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语言”的有效教学探索

作者:叶艳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6-12
一、“绘画艺术语言”内窖的选择和形式的设计
在内容选择上,“绘画艺术语言”应选择适合幼儿期的幼儿水平,并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操作游戏引导能理解接受的,例如:
线条方面可以选择短线、直线、曲线、折线、放射线、螺旋线、弹簧线等;
形状方面可以选择基本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方形、椭圆形等)、生活中的常见图形(橄榄形、心形、星形、扇形等);
色彩基础知识可以选择三原色及其变化、深浅色、色彩的冷暖、近似色、对比色等;
构图基础知识可以选择对称概念、形的对比、纹样的变化【单独纹样、连续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
“绘画艺术语言”从理论上似乎很复杂和抽象,如色彩基础知识、图案基础知识等。因此,在形式上,应将内容设计成幼儿易理解接受的生动形式、将抽象的概念简化尤为重要。
例如:
线条:短线练习——下雨了、直线——花格子衣服、放射线——蜘蛛网、曲线——毛衣、螺旋线——小花、弹簧线——妈妈的卷发等;
形状:圆形一一糖葫芦、棒棒糖,三角形一一热带鱼、圣诞树,方形——高楼、礼物盒,橄榄形——树叶、眼睛等;
色彩基础知识:三原色——会变的花,深浅色——爱喝牛奶的毛毛虫,色彩的冷暖——火娃娃和冰娃娃,近似色——颜色家族等;
构图基础知识:左右对称——对称印画、对称折剪,中心对称——盘子,二方连续——围巾,四方连续——手帕、方巾等。
这样一转化,就显得浅显易懂而有趣多了吧!
二、“绘画艺术语言”的教学实践策略
1.抽象概念解释生动浅显化
例如,“三原色”的理论解释——指红、黄、蓝这三种不能由别的颜料混合而成,而却能由它们的相互混合得到别的色彩的颜色。这三个独立的颜色称之为颜料三原色(或叫三基色)。
这样的概念解释显然对于幼儿来说太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自身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可以这样生动的解释和说明:“三原色——就是三种原来的颜色。这三种颜色是三个厉害的颜色魔术师,能变出其他各种各样的颜色,而其他的颜色却不能变出它们。它们就是红色、黄色和蓝色。”通过生动的讲解配合教师的三原色变色实验操作,幼儿就在惊叹魔术师神奇的同时牢牢记住了三原色的特性——“不能由别的颜料混合而成,而却能由它们的相互混合得到别的色彩”。
2.教学方法形象趣味多样化
方法的运用得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故事、设置情境、示范、实验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深浅色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颜色的深浅变化,知道加白色颜色会变浅,而且加的越多变的越浅”,而枯燥的调色游戏会让幼儿失去耐心,而我是这样做的:
我设计了一只毛毛虫,先把毛毛虫的头涂上一种原色(如红色),并告诉幼儿:“这是一只爱喝牛奶的毛毛虫,它与众不同,爱喝牛奶(白色颜料)。”接着我就开始“喂”毛毛虫喝牛奶了(白色)。
它喝了一几“牛奶”(调入一滴白色颜料再涂),它的第一节身体就变成浅一点的红色了;它又喝了第二口“牛奶”(再加一滴白色颜料),第二节身体又变得更浅一些了;接着它又喝了第三口“牛奶”(再加一滴白色颜料),第三节身体又变得更浅了……我一边在颜料中加白色调色,一边讲故事,一边示范涂色的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孩子们着迷地看我变魔术,看毛毛虫变戏法,都不由自主地拍手欢呼起来!
就这样,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幼儿了解掌握了颜色是怎样越变越浅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孩子们也大胆地尝试给毛毛虫喝“牛奶”变色涂色游戏,许多幼儿做了一种颜色的毛毛虫还想做另外一种颜色的毛毛虫!充分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
3.幼儿操作练习多样游戏化
例如,三原色以及变色游戏的操作就可以有涂色游戏(三色重叠花、蝴蝶等)、科学小实验(三种色水的不同比例混合、色阶瓶)、橡皮泥混色式等多种方式不同领域进行;二方连续的了解则可以运用装饰围巾、帽檐、衣服等以及剪纸花边、印画等多种方式操作练习,以求达到共同的目标——了解并能运用二方连续的图案规律;对称概念的了解则可以通过对称印画、画蝴蝶、画树叶、对称折剪等了解左右对称;装饰青花瓷盘、手帕、设计车轮、染纸等方式了解中心对称等;冷暖色的比较认识可以设计冷色娃娃和暖色娃娃、寻找生活中的冷暖物品、对比服装搭配等多种方式进行等。
4.深入理解概念生活艺术化
例如,对于色彩的冷暖区别我们很多大人都搞不清楚这种抽象的区分,也解释不清楚这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孩子能有生动形象具体的认识和感知,我结合生活经验这样来设计活动:
首先,我把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色轮做了一个明显的区分展示,并请家长帮忙收集了大量冷色调和暖色调的生活物品布置了冷暖展览并做了一个明显的区分。幼儿一下子就发现:暖色调的大都是以喜庆的物品为主,例如:红色的请帖、喜字、中国结、奖状、灯笼、拉花等,发现给人带来温暖、喜庆的感觉的这些颜色就是暖色,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而冷色调的大都以蓝、绿、紫色调的一些生活物品和玩具为主,如玩具雪花、雪人、原始森林等给人清凉和冰冷、或者阴森、害怕的感觉的是冷色,例如绿色、蓝色、紫色等。并能举一反三说出太阳是暖色的,月亮是冷色的;星星(幼儿心目中黄灿灿的)是暖色的,乌云是冷色的;黑色的黑夜是冷色的,而有太阳的白天是暖色的;等等。
接着,我让孩子们寻找他们服装上的冷色和暖色,聪明的小朋友一下子就热烈地说起来:某某的上衣是冷色的,裤子是暖色的;某某的上衣和裤子都是冷色的,很搭配,很凉快的感觉;某某的上衣和裤子都是暖色的,也很漂亮;还有的衣服大部分是冷色的,但是也搭配了暖色的图案……小朋友们还讨论出了结论:冷色一整套的或者暖色一整套的搭配效果比较好看,总体较协调!冷暖搭配的对比鲜明,非常耀眼!孩子们还把此方法进行了广为宣传,评论老师们的服装搭配是什么色调,第二天还在沾沾自喜地讨论交流自己穿了什么色系的服装。
参考文献:
[1]郑健.色彩构成[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
[2]刘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cicy
 

上一篇:探究性教学在美术活动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下一篇: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