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衡小人”看科学探究活动的“真”和“伪”

作者:姚群利  来源:浙江省海盐县万禄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05-25
【镜头回放】在大班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小人”中,教师T安排了以下环节:1.谈话引出可以让铅笔小人站在手指上不掉下来的问题。2.请幼儿操作,尝试让小人站起来:(1)请幼儿把橡皮泥挂到小人两边的铁丝上,尝试让小人站到自己的手指上。(2)交流并小结:在铅笔两边的铁丝上悬挂重的东西就可以让小人站起来,越重越容易站稳。(3)提出“为什么有的小人站稳了,有的小人站斜了”的现象,在启发幼儿讨论后归纳:两边的橡皮泥重量要相等,小人就能直直地站立在手指上。(4)请幼儿进行纠错型操作。3.在第二次探索中,根据平衡原理利用螺帽和其他物体尝试让小人站在手指上:(1)介绍材料和记录纸张,要求在小人一边的铁丝上挂上螺帽,另一边挂上其他的物体,尝试让小人在手指上站稳。(2)幼儿操作,并记录。(3)集中交流,归纳:铅笔小人两边拎的东西要重量相等,才能使铅笔小人笔直地站在手指上:若要保持两边重量相等,越重的东西所需要的数量越少,越轻的东西所需要的数量越多。
【镜头点评】从环节安排上来看,教学程序清晰,教师T在主观上给幼儿提供多次操作的机会,并预想幼儿能在操作中感知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这说明教师T的思想意识中有“做科学”的理念。但实际上,幼儿都是在教师T的安排和“暗示”下开展操作活动,且仅仅停留在对材料的摆弄上,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探究。而且,幼儿所获得的科学核心概念,是教师“教给”的,而非自己在探究中发现的。这样的活动缺失了幼儿园科学活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本质特征。显然为“伪探究”。而非“真探究”。这一事实反映出,教师T对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方式还停留在机械的理解上,还没有真正内化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之中。那么,教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去伪存真,创设“真”探究的条件呢?
1.教师要有“放手”的意识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教师要有“放手”的意识,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T在活动过程中时时“讲解”方法、处处“提醒”要求,次次“归纳”科学知识……这些看似“引导”的背后,其实是教师T的不肯“放手”。一方面,教师T生怕幼儿因不会操作而不能出现其所期待的操作结果,进而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教师T在观念上对“放手”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要让幼儿动手了,就是放手了。其实,真正的放手,是要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头脑、解放幼儿的空间、解放幼儿的嘴巴……因此,教师T在引发幼儿思考“怎样让铅笔小人站在手指上”后,无需引导幼儿“将橡皮泥挂到小人两边的铁丝上”,而是直接引导幼儿探索:“请你们用橡皮泥去试一试,用怎样的办法才能让小人站在你的手指上不掉下来。”同样,在第二次探索中,教师T也无需讲解“一边挂螺帽,另一边挂其他物体”这种平衡的要点,而是在让幼儿认识了各种材料的特性之后直接让他们探索。惟有如此,教师才真正把“自主探究”还给了幼儿。
2.教师要提供“适宜”的材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要能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本次活动中,教师T提供的橡皮泥本来是非常不错的材料,但对于那些执着于要将大块橡皮泥悬挂在铁丝上的幼儿,却因橡皮泥较重和缺少韧性,怎么也无法固定在铁丝上。他们期待的成功体验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变成了“泡影”。其实,在解决“两边悬挂重物并保持平衡,就能使铅笔小人站在手指上”的环节上,教师提供诸如系绳的螺帽、可以挂的夹子之类的材料即可。
3.教师要有“等待”的品质
教育有时需要等待,在科学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坚守“等待”的品质。教师T设计了两次核心探索活动,一次纠错型操作活动。在两次核心探索活动中,教师T往往在幼儿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集中讲解,使得很多幼儿还在探究,却不得不放弃;还在思考,却不得不终止。实际上,一个成功的科学探索活动,其探索的结果往往是“多解”的,因为“多解”,所以更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究时间。
4.教师要有“提炼”的能力
“提炼”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点睛之笔,对一个科学现象、科学知识的良好提炼,会让人感觉不到是教师的“提炼”,而是幼儿自然而然的“科学发现”之后的经验提升。而在本活动中,在每次操作之后,教师T都进行了所谓的“提炼”,但此种“提炼”是归纳,是用预设的语句向幼儿讲述“知识”。可想而知,这种“告诉”的教育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了解真实的大自然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