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
作者:袁贵仁主编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14-07-03
幼儿美术教育 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教育、手工教育和美术欣赏教育3部分,它属于普通艺术范畴,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它体现了情感教育、创造教育和操作教育。
情感教育 幼儿对于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那样地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幼儿时期,其心理发展的一大特色是自我中心,因此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使僵死的无机世界生命化。这种移情作用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而美术活动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从而使美术活动成为他们喜爱的活动。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美术作品,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其审美特征,促使他们内心情感与美术作品所表达的生命运动的力的模式达到同构,满足其审美情感的需要,产生审美愉悦,增强他们对审美感受的敏感性。在美术创作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用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美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并由美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世界,按照美的标准和美的规律,将他们感受世界达到审美能力转变为内心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成为行为的一种内在自我调节,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
创造教育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力是指他们利用物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重新组合材料,制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美术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幼儿的美术作晶中,他们可以表现出许多打破成人有关美术创作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这种超常规的、独特的现象,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像力和神奇的创造力。在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的有情感的感知,继而是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获得的审美经验的加工,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活动。而这一过程又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因此,可以说,幼儿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达了他们的创造力。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感受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观察周围环境中事物的结构、特征、运动模式,并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幼儿把通过审美感知所把握到的整体的艺术形式和自然形式,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当幼儿开始运用色彩、形状创造形象时,教师又启发他们思考,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加入自己大胆的想像,形成全新的审美意象,再运用艺术语言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显示出稚拙的情趣和成人美术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操作教育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像、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述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对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这一过程包括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心理操作是指对那些头脑中存在的对象映象的操作,它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基础之上。学前阶段,其心理发展正处于象征思维和直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主要受直觉表象的控制。实际操作则是操作者外在的手的动作,它建立在幼儿生理发展基础之上。
从幼儿绘画能力发展过程来看,幼儿最早的涂鸦行为,是他们无意识的手臂反复动作的肌肉运动,其运动部位发展的顺序,是从幼儿的肩部运动(大肌肉运动)开始,逐渐到臂部运动和腕部运动(小肌肉运动),再到手指部位的运动(精细肌肉运动)为止;接着,幼儿绘画发展到边画边说,并能为自己所画的形象命名,再发展到以圆圈代表脸,以点代表眼睛,两条线条代表脚的画法的象征期。这一时期,幼儿的生理机能已较前大有进展,能和视觉、听觉、触觉等知觉感官结合、协调,但未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再从幼儿作画的过程来看,很明显的,它是一种生理机能运动和知觉感官协调的活动,若以这种活动作为导引,又可以控制身体的机能和其表现技巧的方式。克劳屈曾对幼儿的涂鸦活动作过深入的研究,认为涂鸦活动是肌肉的自发性活动,也是躯体内在节奏的表现。随着岁月的增长,这种自发性活动会转化为可加以控制且不断反复的意识性活动。因此,幼儿作画的动作,有助于幼儿生理机能的发展。(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两方面发展的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最近发展区,围绕教育目标,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幼儿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把自身对美的感受传达给他人。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要依靠头脑中已生成的意象,并配合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的操作,在绘画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出三维立体的形式。为此,幼儿必须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如何积累内在图式,如何生成绘画所需的心理意象,如何使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如何组织画面等形式语言和技能。这种手、眼、脑并用的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过程,促使幼儿手部小肌肉群逐渐发育成熟,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同时,对多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使用逐渐变得游刃有余,美术审美经验逐渐丰富,对线条、色彩、空间、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对形式美的领悟也渐趋深入。
?xml:namespace>
- 相关博文:
- 读《幼儿美术教育探索与实践》...duzhiting阅读人气:1358
- 2012年12月:谈幼儿美术...小陶123阅读人气:1120
- 2011年9月:幼儿美术教学...小陶123阅读人气:1048
- 早期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好处精致的Bonnie阅读人气:1351
- 《幼儿教育》发表:大班美术《...世外仙姝阅读人气:150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业务管理]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内容...静夜清风阅读人气:2436
- [教师工作]中班幼儿老咬人教育多次,还是...风儿阅读人气:990
- [教师工作]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的原...chengxine阅读人气:4431
- [教师工作]关于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想听...别傻了姑凉阅读人气:1090
- [园长管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chengxine阅读人气: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