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活动方案目标设计的几点思考——以中班活动“买水果”为例
作者:黄瑾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1-02-15
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不仅是反映活动价值取向和决定活动内容的标准,也是贯穿活动过程并最终影响活动结果的基准。因此,对活动目标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设计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买水果”这一案例的两个方案的比较和解析,以期为教师制订主题背景下数学活动方案的目标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案例一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品种多、数量多。
2.学着默数5以内的物体,提高数数能力。
3.在为家人买水果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记录纸。
2.各种常见水果的卡片和贴纸、家人头像的贴纸。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你们平时吃过哪些水果?
2.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所以在超市里我们会看见各种各样的水果,你想买哪些水果呢?
二、游戏:买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买水果前先要想好买什么水果,买多少个。教师准备了购物单,请幼儿按照教师准备的购物单,运用目测数的方法了解要买几个什么样的水果(交流手中的卡片)?
2.按照卡片上所示,用眼睛看一看、心里数一数的方法挑选水果(卡片),把它们放在篮子里,并集体验证。
三、为家人买水果
1.观察水果贴纸,谈论各自的家人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理由。
2.各选1~2张印有家人脸谱的记录纸,按家人的喜好在纸上贴相应的水果。
四、统计
1.将记录纸摆放在对应的水果图片下面(出示大购物单)。
2.观察记录纸,默数。
(1)我们需要买几种水果?
(2)每种水果需要买多少个?
*哪些品种的水果一看就可以知道需要买多少数量(指可以目测的、数量少的水果,中班幼儿目测数的范围在5以内)。
*有的水果如果数量比较多,可以在心里默数。
*小结:有了这张购物单,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要买几种水果,每种水果要买多少。
案例二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品种多、数量多。
2.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3.在为家人买水果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印有家人图像的记录纸。
2.各种常见水果实物、卡片和贴纸。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讨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都在这个时候上市了。你们吃过哪些水果?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2.小结:你们吃过的水果可真不少,知道的水果品种也不一样。水果有丰富的营养,多吃水果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
二、游戏:买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1)水果有益健康,今天妈妈就要去买水果啦!
(2)出示大篮子,观察提示卡:
①看看妈妈想买什么水果?要买几个?请你数一数,赶快告诉我们。
*有的宝宝数得可真快,请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数得又快又准的?
*小结:有的宝宝是在心里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先看两个点子,然后接着数3、4、5;也有的宝宝用眼睛一看就知道是5个点子。这些办法都很好。
②装水果篮:妈妈的提示卡上要我们买5个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里买5个橘子装在水果篮里。
(3)提出操作要求:
每个宝宝都去拿一个篮子,看清楚妈妈的提示卡,然后用我们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买水果,装在篮子里。
2.幼儿操作。
3.交流验证:
(1)和同伴交换篮子互相检查。
(2)集体检验。
*归类整理:请买了苹果(香蕉、生梨、橘子)的宝宝把水果篮拿上来。
*请动作快的幼儿来介绍数数的方法。
三、为水果店进货
1.交代任务:
水果店的老板看到小朋友们很能干,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秋天的水果品种多,他想去进些新货。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较受欢迎,想请你来帮帮他,让他知道哪些水果喜欢吃的人比较多。那么他就可以多进这些品种的水果(出示统计表)。
2.讨论各自的家人喜欢吃什么水果。
水果店的老板想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爱吃哪些水果?他们为什么喜欢吃这些水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有选择地归纳,丰富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如山楂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小能手”等)?
3.你们知道家人喜欢吃什么水果,说明你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家人。那么请每人拿一份家人贴纸,家里人喜欢吃什么,就把他的头像贴在他喜欢吃的水果下面。
4.统计:
(1)请你来数一数,看看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并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
(2)对应摆放数字。
(3)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哪些水果也比较受欢迎?
(4)你可帮了水果店老板的大忙啦,这样一来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进一些了!等到下次水果店的新货来了,我们再来买水果好吗?
几点思考和解析
1.数学活动目标定位的确切性、适宜性
数数是学前幼儿数概念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的数数能力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受到其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的影响,也与其当前的学习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数数是其数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对于唱数、按物点数和按群计数来说,目测数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数数方式,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目测数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以往经验和数数水平的影响,且目测能力往往限定在一个比较有限的数量范围内。因此,目测能力并不是像唱数、点数和按群计数等一样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得到明显改善的数数能力,此外,目测数也不等同于默数(前者往往和接着往下数相联系;后者一般不作为一种特别的数数能力被提出,它只是点数的一种变式),但是让幼儿感受和了解数数的多种方法却是一个可以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唱数和点数经验的中班幼儿身上落实的学习目标。
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要求时,需要对数学内容点的把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判定以及分析,知晓该年龄阶段幼儿学习此内容的发展线索。相比较案例一的目标“学着默数5以内的物体,提高数数能力”而言,案例二的目标“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就更为适切和合理。一方面是其把握住了学前儿童数数能力发展的基本脉络(唱数→点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另一方面是其能够意识到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数数方式和数数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作为集体活动的目标价值就在于让幼儿交流和分享数数的不同方法,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而不是纯粹地去学习一种数数的方法,且这种默数的方法本身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也往往不太会被幼儿主动应用。
2.数学活动目标要求在环节中的落实与体现
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并理解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建立在多次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活动环节的制订中,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环节来落实对目标的达成以及是否能促进幼儿对目标的达成。在案例二的设计中,教师较好地体现了对目标与过程之间贯通的认识,表现在与案例一“集体检验”的环节设计不同,案例二的设计中将其调整为“先幼儿之间互相检验再集体交流验证”,在这一系列环节中,使幼儿得到了数点子卡——数水果卡——数朋友卡的若干次操作机会,保证了幼儿体验和学习多种数数方法的机会,也体现了活动方案目标要求在活动环节中的落实。
3.以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化促进数学活动目标达成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策略的外化形式之一,数学活动中的语言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教师语言体现在对幼儿的回应和互动上。如这是一个在秋天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活动中涉及到与水果相关的主题经验,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应当事先了解一些水果的知识,才能在对幼儿的回答和主题经验梳理与提升上做到有互动、有价值(如案例二中教师的适当回应与归纳):另一方面,教师语言还体现在数学性上,要在语言反馈中体现出“数学语言”,即能够刺激和激发幼儿对于数学问题和逻辑推理思考的语言。如案例二中“有的宝宝数得可真快,请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数得又快又准的?”“请你来数一数,看看每样水果有几个人喜欢?”等教师的这些语言不仅及时捕捉住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也在语言的归纳概括和交流分享中,提升了幼儿对数数方法和数数结果的归纳与表述能力,体现了数学本身所追求的确切性和逻辑性。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小小班科学活动方案设计——怎...低调含香阅读人气:2220
- 中班数学活动:开超市林音小筑阅读人气:1510
- 六一亲子运动会大班活动方案~彩虹~~阅读人气:2497
-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8、9小董阅读人气:3534
-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0”秋水依叶阅读人气:2257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园长管理]希望姐妹提供中秋节活动方案joie阅读人气:1510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4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爱上爱情阅读人气:2618
- [教师工作]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眼睛变魔...花瓣雨阅读人气:2186
- [业务管理]幼儿园六一活动方案都有什么啊...眼睛猫阅读人气: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