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个案分析:幼儿典型的情绪问题
作者: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6-07-06
前言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日益深入,关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加以及时引导,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健康教育还刚刚起步,而心理障碍发生率由80年代的6%到90年代的8、6%上升到目前的18、9%,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积极向上。而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其是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身心激动状态,此状态包含复杂的情感性反应与生理的变化,幼儿的情绪由于受到各种不同的情境因素的刺激,反映出的情绪类型不同,带来的各种情绪表现方式也不同,小班幼儿由于处在一个从家庭与幼儿园,父母长辈和老师,幼儿个体与集体同伴相互转换的一个特殊时期,幼儿入园最难过的关就是心理适应,特殊时期的不适应性带来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情绪问题。据观察,小班孩子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哭闹、发脾气等入园焦虑、吮吸手指头、抓人等攻击性行为、遗尿、紧张挤眼、恋物习惯等等。本文针对小班幼儿两个典型情绪问题进行了跟踪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心理干预,进行个案研究,帮助幼儿排解情绪障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案例(一)
锴锴不打人了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
研究对象描述:锴锴,2006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锴锴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因此,我将锴锴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
幼儿园的第一天,锴锴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锴锴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锴锴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此后,锴锴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锴锴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保姆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保姆的现象。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用什么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系统干预步骤:
一、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刚来园没有几天,班上有很多的孩子告他的状,说锴锴打他了,为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再次发生,我往往采用的是否定、批评等消极行为和教育方法,还告诫其他孩子离他远一点。结果适的其反,锴锴的行为非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变本加厉,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到我这儿告他的状,于是,我在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恰当,如何让锴锴尽快纠正这一行为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相信孩子》一书中的话给了我启发:要善于透过幼儿淘气、不听话的现象发现美好的品质得到蓬勃发展,那么恶习就会受到排挤。锴锴的恶作剧、推撞别人目的是想引起老师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大家都来关注他的情绪反应。如果老师总想着孩子的缺点,那关注点肯定在孩子的错误上,这样孩子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产生逆反心理。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学会欣赏、理解、宽容有问题的幼儿。经过分析,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以及情绪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行为。因此,我改变了对锴锴的态度,试着走进他,去理解他,当推人现象再一次发生时,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帮他说话,帮助他去向别的小朋友道歉"锴锴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他好吗,其实他是喜欢你,才碰了你。"锴锴的表现也因为老师态度的改变而改变,他第一次真诚的向别人到了歉,不象过去一样若无其事了,还学老师的样子,帮助别人摸一摸撞疼的地方。这一细微的变化再一次证明了要真正的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二、引导孩子表露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宣泄过激情绪。
教师要理解他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宽容孩子,尊重他的个性,允许他暂时犯一些错误,然后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因此,我坚持天天与他交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当他特别高兴的时候,将其拉到身边,抱抱亲亲他,请他谈谈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和他共同分享快乐的事情。当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安抚他、帮助疏导他的异常情绪,使他愿意与老师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高兴事情和不高兴的事情。老师与孩子平等、细致的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孩子的关爱使他的情绪有了合理的排解途径,从而一点点淡化他的情绪攻击性行为。
三、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发现肯定闪光之处
