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放大镜——这是蒙氏课程吗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1-05-12
李老师:
您好!您所提的问题涉及到教学法、幼儿发展、蒙氏教育的精神以及当代幼儿教育课程的取向。
首先,我们从您问题的起因来开始讨论。蒙氏的分数小人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对教具的操作,了解分数的概念。教具只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当使用者操作时会受教具的特性、教师的角色、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发展的部分。蒙氏教育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特别关心孩子的心智发展,它认为不同的年龄会有适合该年龄学习的事物,而这些学习必须通过自己的察觉与力量才有所习得。就学习分数而言,以中班幼儿的心智发展能力,他们只能理解等分的溉念,对于几分之几的概念,由于其发展水平尚未到达这个层次,因此就产生如同您所描述的,他们毹掌握该教具的操作,但未能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现象是中班幼儿数学学习中的普遍现象。
当然,学习并不只是依据孩子当前的发展就可以,我们还希望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因此您设计蒙氏的延伸活动,其目的除了让幼儿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实际意义,也是建构幼儿更高层次能力的一种方式。活动后看课的老师认为您没有依托蒙氏教具或延伸教具,又没有给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的空间就不是蒙氏教学法,这是依据蒙氏教学的观念而给予您的建议。事实上,若想达成某种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具的设计或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该种教育理念及精神。
从当今的教育取向来看,也是以“最近发展区”及“建构”的概念协助幼儿学习,因此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十分重要。当教师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后,如何通过适当的互动引导,让幼儿的学习能推到孩子所及的另一层次,这与蒙氏教学精神中教师必须先观察幼儿的状况,再协助孩子学习的教学观点是相同的。在方法上,由于蒙氏对数学学习的概念必须包含“秩序”与“精确”,即指依据教具的特性,幼儿通过操作发现其“秩序”的规则性,进而发展出对数学理解的“精确”性。而您所提供的不同形状的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彩带、小米,水等不同的物质,让幼儿同时了解不同物质的等分,在材料上就很复杂,尤其是小米与水这两种物质更是不容易掌握,这样的活动设计,比较强调探索发现,也类似区角活动的教具设计,与蒙氏教具与教学方法强调教具所能发挥单一的特性是不同的。
当今的课程模式及教学法,无论是区角学习、创造思考、启发式教学、开放教学、混龄教学,或多或少都受到蒙氏的影响或是从其教学法延伸出来。尤其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已了解到各种课程的模式及教学取向,因此在教学现场自然而然地就会将不同教学法的优点加以融会运用。以下将依据您的疑问再进一步讨论。
问题1:蒙氏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会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各有不同,但由于教学的共同目的是为了达成理想的教育,因此不同的课程教学活动之间都会有类似或相异的地方,如区角活动与蒙氏教学,它们共同强调环境教具的布置以及让孩子自由选择教具的学习,但由于蒙氏在教具使用上的教学目标强调感官及生活教育的练习,因而设计出有系统的教具,相对区角活动强调探索发现的学习,教师只需依据幼儿的能力及学习兴趣选择教具即可。所以,想要知道不同教学活动差异的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取向及方法。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幼儿为本,以尊重幼儿为中心,教师扮演辅导者的角色,在教学的环境布置上有一定的结构性,并以蒙特梭利所设计的教具为主;若要达到蒙氏理想的教育境界就必须要注入蒙氏的教育精神,其中“自由”是蒙氏教学法的基础,但自由并不是放任,是在孩子有了知识及纪律后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孩子在具备了相关的先备知识及在不影响到别人及环境下,可以自由选择教具,同时教具的使用必须是在教师的示范提示下引导幼儿进行。因此,蒙氏的教育活动虽然有其系统及结构性,但这些安排无非是希望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达成学习的目标,因此了解蒙氏的教育精神,掌握教具包含的秩序,顺着这种秩序的性质而使用,以儿童中心的概念推行,这样便能实践蒙氏的教育理论。
问题2:蒙氏活动与其他活动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还是可以相互融合?
每一种教育活动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有其优点及独特性,尤其是现今已进入全球化的社会,各种国家、种族、文化、家庭等不同的元素相互交织,使得我们所面对的学习越来越复杂。每一种教育理念与方法皆因不同的社会背景并为着力解决当时的教育问题而产生。基于时代的复杂性,我们已从过往单纯的“现代主义”,进入复杂多元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课程。后现代的观念打破了过去典范的圭臬,在一个园所中可以因园所本身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以及社会需求而同时采用不同的教育课程,以满足教育上的需求,这就是后现代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又称园本课程)。也许有人会质疑,同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是否会产生冲突。事实上,教育是帮助孩子建立未来如何生活和立足社会的学习能力,所有的教学皆以这个目标为依归,只是大家解决的问题、方法及理念有所不同。况且每一种课程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基于校本课程的精神,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教育课程同时进行,甚至因学习所需,可以把某个课程活动的学习问题延展到另一种教育课程中加以解决,这样,两种不同课程的延展与融合,将使得教学更具有弹性,而孩子的学习更容易吸收理解,也更能符合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问题3: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将蒙氏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教育不应脱离生活,而所有的学习必须是满足孩子的发展并能运用在生活中。蒙氏教育强调个人内在沟通学习,建立孩子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学习沟通的文化教育,这些学习目的,无一不是为了帮助幼儿面对未来生活。在幼儿园里教师是营造学习情境并提供适当学习内容的教育推手,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同样是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因此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幼儿教育不能被区分切割,应该将各场域视为一个整体。理想的教育实践除了让家长认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外,更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进行哪些蒙氏教育学习活动,并鼓励家长把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延展到家庭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加强幼儿的学习成效,还能将教育理念付诸于教学与日常生活中。
至于怎样的活动才是蒙氏课程,这需要深入探究。因为在教学上有些教师可能只掌握到教学的形式,有些则能掌握到教育活动的核心;而教学并不只是着重在形式,而是能否通过教具的性质达成蒙氏的教育精神。因此若要探讨是否为蒙氏课程,主要在于教师本身是否能掌握到教学的方法以及蒙氏的教育精神,两者缺一不可。同时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除了需要了解蒙氏教育的优点,还需要了解其不足,这样在教学运用上才能适时地选择其他的教学模式来补充,使得幼儿的教育学习更加完善。后现代的幼儿园课程就是选择各家所长,通过不同教育理念的相互融合,实践理想的幼儿教育。
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幼儿保育学系 徐德成
编辑:cicy

上一篇:蒙氏教育

下一篇:蒙台梭利:幼儿园班级计划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