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视觉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以动画《猫和老鼠》为例

作者:王海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1-05-07
环视我们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商品包装。广告,海报,各种印刷品,动漫,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摄影等各种视觉产物。孩子,作为感受力特别敏锐的群体,是否会受其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能把广告词一字不落地背下,语音语调模仿得惟妙惟肖,这样的情景在孩子们中间是极其普遍的。所以,我们是否能把身边视觉文化中的点滴元素融进我们教学中?那些与孩子有更近距离的美的东西是否也可以拿来欣赏呢?
学者安娜·凯特纳认为:在视觉艺术教育中,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图形系统的小范围内,可以扩展到更为广泛的范围,孩子们画的图像,是他们玩耍、重构和感知世界的一部分。比如,渗透于孩子们生活的视觉环境图像;比语言更能有效表达意思的图像;含有文字及符号的,可以有多种解释的图像。视觉文化可以成为视觉教育的中心,与目前的美术教育相比,它有利于对视觉世界更完整,更吸引人的参与。视觉教育是一种有利于脑视觉发展的手段,它能使学生在社会和文化的理解与感受中成长,从而能使他们准备好为发展我们时代的文化做出贡献。
把视觉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设想促使我做了下面这个课例。首先,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点在前面已经提到,而适合于幼儿的,笔者想到了动画这个分支。由于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造型可爱,夸张,拟人化,对话简单,故事线索单一,更加贴近孩子所能接受的范围。
在翻阅了很多有关动画的资料后,笔者选择了《猫和老鼠》这部经典动画作品中的一集作为这堂课的欣赏内容。这部1940年创作的经典动画没有对白,完全依靠角色表隋、动作,及音乐来说故事。诙谐幽默,深受人们的喜欢,孩子们更不会例外。这堂欣赏活动安排如下:
从《猫和老鼠》到小动画制作(大班)
教学目标:
1.欣赏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导孩子注重观察动画片中的角色形象、颜色、表情及肢体动作。
2.了解一些简单的动画形成原理,并自己尝试去做一个小动画。
3.培养孩子对亲手制作动画的兴趣,鼓励创作,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小动画的引导创作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注重观察剧中角色的表情动作并尝试模仿,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1.欣赏动画,要求孩子仔细看其中的角色,想想他们是谁?是什么颜色的?
2.介绍《猫和老鼠》的一些相关知识。
3.然后再来看一个片断,这次我们来想一想他们都有些什么特点?注意他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有趣的动作?能不能学一学?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4.动画片为什么那么有趣?知不知道动画片是怎么来的?小朋友来猜猜看,一秒钟里制作动画片的人画了几幅图?
5.想不想自己来试试做一个小动画?
6.老师引导,孩子创作。
7.作品展示。
在欣赏模仿的同时,从《猫和老鼠》引出一些简单的动画制作原理。有些孩子知道动画片是一张张画出来的,于是我让孩子们来猜一猜1秒钟里的某个动作,比如抬脚、伸手需要画几张图。有的孩子猜是5幅,有的猜是10幅,有的猜是100幅。最后我告诉他们其实1秒钟里画了24幅,因为1秒钟24幅动画滚动,其中动作快慢才能和人的正常动作相一致。他们都觉得很新奇。
接着就是让孩子来亲自做一个动画。将一张纸对折,开口朝下,在正面画上自己想要的图案,打开后,在第二页上画另一个相关图案,靠快速上下翻动纸张第一页,便能看到动画效果。原理其实是我们幼年玩的游戏,但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制作真正的动画太难,没有可行性。取而代之的类似于游戏的小动画是更好的选择。孩子们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获得很多乐趣,看到自己的画在手中动了起来非常幸喜,也很有成就感,都想马上带回家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看。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线描画创作中的评价研讨

下一篇:绘画生动的技巧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