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比比和朋友》带来的变化

作者:周俊鸣  来源:中央教科所  上传时间:2009-12-20

 

以往,我们在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和纠纷时,成人总是急于解决,要么会直接告诉孩子谁对谁错,要么会耐心地讲一通大道理。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尊重孩子的感受,更没有给孩子自己反省内化的过程。其实,情感是需要表达的,无论是愤怒、伤心、烦恼,还是生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如果这些情绪情感没有正常的发泄渠道,长时间压抑在心中,不但对人的健康不利,甚至会出现偏激的行为。因此,让孩子以正当的方式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发泄出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会大有益处。
《孜一的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种情况,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有些幼儿不太会与别人交往,再加上他们意识不到有些情况会出现的后果,因此在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没深没浅,其实他们并不是故意要伤害别人,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向别人示好而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果成人处理不恰当,不但不能帮助幼儿提高与别人交往相处的能力,还会增加幼儿的思想压力而变得不知所措。再有就是家长的态度。孜一妈妈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但往往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其结果会事与愿违。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出面处理并没能真正解决问题,而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孩子们通过《比比和朋友》课程的活动“促进沟通”,让孩子们相互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说出心里话”,使得两个孩子解除了不快情绪,言归于好。这个过程老师处理得很自然,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
其一,教师能够巧妙地通过《比比和朋友》的活动设计引导幼儿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单老师对《比比和朋友》课程的理解比较深刻。这一课程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应对”。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有压力时,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如,尝试改善情况,减少由该情况引起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所有这些反应都称为“应对”。研究表明,儿童和成人拥有越多的应对策略,就越能减少面对困难和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四五岁的幼儿已经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小教育他们应对的技巧。有关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纠纷的研究指出,儿童和青少年在这方面的能力,与他们行为的调节息息相关。儿童越能思考各种应对方法,就越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方法。单老师能够注意到生活中发生在两个孩子身上的事件,有意识地在《比比和朋友》活动的游戏环节中引导两个孩子谈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做很重要,可以使孩子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最为可贵的是单老师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了“我的好朋友不再理我了,但却不是我的错”的情境卡,并邀请国福和孜一来进行表演,因为本来是好朋友的两个孩子其实都很在乎对方的,当孜一说“你别再生气了,我不是故意惹你生气的”,国福也承认自己不是故意推孜一的,两个孩子都得到了释然,通过游戏自然地消除了隔膜,重归于好。我们的教育和引导就是应该通过这种细微的、自然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明白道理。
其二,教师用轻松、自然的态度来做好家长工作。当国福把孜一推倒在地,孜一妈妈很生气,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激动,本来她是想解决问题的,可由于情绪激动说话会重一些。这也是在幼儿园经常能见到的家长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家长心疼孩子本无可厚非,可问题是家长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正是这种处理方式影响到了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孜一对妈妈说:“我现在很难过,因为国福不再理我了,你那天不应该对他爸爸那么凶,还去找老师说这件事。”可以看出,通过《比比和朋友》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有了变化,他们能够去跟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孩子的真实表达也使家长感到了内疚。当然孜一妈妈也是善于反思的家长,能够主动去求助老师。事实上也的确如单老师所说,孩子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既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又能使对方接受,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解决纠纷。正是在这样的具体活动中,他们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这也正是《比比和朋友》课程的价值所在。
编辑:cicy
 

上一篇:幼儿园教学方法:儿童想像画教学中的“说画”教学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用于幼儿成长档案制作的探讨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