的成功欲,但是当其他孩子一再催他“快点”的时候,可能由于紧张、焦虑或者对游戏规则不太熟悉等原因便掉入陷阱里,而其他小朋友的大叫更是给他一定的压力,让他开始产生挫败感。当第二轮游戏中他再一次掉人陷阱,更是加重了他的挫败感,所以在第三轮游戏开始时,浩浩便主动选择了“老师,我不想玩了,我就想在这儿休息”的逃避行为。
 
【教育对策】正面诱导为主,培养幼儿自信心
 
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面对浩浩这样的幼儿,教师必须以正面诱导为主,采取各种途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首先,教师应给予这类幼儿特别关注,提升其自我认同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浩浩一个一个慢慢跳而其他小朋友催促的时候采取鼓励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浩浩是一个很认真的小伙子,他玩游戏的时候爱思考,他在想着怎么可以跳过陷阱。咱们不打搅他好吗?不要催他。”待浩浩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轮的跳圈游戏,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浩浩真棒,一次也没掉进陷阱里。”其次,老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有意识地降低标准,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起自信,逐渐变得更加勇敢。如在上述案例中,对于浩浩在游戏中总是掉进陷阱里这一情况,老师可以采取两种办法:①刚开始时,适当降低游戏的速度,并在一旁提醒他,“黄圈是陷阱,跳过去”,待浩浩逐渐熟悉游戏规则并能较好掌握时逐渐加快速度,并减少提醒次数;②单独指导,因材施教。可以先分解动作,从简单到复杂。如先学会跳圈,并反复练习到熟练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请幼儿规定什么颜色的圈是陷阱,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游戏中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即使跳错了也没关系,多多练习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
 
二、输了之后耍赖
 
同样的跳圈游戏,可可的表现与浩浩大相径庭。可可是一个充满了斗志并且乐于表现的女孩。在第一轮跳圈比赛中,可可一次也没掉进陷阱里,她很开心地叫:“耶耶,我成功了,我成功了!”第二轮比赛的时候,可可在接近终点的时候掉进了陷阱里,小朋友喊道:“可可,你掉陷阱里了。”可可从“陷阱”里跳出来,叫道:“没有,我才没有。”“我们都看见了。”可可插起小腰,说:“你们没看见,我没有。”老师对可可说:“我们都看见你掉陷阱了,你去旁边休息一会儿吧。”可可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休患。”说完还踢了一脚蓝圈。小朋友叫道:“可可你怎么这样呀?”“你等一会儿就可以接着玩了。”可可哭起来,“我就要这会玩,我就要现在玩。
 
【原因分析】
 
可可也是“输不起”幼儿的一种典型代表。与上面案例中的浩浩不同,可可属于活泼外向的孩子,游戏中她积极、大胆参与,在胜利的时候高声欢呼、手舞足蹈,但是其典型特征在于——输了之后不仅不认输,还通过耍赖、哭闹甚至发脾气等方式否认,要求重新来过或者继续玩。可可这类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行为,具体原因主要有两点:①这个年龄的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主观愿望上,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正常和必然的心理特征。他们还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明白遵守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②家长过于迁就幼儿。当前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核心成员。优越的家庭环境造成许多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众多的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另一个层面上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倾向。尤其有些家长为了维持孩子愉悦的心境而过于迁就孩子,他们经常故意输给孩子。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幼儿缺乏输的体验,会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一旦他们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在与同伴的竞争中就难以接受自己输了的结果。他们很害怕输,一输就无法肯定自己。因为个性强的缘故,使得他们在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环境时,便以耍赖来否定既定的事实。加上成人常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往往忽略了幼儿可以在失败中学习更多的经验和谦虚的精神。
 
【教育对策】制定规则与及时肯定双管齐下
 
作为教师,在游戏开始时就应该首先制定好规则,并强调一定要遵守规则。例如在案例中,尽管可可哭起来,但是老师必须坚持游戏规则,不能让她继续参加这一轮游戏,必须等到下一轮开始。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在下一轮游戏中幼儿表现良好,就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当可可遵守了游戏规则的时候,更要予以特别的表扬。一方面强化可可的规则意识,帮助她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杜绝其他小朋友发生类似的事情。除了上述做法外,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通过个别交流、集体讨论、讲故事等方式,有意识地告诉幼儿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事的道理,让孩子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言行举止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渐渐摆脱耍赖、不认输等行为。
 
三、失败后百般辩解拒不认错
 
《千变万化的镜子》科学课上,小朋友们要两人一组,在记录单上画出镜子如何摆放可以变出2只愤怒小鸟。一个小朋友扶着镜子,另一个小朋友沿着镜子描画。宁宁和芝芝一组。事先老师进行了示范,如何两人一起合作完成记录。个别指导环节,老师来到宁宁和芝芝身边,看着他们的科学记录单说:“镜子这样摆,变不出来2只小鸟哦。”芝芝说:“是宁宁非要这样摆的,我负责画。”老师指导她们如何摆放并扶稳镜子,可是还是没画出来。芝芝说:“我扶好了,是宁宁画不好。”老师说:“你们交换一下,宁宁扶着,芝芝你来画。”芝芝画的时候太用力了,笔尖总是将镜子撞歪。芝芝说:“老师,你看,就是宁宁的错,他根本扶不好镜子。”宁宁也委屈地说:“是你的笔总撞我的镜子。”芝芝说:“那就是镜子不好。”老师看着“振振有词”的芝芝,皱起了眉头。
 
【幼儿表现及原因分析】
 
百般辩解拒不认错是很多孩子会有的表现,案例中的芝芝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这类孩子的典型特征在于——伶牙俐齿,每当失败时,总是振振有词;在他们眼里,失败可不关他们的事,总是外界的原因导致的。芝芝等幼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攻击性防御心理。即当她产生不愉快情绪时,又不能向引起负面情绪的对象(老师)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来开脱自己。对于芝芝等幼儿的这种攻击性防御心理,积极的意义在于能让他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激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但消极的意义在于使幼儿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心理。因此,像芝芝这种百般推卸责任的行为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教育对策】把准教育时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幼儿失败后推卸责任或者不敢承担责任,受两方面心理的影响。第一,处于完美敏感期的幼儿,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排斥批评,他们希望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好孩子。受这种心理的影响,幼儿对自己要求过于完美,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将原因归到其他方面,而不是从自身入手。第二,孩子失败犯了错误后,往往关注的不是错误的本身,而是教师对他们的态度,这时对教师的一举一动就变得特别敏感,幼儿的防御心理尤其严重。因此,作为教师,当幼儿犯了错误而百般辩解时,要避开这个敏感时期,平和地接纳幼儿的沮丧或惧怕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待幼儿情绪缓解时,教师要抓准教育时机,指出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幼儿勇于负责的表现。让孩子意识到别人的批评是针对自己行为的不足,而不是否定了自己整个人的价值。
输赢、胜负只是我们人生的一道风景线,输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标签”。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让我们正确看待孩子的成败,培养幼儿豁达的心胸,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敢服输、敢担当并永不言败的强者。
 
编辑:cicy
 

上一篇:有效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现

下一篇:借助适宜的教学策略 引导幼儿学会学习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