我用转移他的注意力来制止不良行为,然后通过故事教育法帮助他找出哪里对了,哪里错了,使其明白推别人是不受别人的喜欢的,培养他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意识,传授交往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发现进步及时表扬。有一次午饭后,小朋友将椅子摆放的很整齐,嘟嘟放椅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乐乐,乐乐大哭起来,一旁的锴锴看见了,他说了一句话"跟她道歉",看来,他已将老师的话随机运用在生活当中了,这句话使我找到了借机鼓励他的机会,我趁此机会表扬他:"你们看,锴锴知道撞到别人会很疼的,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小心一点,不要撞到别人身上。"老师的话和小朋友的掌声使他更加明确了怎样做大家才喜欢。
锴锴很喜欢帮老师做事情,我利用他的这一特点,经常性的让他做一些小事情,比如为小朋友分勺子、分点心呀等等,他在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事情中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小朋友开始将他试为能干的大哥哥了,开始接纳和喜欢他了。
正面教育的方法使锴锴愉悦的接纳了老师的意见,不知不觉明白了道理,有意识的减少了情绪攻击性行为,帮助树立了自信,维护了他在小朋友面前的良好形象。使他喜欢上了集体,也使大家喜欢上了他。
案例(二)
渊渊不吸手指头了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吮吸习惯的教育案例
研究对象描述:
渊渊,2006年10月生,是一个内向的男孩子。他有一个特殊嗜好,喜欢吮吸手指头,经常一个人偷偷的将手指头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吸,吸的手指头都蜕皮了,大拇指关节处被吸的肿的高高的。据父母反应,这个习惯在2岁就已形成。
典型事例描述:
渊渊又将他的小手放在嘴巴里了,好象婴儿吸奶瓶一样,老师告诉他,这样很不卫生的,请他拿出来,可是转个身他又我行我素了。
睡着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他将手指头塞在嘴巴里,香甜的进入了梦乡……我们悄悄的将他的手指头拔出来,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在睡着的时候,将手指头继续塞回嘴巴里。
家庭情况简述:渊渊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几个月才回趟家,母亲自由职业,常常要去外地照顾父亲,还有两个已上小学的姐姐和哥哥,家里一直是由保姆照顾这几个孩子的生活,而这个保姆年纪很小,不过20来岁。渊渊从小就由这个小保姆带大,每天晚上都和她睡,保姆自然是样样事儿都由着他,渊渊对小保姆也特别亲热,整天形影不离。父母亲有空的时候才回趟家,与渊渊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由于缺少父母的必要关爱,年幼的渊渊显得特别焦虑和内向,因此,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了。对于渊渊吮吸手指这一不良习惯,父母时常批评制止,有时忍不住狠狠地打他手。在成人的"严厉"攻势下,虽然会有所改正,但在成人不注意的时候就会吮吸得更加厉害。
研究对象分析
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情绪是伴随人们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情绪动机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着反向的推动作用。由于父母和保姆的教养态度不同,渊渊在保姆处"一切由着他"的行为在父母处受阻,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感。渊渊就是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从而减轻紧张的心情。孩子吮吸手指,它会成为阻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系统干预步骤:
一、创设温馨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紧张压力
教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寻找引起孩子紧张的环境并及时消除,创设一种洋溢着温馨气氛的环境,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吮吸手指坏习惯的关键一步。认识到这一点后,我通过电话、面谈、联系册等形式与渊渊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帮助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通过交流,我们达成了共识,对渊渊的吮吸手指不再强行干预,采取循序渐进的干预策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平时多关心他、必要时提醒他,让渊渊进入一个心理舒缓期。另外,要求家长有空多来陪陪孩子,满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无事做的时候,最容易不知不觉地吮吸手指,因此,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鼓励渊渊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集体游戏给他带来的快乐。父母还可以利用休息日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引导他们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画画做游戏、折纸工、看图书等学习知识上,并指导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孩子不觉得寂寞无事做而吮吸手指。
三、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岁的孩子已萌发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告诉他把手放在嘴里很不卫生的,让他懂得不把手放到嘴里的道理。当孩子稍有进步时,父母和老师要及时肯定他、鼓励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四、采取孩子能接受的干预手段
在家里或幼儿园入睡前,我们为他设计好"放手的位置",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不去吮吸手指了。另外,我们为他准备了创口贴,贴在他的小手上,并告诉他,小手受伤了,需要它来帮助他治病,当他觉得难受时,我们鼓励他,小手需要保护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用亲切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孩子,最后,渊渊接受了我们的干预手段,直至他的小手伤口恢复了,他的吮吸习惯自然而然就纠正过来了,最后,他还在小朋友面前洋洋得意的说:"我的手指头穿衣服了!"积极的干预手段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由此
可见,强行的必要干预还是可行的,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来接受它。
效果反馈:渊渊已经不吸手指头了,他已经顺利度过了这一不适应期,而且他和父母的感情加深了,我们为他的健康成长而高兴!
