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组织

作者:袁贵仁主编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5-03-07
  幼儿园课程组织(organization of kindergarten’s curriculum) 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各种课程因素加以组织,使它们起互相强化的作用。有效运转的课程必须是一个被合理地组织起来的整体或系统。这个组织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如何促使课程向幼儿的学习经验转化。
  一般认为,课程组织是指将构成课程的各种要素科学地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而课程要素包括哪些
?如何联系、安排这些要素?不同的课程观念同样会导致对课程组织的不同理解。

  在课程即学科知识的观念下,教学内容――知识技能被视为课程的基本要素,于是,课程组织便被理解为把知识技能顺序化、结构化,加入时间流程,构成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案或计划的过程。

  在课程即学习经验或学习活动的观念下,学习经验以及经验生产的直接源泉――活动主体、活动对象
(客体)、活动方式、活动情景等都成为课程的核心要素。这样一来,课程组织不仅应考虑如何把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结构化、顺序化并使之相互联系,还应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对学习情境的要求,以及课程在向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转化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因素。因此,在课程即学习经验或学习活动的观念下,“准备加以组织的课程比各学科或领域的大纲内容要丰富得多:它是学习的环境、教师的目标与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经验。”

  由于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相应地把幼儿园课程组织理解为: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组织课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种复杂性不仅因为涉及诸多课程要素,还因它具有不同的形态。幼儿园课程组织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课程设计者在“思想上”根据一定的原理、原则将各种课程要素加以联系、组合,形成课程指南、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以及课程活动设计等课程“方案”、“计划”的过程。组织成方案形态的课程需要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换,才与幼儿发生直接联系。由于方案形态的课程是课程设计者先于实践而拟制的,所以是一种“预成的”课程。二是实践形态的课程组织。指的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将课程方案转化为生动的课程实践(现实)的过程。幼儿实际感受到的课程,是这种实践形态的课程,即他们自己参与到其中、与之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课程。课程组织是一个极具整体性的工作,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从中还是可以相对区分出一些比较重要因素。课程内容和教育过程的组织问题又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课程组织

上一篇: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

下一篇:单元主题活动

相关文章

周排行

专题推荐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颁奖典礼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半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
成为"幼儿教师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