关于小班幼儿"情绪问题"个案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存在问题
1、幼儿的情感缺失,是引发幼儿情绪问题的主要因素
现代的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父母的工作很忙,工作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往往将抚养孩子的任务移交到长辈、亲戚、保姆或托幼机构身上,与孩子沟通、相处的时间较少,往往易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和情感偏移,这两个案例都集中体现了这一显著的特点。
2、教养态度的不一致,容易郁积幼儿情绪问题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高度期望,过于严格的心理,而长辈们通常溺爱孩子,缺少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与长辈、父母与老师对孩子教养方法的不一致性给了孩子不明确模糊的信息,没有正确的是非观,易造成孩子情绪波动起伏大、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由于不一样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教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容易郁积情绪问题。比如:攻击性行为、任性、退缩、不自信等等情绪异常行为。
3、忽视孩子的情绪问题,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常识。
个案研究过程中,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异常情绪问题要么反映过于激烈,认为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表现出很焦急的样子,期望及时制止孩子的情绪问题,这些在无形中通过表情、声音、情感传递给孩子,孩子感染到这份来自父母或者其他人的焦虑,久而久之,孩子的情绪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情绪问题日益加重。另外,有的家长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小孩子就是这样的,长大就自然会好了,他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都很重视,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情绪问题。
另外,家长们对孩子出现的情绪问题不知该如何引导教育,缺乏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常识。他们往往将纠正孩子的情绪问题的期望寄予教师。
几点思考
1、全新认识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情绪特点体现出不稳定性和外显性,3岁孩子的心灵里已经开始萌发出"独立"的意识,这也是他骄傲的源泉。他们现在的任务是需要学会对情绪的控制能力,生活就好像是被情绪驱使的小船,小家伙的兴趣则在于尝试并让大人们关注他的情感。孩子的情感得到了满足,情绪就呈现出积极健康的一面。因此,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大环境需要共同认识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情绪教育提升幼儿的情绪适应能力,做到防范与未然,避免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幼儿情绪问题。将幼儿的情绪导向健康、积极的一面。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情绪心理健康。
2、学习和掌握幼儿情绪教育的基本方法
为人父母、为人师者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孩子的情绪态度,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需要学习和掌握。以下是几种幼儿情绪教育的方法,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一:对他的期望不要过高
给孩子示范该怎么做,但不要强迫他。你对他说话的语调和面部表情的柔和是最佳的沟通方式。
方法二:宽容和理解孩子
当孩子有异常情绪反应时,我们应持理解和宽容之心,尽量平静对待。做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做他们的朋友。为孩子创设孩子轻松的心理环境
方法三: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有异常情绪的时候,通过转移注意力,设法缓解孩子的异常情绪。尽量避免或减少争执,可转移情绪,让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温和。
方法四:帮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形成认知自身的情绪
让孩子了解各种情绪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了解情绪的各种集体表现,形成正确的情绪观。
方法五:建立表扬的奖励方式
不要还没弄明白孩子的要求时就惩罚他,其实向他做解释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当孩子重新开始时,你要及时地表扬他的努力。当孩子有丁点的进步时,因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孩子是在大人的赏识中进步成长的。
方法六:"1、2、3"训练法则
孩子足以明白你的"1、2、3"法则,容许孩子有考虑和自主选择的时间,帮助形成规则和学习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方法七:关注幼儿情绪、进行合力教育
家庭和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应给予共同关注、共同商讨配合,共同实施教育,家园的合力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编辑:cicy
- 相关博文:
- 幼儿个案分析及教育欢惜儿阅读人气:1909
- 幼儿个案分析欢惜儿阅读人气:1659
- 小班幼儿作品分析:分糖果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469
- 小班幼儿艺术作品分析:鱼宝宝...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382
- 小班幼儿艺术作品分析:帮爸爸...低调含香阅读人气:1228
-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工作]小班幼儿老好咬衣服怎么办?云眉阅读人气:1497
- [教师工作]如何较好地组织小班幼儿从来-都坚强阅读人气:1729
- [教师工作]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笑舞人生阅读人气:4520
- [教师工作]如何安抚初入园幼儿的情绪?joie阅读人气:838
- [教师工作]有效组织小班幼儿的方法qinqin1989阅读人气:2828